细节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探讨
DOI10.12428/hlyjzz2025.09.025,PDF 下载: 11  浏览: 126 
作者盛方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功能细节护理
摘要:

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根本原因通常和微生物病原体紧密相关。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在肺组织内部导致炎症性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有肺功能通气、换气受限导致的气促症状,尤其是重症肺炎,这类病患伴有更严重的病情,症状更严重,肺功能受限更严重,往往会伴发呼吸衰竭,具有致死风险[1-3]。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病患因病情严重,通常需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重症监护,在治疗时,为保证其病情控制效果,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4-5]。在近些年,细节护理服务运用在临床疾病护理中较多常见,该护理模式关注护理的细节性,重视对护理服务的逐步细化,促使护理更具针对性与多元化,提升护理效果。本研究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析细节护理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1.01-2023.12,在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重症医学科,选取60例病患,均罹患重症肺炎,并伴呼吸衰竭。随机分组,对照组男17女13,年龄23-78(47.38±5.79)岁;研究组男18女12,各有18例、12例,年龄21-78岁,平均(49.07±5.94)岁。一般资料比对,P>0.05。该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

1.2 方法

在对照组护理中,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在病患接受重症监护时,护士需严密监测和记录病患各项体征的变化,如呼吸频率,如心率,如脉搏,如血压,若有任何异常发生,需对异常情况进行明确,查明原因,再作出处理。帮助病患变换体位,2小时变换1次体位,注意在卧床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并注意向病患科普疾病相关知识,列举一些注意事项。

研究组采取细节护理,围绕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患在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可能遇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其护理需求,以细节切入,逐步改善护理服务计划,除去常规护理服务外,需联合以下护理服务措施:(1)口鼻护理:重视对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清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度,在实施清理中,需注意动作保持轻柔,不要直接经鼻腔开展吸痰。注意对病患开展口腔清洁,清洁时使用生理盐水和温开水,尤其是口腔内可能存在黏液、呕吐物,需将其清除,并注意对口腔是否湿润进行观察,将棉签蘸取清水,轻轻擦拭口腔,使口腔湿润。(2)心理干预:与病患开展交流和沟通,先向病患讲述重症监护治疗在其自身病情控制中的重要性,从正面激励病患,让其对治疗建立信心,再鼓励病患讲述自身内心所想,在其诉说时,耐心倾听,从其诉说中分析其心理,在了解其心理后,先与病患表示对其想法充分理解,安抚,使其平静,再引导病患进行疏导,将心理层面的不良情绪宣泄出。(3)呼吸康复训练:先了解病患呼吸康复需求,根据需求与其一同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为其说明各个项目的方法、作用,强调重要性,项目主要包括缩唇呼吸练习、腹式呼吸练习,两个项目均每天训练2次,分别在早间和晚间开展。必要时,可给予呼吸助力器,配合训练,每天使用4次,每次10分钟。

1.3 观察指标

关于两组病例的肺功能、动脉血气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各项评分如舒适度、心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肺功能检测包括FEV1和FVC指标,以及FEV1/FVC比率。

动脉血气分析涉及PaO2和PaCO2指标。

舒适度评估使用GCQ量表,总分范围28-112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好。

心理状态通过SAS和SDS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分数范围25-100分,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

睡眠质量用PSQI量表评估,分数范围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WHOQOL-BREF量表,分数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PaO2更高、对照组PaCO2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组别

 360截图20251014162208.jpg

2.2 两组舒适度、心理、睡眠质量的评分对比

如表2所示,护理后研究组GCQ评分高,SAS、SDS、PSQI评分低,P<0.05。

表2  两组舒适度、心理、睡眠质量的评分对比(,分)

组别

360截图20251014162225.jpg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360截图20251014162247.jpg

3 讨论

肺炎作为常见呼吸系统病变,一旦发作,病患肺部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均会受到影响,呼吸道内气流通行不畅,在病情加重,发展到重症肺炎后,病患的肺部功能有明显的障碍,呼吸受限严重,容易引起呼吸衰竭,而一旦伴发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病患的生命健康遭受严重危害[6-7]。为控制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需对于其开展积极治疗,对于伴有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患者,需安排病患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重症监护。

在入住重症监护室后,病患接受重症监护,环境相对陌生,加上躯体伴有明显的不适,病患心理层面容易出现问题,产生负性情绪,会影响到重症监护效果,致使病患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8-9]。在重症监护期间,为确保病患的病情控制到位,要将患者存在的多种护理问题迅速的解决,所以,护理服务中积极主张对患者开展高效的护理,旨在优化预后。传统对此类患者护理中,服务多集中在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常规健康宣教上,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同时欠缺服务的全面性,护理服务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需对护理计划实施逐步的完善。

近些年,细节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中逐步运用广泛,此护理模式作为新型护理服务,受到广泛好评,其护理核心在于“细节”,即在护理过程中对细节进行分析,细化各个护理环节,细化各项护理措施,使得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使护理措施能够适合病患,以满足病患的合理需求为目标,帮助病患对护理问题进行解决[10]。在本研究中,两组伴有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均接受重症监护,重症监护时,护理模式不同,一组常规护理,另一组细节护理,干预后比较效果,显示出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心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更低,P<0.05,说明细节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良好,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对其呼吸功能进行改善,并帮助患者调节躯体舒适度,调节其心理,改善其睡眠,提升其生活质量。分析如下:细节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对措施进行细化,补充多项措施,如在心理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在口鼻方面进行加强干预,能对其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规避口鼻方面的风险因素,同时,以肺康复为目标,引导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能辅助患者逐步提升膈肌的功能,促使肺部内残存的气体高效的排出,降低肺部内气体的残留程度,将肺功能大幅度的改善。

综上:在伴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病患护理时,选择细节护理这一模式,落实干预后,可使病患呼吸功能恢复,并促使舒适度提高,改善心理、睡眠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印,张聪,张晓晓.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876-878,882.

[2]朱玲莉,陶彤,樊佳鑫.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9):2760-2763.

[3]徐中娣,胡庆玲,王裕静.Watson人性照顾理论联合层级链式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0):106-108.

[4]黄佳佳,惠晓芳,夏泽燕.PDCA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46-49.

[5]白映雪,王莹.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860-861.

[6]申玉香.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3):530-532.

[7]李艳霞,刘俊,孙静群,等.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81-3784.

[8]刘旭.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12):3391-3393.

[9]袁亚萍,顾晓妹,魏明明,等.基于FMEA模式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J].交通医学,2021,35(3):309-311,314.

[10]韩恒国,李艳梅.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8):1309-1310.

作者简介:盛方(1987—),女,汉族,本科,湖北咸宁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重症护理。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