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7@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卵巢瘤样病变采用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247 浏览:1655
摘要:
目的:对卵巢瘤样病变患者联合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诊断,并分析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84例疑似卵巢瘤样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正确率为83.33%,误诊率为16.67%,漏诊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正确率为97.62%,误诊率为2.38%,漏诊率为2.38%,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卵巢瘤样病变准确率更高,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506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结果:CT确诊率为92.00%高于X线6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间质浸润型、腺泡型、混合型三种,间质浸润型为主要类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模糊。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实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等表现。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儿疾病治疗争取时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68 浏览:2703
摘要: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所应用的研究对象为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最早是2018年5月,最晚是2019年5月,对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可以包括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原发性出血、原发性神经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CT、MRI进行临床诊断,可将CT作为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的首要方式,并且最为适宜的检查方式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MRI或是二者结合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但是GCS评分相对较低,则应立即为患者实施MRI检查。
CD64、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下载:251 浏览:2830
摘要:
目的:探究CD64、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42例普通尿路感染患者,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24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结果:脓毒血症组的CD64、PCT、CRP指标比尿路感染组、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尿路感染组CD64、PCT、CRP指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
CD64荧光指数鉴别尿脓毒血症与普通尿路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6%和93.34%,其诊断效率均优于血清CRP、PCT单独应用,应用CD64+PCT+CRP指标时,联合诊断灵敏度升高至93.49%,特异度升高至96.68%,在保证灵敏度前提下,特异度有所提升。讨论:中性粒细胞CD64 表达指数可以早期诊断尿脓毒血症,其效果比单独检测PCT、CRP更好,而三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尿脓毒血症的诊断效率,从而及时治疗。
CD64荧光指数鉴别尿脓毒血症与普通尿路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6%和93.34%,其诊断效率均优于血清CRP、PCT单独应用,应用CD64+PCT+CRP指标时,联合诊断灵敏度升高至93.49%,特异度升高至96.68%,在保证灵敏度前提下,特异度有所提升。讨论:中性粒细胞CD64 表达指数可以早期诊断尿脓毒血症,其效果比单独检测PCT、CRP更好,而三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尿脓毒血症的诊断效率,从而及时治疗。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意义 下载:255 浏览:2423
摘要:
目的:观察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青年早期复极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均为因复极综合征到我院接受治疗青年患者,共计58例,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早期复极检出率分别为96.55%、77.5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58例患者中有31例检出ST-T差异,其中肢体导联占比最高,为74.19%(23/31);患者心率越快,ST段等电位线与T波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青年早期复极检出率高,能够反映出患者ST-T段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观察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诊断的效果 下载:261 浏览:2611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效果 下载:231 浏览:2633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病情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尿路感染。通过回顾式分析对86例患者做以检验分析。对照组患者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则为尿路感染患者,分析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情况。结果:从检验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为(31.25±2.96)个/uL,对照组为(15.43±2.33)个/uL,与此同时,在细菌计数上,观察组为(4004.39±121.75)个/uL,对照组则为(2352.63±88.65)个/u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效果显著,该检测方式迅速、准确,能够提供准确解决。
分析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CT、MRI放射的结果情况 下载:261 浏览:2678
腹部CT与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236 浏览:2929
摘要:
目的:研究腹部CT与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诊断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B超诊断,观察组进行CT诊断,研究组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进行诊断,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6.66%,观察组为76.66%,研究组为86.66%;对照组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为53.33%,观察组为83.33%,研究组为93.33%,研究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6 浏览:2912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83 浏览:2707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效果。 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肠梗阻患者采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进行CT检查。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对比,分析两组的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及肠梗阻类型检查情况。结果:根据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得知,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机械型肠梗阻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绞窄型肠梗阻及动力型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为肠梗阻患者应用CT检查进行疾病诊断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明显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有效明确疾病类型,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中性粒细胞CD64在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49 浏览:271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中性粒细胞CD64在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45例儿童脓毒症患者,另选取同期普通感染患者45例,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正常儿童45例,分别为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及正常组。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及TREM-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结果: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CD6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D64及TREM-1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TREM-1及CD64可为诊断儿童脓毒症诊断提供新指标,并为儿童脓毒症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实验依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738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 下载:283 浏览:2702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并对二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确定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90例,此9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前均进行了CT和MRI检查,分别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0例病理确诊为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中CT检出78例,MRI检出80例(X2=0.207,P>0.05); CT检出钙化43例,MRI检出21例(X2=26.178,P<0.05);CT检出内生型宫颈癌3例,MRI检出14例(X2=18.118,P<0.05)。结论:CT和MRI对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均具有很好的检出率,但CT对于子宫体积扩大、钙化等检出效果更佳,MRI对肿瘤的定性以及定位检出效果则优于CT,临床二者应结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
探讨CT和MR对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价值 下载:281 浏览:2780
摘要:
目的:对脑膜占位性病变实施CT和MR扫描,分析术前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遴选时间段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将入我院收治的脑膜瘤75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患者CT诊断和MR诊断,分析其对术前诊断的意义。结果:75例患者均是单发脑瘤,通过分析可知,发病部位在大脑凸面的患者有33例,占比为44.00%;发病部位在顶部镰旁的患者有29例,占比为38.67%;发病部位在额部镰旁的患者有13例,占比为17.33%。结论:给予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而言,其不管是实施CT诊断、MR诊断,都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扫描影像,特别是对小肿瘤的诊断而言,MR扫描检查的优势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可推广的价值。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5 浏览:2797
肝脏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243 浏览:2723
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治疗分析 下载:263 浏览:2804
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 下载:281 浏览:2736
摘要:
目的:本文调研的重点在于为脊柱损伤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核磁共振进行病症的诊断操作对病症医治产生的价值以及病症的影像学特征了解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调研过程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份到2019年9月份之间到我院接收脊柱损伤的2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调研组各为100例。其中常规组的病患使用螺旋CT方式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而调研者病患就是使用核磁共振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最终对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神经根损伤,椎体容器改变情况之外,调研组病患最终的病症检出率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病患,特别是在骨挫伤,韧带损伤以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方面。结论:在对患有脊柱损伤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时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诊断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症的了解情况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