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研究
数学教学与研究
《数学教学与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数学教学方面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数学教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71 (Online)
ISSN: 3008-0029 (Print)

《数学教学与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下载:55 浏览:521
  • 苏美玲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有效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一定是建立在对学困生的学困成因有精准把握的基础上的.初中数学中出现的学困生,确实在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容易出现一些影响学习的障碍,因此在研究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时候,研究的视角主要从两个方面选择:一是认知方面,二是情感方面.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应当是:认真研究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其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中培养学困生初步的建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科育人的途径 下载:57 浏览:508
  • 金永鑫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国家层面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及进一步具体化的核心素养,已经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变化.数学学科育人的思路可以是: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寻找契机,引导学生经历深度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发展的规律,然后迁移到对其他领域尤其是数学探究过程中的品格培养上,这样就实现了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育人目标.
  •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义探寻与教学建构 下载:53 浏览:526
  • 蔡霞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策略是一种介于思想和方法之间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心智性价值、效能性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表征、数学化建模和数学化反思。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
  • 数学教学,从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切入 下载:59 浏览:479
  • 蔡国香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数学表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就是严谨、缜密、有逻辑,等等。数学表达与数学倾听、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寻找关键词、明确发力点、提供工具包、积极地评价等手段方法,有效支持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 数学超市:给予学生主动权 下载:57 浏览:502
  • 沈静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切实履行好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的职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灵活地掌控教学进程,努力把学习的探究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机会留给学生,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拥有快乐学习体验的机会,进而助推数学学习活动向着纵深不断漫溯。
  • 基于学生符号感培养的实践 下载:56 浏览:498
  • 俞玉花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由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应多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比较,唤起学生引入符号的必要。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构建模型,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应提倡实践应用,拓展思维,运用符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场的积极构建例谈 下载:56 浏览:492
  • 臧海连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积极心理场"的构建可以通过创设有利于人的发展潜能、求知欲、表现欲、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外部心理环境来实现。文章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进行数学学习积极心理场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营造"悬念场"、制造"思辨场"、搭建"展示场"、开辟"实践场"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乐于开启思维之旅,自主拨正数学思维之航向,享受创新思维带来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建构 下载:53 浏览:495
  • 张玉泉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情境是一种载体、媒介、条件或手段。通过情的激发、境的濡染,情境能激发、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求本,创设贴合学生经验的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的情境,创设启迪学生策略的情境。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爬坡台""脚手架",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数学生命成长提供"营养胚"。
  • 问题导向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下载:58 浏览:493
  • 陈寅文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深度学习既是一个新的概念,同时又不能完全脱离已有的教学传统与习惯,只有立足于原有的教学,才能让深度学习变成现实.而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深度学习的发生,关键就是让学生深度思考,而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问题导学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导向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有层次性.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一同体验深度学习,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取得突破的时候,教师应当用激励性评价驱动学生的思维再度走向更深的层次;而如果是学生的思维难以取得突破,那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 面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实验价值再探 下载:56 浏览:486
  • 王涛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强调数学实验的价值,是因为实验具有操作的特征,数学实验意味着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树立形象的思考,同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加工所学习的对象,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数学实验也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依然需要形象的载体作为思维的对象,这个形象的载体除了由生活经验提供之外,就是由数学实验来提供的.
  •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的理解与实施 下载:50 浏览:468
  • 陈云明 许姗姗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抽象是这个工程最初的、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对数学抽象的深刻理解,是无法以之为基石,从而走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对数学抽象的深度理解,可以体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认识数学抽象的发展史,二是认识数学抽象促进人的成长的价值,三是认识数学抽象的认知机制.对深度教学的理解到实施,需要教师超越原有的教学认识,需要对包括数学抽象在内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深度解读.
  • 高中数学起始课教学研究——以“函数”的起始课教学为例 下载:59 浏览:492
  • 顾文铨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相对于一般知识的教学而言,起始课的教学由于相对陌生,所以有着更多的挑战,相应的也就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起始课的教学虽然只立足于某一个章节的第一课时,但是教师却需要有全局观,要从全章节教学的角度思考如何走好起始课这个第一步的教学.高中数学起始课的教学也是需要讲究策略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描述为:浓缩的语言概括策略;情境的重复与拓展应用策略;明确的学习主线策略.实际教学中要保证起始课的引领性,要能够为一章的学习埋下伏笔,要保证学生到后面的学习时还能够回顾起起始课的重点要求,这样一章的教学才能够前后呼应,从而保证学生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整体把握.
  •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的科学理解与操作办法 下载:54 浏览:482
  • 付平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甚至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当中,抽象被列为第一要素.数学抽象的理解与操作有两关键:一是要科学理解什么是数学抽象;二是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抽象的操作办法.对数学抽象的理解,必须秉承辩证看待的思路,同时必须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数学抽象的操作办法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抽象的动机;借助数学思维,选择数学工具,对数学研究对象进行数学抽象;运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抽象的结果进行表征.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应该对数学抽象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下载:55 浏览:504
  • 张炜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所以随着社会进步,各学科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模式.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开展教学,让其适应高中学习,实现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升,也是实现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数学教学与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48962
下载量 50216
总被引次数 391
影响因子 0.83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