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51

《中国艺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当代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发展之路 下载:117 浏览:1530
  • 杨晓峰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书法艺术作为蕴含了民族思想智慧及历史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能够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借鉴,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入分析可了解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思想,书法艺术不仅能够体现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还可为当前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参考及灵感。但是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书法越来越忽视,这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及渗透产生了影响。
  • 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109 浏览:1128
  • 张玺 徐芬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美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蕴涵着客观规律与长远目的高度融合的和谐自由关系的理想存在。罗丹说:“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审美意识是人的感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最先最直接的判断,是个人潜意识思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美感”或是“丑感”的认知。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术教学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如何高效地引领学生发现、创造美,是每个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 浅谈艺术与艺术设计 下载:117 浏览:1257
  • 李奕奇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在当今时代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艺术与艺术设计有诸多的相似点,同时因为艺术在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把其混为一谈。艺术与艺术设计在创造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作者的创造能力、对于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通过自己的创作媒介来向主体传递故事、情感、价值观的能力。虽然艺术与艺术设计之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根本上上却各自属于各自不同的领域
  • 探索陶瓷艺术领域中“匠人”与“艺术家”关于“匠于艺术”精神的可行性转化 下载:117 浏览:1328
  • 牙金华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匠人”与“艺术家”两者的关系一向是大众探讨的热点,它们孰轻孰重并没有确切的回答,如果可以,两者兼并或相互转化,那么其将是对艺术有着很大影响的。此文将从“匠人”与“艺术家”的关系、“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匠于艺术”的转化及陶瓷艺术的重构和发展前景探究出“匠人”与“艺术家”关于“匠于艺术”精神的可行性转化。“匠于艺术”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技艺在当下进行活化,凝聚好民族智慧的传统陶瓷艺术,毕竟传统陶瓷艺术不仅仅是纯粹的历史遗物,它理应成为中国现代陶艺在当代社会发展创新的基础和灵感源泉。如今很多艺术家正缺乏着娴熟的手工技艺,光有着创新的点子和想象力是不够的,作品会缺乏强有力的生命力,就像有着靓丽的皮囊而肉体没有精气支撑,更可能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传统技能的学习及巩固是每个艺术家的必修课。
  • 基于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艺术课程实施初探 下载:117 浏览:1529
  • 陈雪梅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每一个个体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特殊学生也不例外。特殊学生由于听力、智力、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致使其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交流、学习、生活,要面对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而对特殊学生的培养更要注重素质教育,以便其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正常融入社会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培养特殊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特殊艺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艺术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基本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特殊教育中艺术教育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特殊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艺术课程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 如何提高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效率 下载:113 浏览:1200
  • 王映雪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高中学生选择成为艺术特长生,多为文化科成绩较差,其中数学基础相对其他科更为薄弱,且不说数学思维,他们连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很弱。为了改善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纠正,力求不让一名艺术生掉队。鉴于此,本文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索。
  • 艺术盛宴下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下载:112 浏览:1432
  • 姬康鑫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9期
  • 摘要:
    时代在进步的同时,艺术这个大家族如蒲公英一般在时代的土壤中萌芽,并且队伍逐渐壮大,电影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中近乎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孩子,其余的艺术种类与电影比起来可以说是无比古老的存在,如文学、绘画、舞蹈、音乐、雕塑等等。而19世纪末诞生的新军“电影”,却能在古老的艺术形式中独立出来,与之媲美,交相呼应,其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是唯一以一种技术的出现作为标志的艺术。一百余年来,世界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日益创新,使得电影这个年轻又鲜活的生命茁壮成长,每次技术的革新都是推动着电影行业不断前进,它能广泛的吸收一切对自身有利的科技成果,这种与技术科技间的兼容性,是其它艺术行业所无法完全达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的发展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带动电影的进步,两者犹如一条船上的人,进则都进,退则都退。
  • 以中国文化的兴盛带给陶瓷艺术发展的契机——论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评判逻辑与审美“双标” 下载:126 浏览:1327
  • 牙金华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9期
  • 摘要:
    如今很多人在评析现当代陶艺作品时,仍有一个弊病依然存在于其中,那就是审美的“双标”。一件作品的名字犹如文章的摘要,应该要去思考作品所处的空间、点线面的构成、色彩、技术和材质,再结合猜想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心情与思维,也许能出一个故事,这才有意思。而一个“艺术家”包含着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等的文化修养,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情感与社会阅历、领悟能力、适应力、想象力、专业技能、独特个性、创新能力、感受能力等,有为艺术奉献的精神,有自己熟悉的艺术语言,这才能称为“家”。如今,我们要抓住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机,抓住陶瓷艺术快速推进的契机,结合新时代的条件传承与中华文化及中国精神,提高审美能力,挖掘和推动潜在的陶瓷艺术发展可能性和陶瓷艺术创造性,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基础与民众基础,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实现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 初中班主任沟通中的艺术分析 下载:119 浏览:1328
  • 卢运师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9期
  • 摘要:
    初中班主任是学校、任课教师、初中生和初中生家长实施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初中班主任与初中生进行沟通的效果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好沟通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快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沟通艺术。
  • 新时代背景下大创项目“蔚来艺术”的创新与特色研究 下载:157 浏览:1166
  • 倪筱菊 韩笑瑾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9期
  • 摘要: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艺术培训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以我校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蔚来艺术”为例,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才艺培训机构的创新与特色机制。“蔚来艺术”作为一家多样化少儿、青少年才艺培训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树立“盈利带动公益,城市以盈利为主,农村以公益为主”的培训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方式,集公益和盈利为一体,突出创新与特色。
  • 巴赫赋格曲中密接和应的艺术处理 下载:115 浏览:1427
  • 陈墨韵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9期
  • 摘要:
    音乐之父巴赫创作的几百首作品展现出了高超的对位技巧和严谨的曲式结构。赋格曲中有很多写作技巧,其中一种为密接和应。密接和应具有使主题的进入有非常紧凑的效果和丰富主题的表现力以及让曲子的结构更具有统一性的作用。密接和应可以出现在赋格曲中的任何部位,不过一般常用在中间部和结束部。密接和应的音程和声部上可以自由进入,所以密接和应中的模仿是可以是原形、扩大、缩小、倒影、变强弱或是各种变形的组合。密接和应的艺术处理中要考虑音程的关系、节拍的安排、组合的形式这三大方面的安排。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探究 下载:158 浏览:1529
  • 刘川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8期
  •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内,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比较片面,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难以控制自身的情绪。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展开教育管理的工作时,要更加深入地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和学生们以及家长及时交流,将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使学生们在这一阶段能够健康的成长。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展开进一步探讨。
  • 中小学美育改革与艺术课程建设 下载:116 浏览:1327
  • 谢丹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8期
  • 摘要:
    艺术课程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另外也是有它存有的室内空间。艺术课程在未来的基本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艺术课程科学研究权威专家的细心刻苦钻研下,进一步的健全课程,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其关键功效,让我国大量的小孩体会出艺术课程的风采。艺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关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美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提高人才全面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看待当前的美术问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当前的艺术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进,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 浅谈幼儿艺术能力之审美能力的培养 下载:117 浏览:1324
  • 李彦蓉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8期
  • 摘要:
    幼儿园教育肩负着对幼儿审美能力和素养进行培养的重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能将幼儿带入到奥妙的艺术世界中,提升幼儿感知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因而是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教学活动,将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审美价值发挥出来,在教学中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关注的话题。
  • 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 下载:146 浏览:1334
  • 许红丽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8期
  • 摘要: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人员。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语言意识的合理运用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语言艺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语言艺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研究 下载:115 浏览:1458
  • 赖建荣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8期
  •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不仅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以及教学质量。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运用沟通艺术,既可以解决师生间的问题,又可以协助家长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因此,文章从沟通艺术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沟通问题探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合理运用沟通艺术的相关策略。
  • 开展大班幼儿京剧艺术活动适宜方式的实践研究 下载:135 浏览:1157
  • 徐蕾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它是一门融音乐、美术、舞蹈、表演、形体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门类。幼儿园京剧艺术活动是将京剧的艺术元素转化为教育元素,其特点是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以体验式、游戏化为主要形式,将幼儿自主游戏与京剧艺术有机结合。幼儿园京剧艺术活动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京剧国粹艺术的传承和长远发展,有助于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和京剧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分析幼儿京剧艺术教育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践研究。其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大班幼儿京剧艺术活动以主题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游戏、参观体验等形式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整合,将其方式方法进行了反思总结,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京剧艺术活动提出了建议。首先要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内容,其次要创设丰富的京剧艺术环境,继而要运用恰当方法,多领域渗透京剧艺术教育,利用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游戏化的区域活动、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等多种适宜的方式,将京剧艺术活动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中。最后要善于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开展京剧艺术活动。我们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剖析和思考,如何让京剧艺术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否采用量化研究进行实践探索,教师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应的京剧艺术活动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艺术中的情绪与情感 下载:107 浏览:1178
  • 陈媛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舞蹈艺术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艺术之一,与此同时,它在艺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元素,不仅可以展现特色,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感觉。 在舞台上表演民间舞蹈时,应充分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表达,以充分体现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经验,充分展示其魅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艺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1
访问量 150324
下载量 63257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3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