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运用策略 下载:141 浏览:1678
  • 田莉 《中国文学》 2022年1期
  • 摘要: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汉语言文学如何应用于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从中获取学习的快乐,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得到熏陶。本文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汉语言文学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 浅析翻译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载:165 浏览:1868
  • 王倩 王城 蔡沅学 《中国文学》 2022年1期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英语由于承载着两种及两种以上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而其在社会中的跨文化互动的特性甚为突出。这些属性使英语教学变成了一种能够跨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又能融合三者学科特点的交叉综合体。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和互译能力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浅析了现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并重点阐述翻译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浅析诗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49 浏览:1765
  • 魏艳妮 《中国文学》 2022年1期
  • 摘要: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创设实践性和活动型的课程,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必须大力开发思想政治课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诗词的内涵具有思想性、人文性、价值性的特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追求相通,将其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就诗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如下探讨,以供参考。
  •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下载:172 浏览:2031
  • 胡毓蕾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古诗词具有典型意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古诗词,将这些经典融入学生的脑海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丰富的诗歌内容,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其情操。
  • 浅议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下载:184 浏览:2364
  • 李文学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阔无限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这是美国历史学家乔治·伊格斯说的;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下载:174 浏览:2105
  • 吴芳梅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古诗词在高等中学学龄阶段语文教学当中,占有的比重较大,是高等中学语文教学区别于初等中学语文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虽然古诗词教学在高等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具有较长的实践经验,但是相比于其他单元的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语文教学具有教学难度较高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只有优化迭代现有的古诗词高等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够让语文教学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提升高等古诗词全阶段学生的高考成绩,养成学习古诗词的终生兴趣。
  •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古诗词诵读兴趣 下载:177 浏览:2205
  • 李琴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在小学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只有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汉语水平。 .本文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思维方式入手,结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心理态度,结合现代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教学技巧,将教学的教与教的各个环节,创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实的热爱,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领略阅读的意境,高尚的品格,提高古诗词诗的素质。
  • 浅析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下载:173 浏览:2132
  • 孔艳莹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下,在教学中教师主动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正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基于此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动态生成的课堂 “深度”回归的学习 —具身学习下的古诗词课堂 下载:186 浏览:2347
  • 肖玲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古诗词,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不可缺失的教材内容。在古代,诗歌就具有“教师”的资格和职责,诗中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犹如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反复咏诵,反复吟诵,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如何凭借寥寥数十字,带领学生欣赏优美意境,通晓诗人心情,并产生美的享受呢? “具身”的课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沟通了彼此的心灵,在展现古诗文魅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下载:171 浏览:2038
  • 余娜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诗词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要求,明确目标方向;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重视诵读积累,提升语文素养;迁移想象运用,再现诗文意境。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爱上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厚他们的人文素养。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和音乐融合教学运用策略 下载:182 浏览:2247
  • 王晓燕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广为流传的优秀文化之一,历史上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墨变成了历史,让历代后人能够学习、讨论。古今中外,较有权威的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之说,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比如早期的诗歌,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很多优秀的音乐都有着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思想内容。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使语文课堂更加诗情画意,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升华”。
  •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设计之我见 下载:187 浏览:2316
  • 徐文学 《中国文学》 2021年12期
  •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越发深入的背景之下,在教学领域之中也越发强调于提高教学的成效,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此背景之下,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就要充分探析有效课堂导入的方法,以便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初,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则可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及能力。
  • 家国情怀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下载:174 浏览:2207
  • 刘书武 《中国文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家国情怀是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此时也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必要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弊端,然后提出三条解决策略,为在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提供参考。
  • 浅谈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下载:191 浏览:2315
  • 杨迎春 《中国文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重任 ,语文教师必须从语言文字、人格素质、道德意识等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丰富的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素质的精华所在,是具有生命力的。只有提高文学修养,语文教师才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在语言材料积累、语言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和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中精心培育,确保既完成“教书”又完成“育人”的教育教学任务。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88 浏览:2177
  • 陆晓靖 《中国文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小学是培养学生古诗词领悟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在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想象和表达的理解,通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从三方面分析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并提出改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想法。
  • 浅谈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 下载:172 浏览:2105
  • 古东方 《中国文学》 2021年11期
  •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大的宝库,它以熠熠生辉的妙笔抒写着情思;它以凝炼简洁的文字表达着情感;它以虚实相生的笔调描绘深远广阔的意境。它们或写事,或抒情,或达意,再现了 古代人的生活状况,使文学大放异彩。特别是我们小学教材中的诗词是经典中挖掘出来的经典。通过学习,能让人提高修养,增长才华,开阔心智。同时,它也为小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本。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再将所学诗文合理的运用在习作中,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从印刷现代性来论述晚清的文学现代性 下载:170 浏览:2069
  • 刘婷婷 《中国文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从鸦片战争开始,晚清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密集的灾难性的战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正如李鸿章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困于内忧外患的多重危机之中,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变得密切,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中国在激荡与困境中寻求新变,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报刊业就是当时蓬勃发展的产业,是文人享有在报刊印刷中发声的空间,所以大量的小说、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在这股浪潮中得到嬗变,在这个巨变当中报人像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小说和诗歌对晚清文学的近代化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目的论视域下中国媒体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下载:176 浏览:2113
  • 计洁 《中国文学》 2021年10期
  • 摘要:
    在“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外宣翻译成为向世界宣传我国文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篇以《中国日报》为例,以目的论视角具体研究其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模块中不同的翻译策略。总结各个新闻模块增译、减译、词性转换、文化意象转换等翻译规律,旨在为其他外宣翻译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正确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文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2
访问量 173687
下载量 58521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81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