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国文研究、文献学与语言学、经学研究、国史研究、学术评论等文章。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国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32

《国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面纱》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下载:128 浏览:1257
  • 彭娟 《国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面纱》(The Painted Veil)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故事主要发生在中国香港和发生霍乱的地方湄潭府小镇。女主人公凯蒂和情夫查理·唐生私通被丈夫沃尔特发现之后,出于报复,沃尔特胁迫凯蒂与其前往霍乱肆虐的地方—湄潭府小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考验之后,夫妻二人最终解开心结,互相救赎,但沃尔特却不幸染上霍乱身亡。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切入,分析《面纱》中主人公当时所处的伦理环境,主人公伦理身份混乱导致的伦理困境,以及主人公如何摆脱伦理困境,实现伦理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现出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之路和作者毛姆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
  • 关于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的研究 下载:126 浏览:1451
  • 孙世昆 《国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分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之前需要对意境有初步的认识。所谓的意境指的是一种意蕴和境界,当事人能够在欣赏过程中有所领悟、体会,但是又无法通过语言去阐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同行的一些学术研究,对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旨在为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合理使用,提升国画创作质量提供参考。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下载:182 浏览:1823
  • 刘轶 徐旭 《国学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实乃大势所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笔者对当前应用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进行反思,如工程伦理教育定位不清、工程伦理教育的学情不受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措施,如充分重视应用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有效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期提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水平。
  • 新时期农村非法宗教活动产生的原因分析 下载:164 浏览:1758
  • 陈莎 陈雪梅 王贵锌 杨建锋 《国学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农村非法宗教活动是相对于合法宗教活动而言的,其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农村 非法宗教活动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影响社会稳定,促成邪教的形成,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而且对合法信教群体产生危害。非法宗教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时代社会发展所影响,也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农民面临生存困境后而产生的对非法宗教活动非理性依赖,也有农村精神文化建设跟不上,及管理不到位、管理滞后引起的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 焦炉交换传动设备研究 下载:176 浏览:1818
  • 史学松 《国学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中国已经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高炉冶炼的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大的三个行业之一,而焦炉又是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内的热工设备,研究焦炉加热用交换传动设备,不但要从节能、环保、安全着眼而且还要研究实现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为了更科学地设计煤气交换系统,在流程、设备、操作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和研究砣式交换和旋塞交换的结构,并测试分析其优缺点,供公司设计者内部参考。
  • 易经教育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浅析 下载:182 浏览:1772
  • 刘洪茹 《国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周易》是《六经》中的重要组成,拥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我国古代对于易经有极高的重视程度,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门学问。易经的影响非常深远,并且及其广泛。其中易经教育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主要是在创作规律方面体现的,创作者会不经意的遵守易经规律进行创作,使用易经的辩证理论,按照以心观物取象的原则、分类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充分体现任何人与天地之道之间的契合关系。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易经教育的影响,遵守着各种特征,比如;意象特征、人伦特征、生命特征等。所以在中国书画美学方面的审美观与易经教育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鉴于此,本篇文章将主要分析易经教育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之间的联系,仅供参考。
  •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儒家文化的会通 下载:173 浏览:1878
  • ​孙媛 《国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应用于中国实际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并审视中国的特殊国情,那就是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以,我们应当以历史的眼光和角度来对待我们今天的事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同时,也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来创造更大辉煌,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浅析提高中小学国画教学质量的对策 下载:178 浏览:1858
  • ​范赫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中小学国画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美育的基本途径,在中小学生国画课程的开设中,存在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艺术课堂略显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够重视文化课以外课程的学习。因此,通过本篇论文的论述,希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以多样化的方式教学,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以及教授知识的同时,将教学活动更好、更有效地推动下去。
  • 班级管理中如何用茶德茶道育人策略 下载:188 浏览:1812
  • 汪德祥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该时期是良好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茶德茶道理念,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和成长空间。由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操作中也出现一定的现实问题,表现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深刻内容的解读不充分,造成班级凝聚力不足、文化氛围不理想等。为此,应该革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全过程,为后续的班级管理茶德茶道理念的挖掘奠定坚实基础。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宗教工作 下载:172 浏览:1890
  • 赵瑜荣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排除万难、不畏牺牲致力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合理开展宗教工作,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宗教工作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抗战时期当展开宗教工作的条件、再对抗战期间党宗教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说明,最后,总结了抗战战争期间党宗教工作的历史地位。
  • 基于宗教视角的《鼠疫》文本解读 下载:177 浏览:1817
  • 刘珈豪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观察《鼠疫》中帕纳鲁神甫的信仰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加缪对于基督教信仰,尤其是对基督教道德中罪的质疑。加缪反对基督教的宗教逻辑,主张人应该奋起反抗,进行自救。这种医学与宗教间的对抗,就是加缪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加缪在小说最后安排人以相对的力量战胜了上帝的绝对力量,体现了他思想里的人道主义精神。
  • 浅谈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下载:167 浏览:1806
  • 于辉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书画渊源流长,其存在的文化价值,衍生了书画伪造等行业,因此,鉴别真伪、赏析优劣变的尤为重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应运而生。而古典文献学可以称的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参天巨树的庞大根基,为传统文化的研习提供了便捷,书画鉴赏同样离不开古典文献学,本文通过古典文献学中的文献载体、目录、版本、校勘及辨伪的知识浅谈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 茶道茶德文化孚育新人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下载:169 浏览:1895
  • 蔡先富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茶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礼仪以及道德品质,而茶文化的思想与底蕴十分浓厚,所表现的重德思想与当下素质教育理念相同。因此在小学育人教育中,班主任就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此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认知。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老师也要创新当下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求,使得育人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创新发展。
  • 新时代青少年宫美术课堂国画培训解析 下载:178 浏览:1900
  • ​卿青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国画作品能够充分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欣赏国画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真情实感和内心世界。因此,在当前的美术培训中,国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难以深刻理解国画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此,老师应结合培训实际调整培训方案,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 茶道、茶德文化在小学教学的应用 下载:189 浏览:1812
  • 周俊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茶文化中的“茶德”一词具有较为广泛的接受度,但对其研究一直有碎片化的倾向。中国人将茶视为物质与精神的复合体,基于每个时代茶的特性,将茶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效用与人的品德相类似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历史与文化的演绎衍生出丰富而深刻的“茶德”精神内涵。从秦汉、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茶德”精神内涵既呈现出特定时代的共性文化特征,又展示出怡然自得的个体精神境界。基于此,本文将茶道、茶德文化在小学教学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 钓鱼执法的行政伦理思考 下载:173 浏览:1863
  • ​王霖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近年来,“钓鱼执法”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热议,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在此类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了不当的取证或执法手段产生不良影响----轻则侵犯人权,重则致人犯罪。本文试图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出发,对“钓鱼执法”进行分析,并倡导形成杜绝“钓鱼执法”的内在机制,以供参考。
  • 儒家和道家的“圣人”对比分析 下载:182 浏览:1798
  • ​冉冉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文化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其中,“圣人”作为先秦诸子们追求的完美人格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以及实现天下太平的前提要求,儒家和道家备受推崇,其见解则各有不同。本文对儒家和道家就“圣人”的差异之处进行梳理比较,发现虽然两家各有不同,且层次高度不同,但对我们塑造当代的君子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从《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看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书画交游 下载:171 浏览:1826
  • 卢雅瑜 《国学研究》 2022年8期
  • 摘要:
    柳得恭是作为古朝鲜李朝时期“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燕行使臣,更是中朝两国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柳得恭分别在1778、1790、1801年三次出使清朝,后两次的燕行分别著有《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本文旨在侧重探讨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文化交流,通过对其交游记录的梳理,探讨柳得恭如何在交往中,促进两国在文学、诗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 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下载:173 浏览:1767
  • 钟妙玲 《国学研究》 2022年8期
  • 摘要: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国画教学,让幼儿在笔墨变化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对传承传统文化,从小开发幼儿对国画艺术的兴趣有积极的意义。而传统国画教学存在着忽视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临摹的误区,阻碍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享受国画艺术带来的快乐。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9
访问量 106258
下载量 11621
总被引次数 207
影响因子 0.37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