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下载:231 浏览:2333

蔡远凤 谌业娟 陈会金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肝硬化(62例)和非肝硬化(62)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非肝硬化患者,n=62)和观察组(肝硬化患者,n=62),应用生化检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BIL(总胆红素)、DBIL(结合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和ALP(碱性磷酸酶),以及ALB(白蛋白)、CHE(胆碱酯酶)和TP(总蛋白)与γ-GT(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B、TP和CH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患者的TBIL、DBIL以及ALT、ALP和γ-GT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能有效检测多项机体指标水平,能判断患者是否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价、早期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28 浏览:2825

袁成雷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6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11到2020.10月,全体患者被分成两组,即联合组、对照组,常规膳食用于对照组的30例患者之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用于联合组的30例患者之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营养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不及联合组,各项营养指标(TC、AIB、TP)经过治疗后,评分也显著低于联合组,以上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要比常规膳食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35 浏览:645

张利 《中国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了新的进展。就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言,鉴于该疾病治疗时间比较漫长,并且比较难治愈,如何提升这类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是目前医生比较重视的方向。随着患者数量不断上升,近些年中医治疗逐渐在临床使用,中医中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为“痞满、胃脘痛”的范畴,对于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副作用较小。鉴于此,为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医药治疗进展,文章立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和中医药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下载:213 浏览:2250

石宝阁 孙晓芳 尹怡峻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比较清肝明目汤和扶正固本汤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眩晕的效果,为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肝阳上亢证和脾肾阳虚证的眩晕患者各50例,随机分为肝阳上亢组给予清肝明目汤治疗和脾肾阳虚组给予扶正固本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肝阳上亢组总有效率96%,脾肾阳虚组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眩晕与肝火旺、肝风内动等病机相关,应清肝明目;脾肾阳虚型眩晕与脾肾功能减退、气血生化无源等病机相关,应扶正固本。清肝明目汤和扶正固本汤可显著改善相应肝阳上亢或脾肾阳虚之眩晕症状,证实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疗效确切。

不同检验方法对慢性肝病的检验结果探究 下载:35 浏览:1073

于庆敏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围绕慢性肝病检验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方法:考虑到慢性肝病的实际特点,选择三种检验方法,分别为ELISE、GIA、PCR,选择100例肝病患者作为检验对象,经过前期检验均判断为阳性,采用上述三种检验方法,计算出检出率。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检验,检出率最高的为PCR,具体为93%,稍次一点的为ELISE,具体为83%,GIA检出率最低,具体为72%。结论:在检验慢性肝病时,可以优先考虑PCR,检出率相对更高一些,后续可以加强推广应用。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 下载:25 浏览:1081

常媛媛 边蜀强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中对老年患者及非老年患者予以比较分析,显示两组ALT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存在界面性肝炎等特征,故研究组老年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可明显升高。此外予以血生化检验,患者转氨酶可进一步升高,最终ALP指标及胆红素也会随之升高。同时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肾脏属于免疫攻击器官范畴,加以患者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年龄进一步增长,可促使肾功能衰退。

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序贯疗法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经济学评价 下载:26 浏览:282

冯贞贞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LMWH)序贯疗法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经济学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40例,华法林抗凝+常规治疗)、对照2组(40例,LMWH抗凝+常规治疗)及研究组(40例,华法林、LMWH序贯疗法+常规治疗)。比较三组凝血指标、抗凝费用及出血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T及APTT均升高,D-D及FIB水平均降低,且对照2组和研究组优于对照1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2组的抗凝费用均高于对照1组,且对照2组高于研究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的总出血率均低于对照1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华法林、LMWH序贯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与LMWH治疗相近,均优于华法林,但是华法林的费用较低。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标准品制备及鉴定 下载:94 浏览:499

​郭永灿1 王友强1 张丹1 邓冲1 赵容1 涂植光2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乙肝病毒(HBV)重组质粒来制备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为cccDNA定量检测提供合适的标准品。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2名慢性乙肝患者,采取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其血清病毒DNA,运用高保真聚合酶扩增HBV DNA,然后将扩增片段插入克隆载体构建HBV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制备环状DNA,经测序鉴定和PCR定量检测。结果 HBV DNA全长序列被成功扩增,并顺利构建重组质粒。2个重组质粒经内切酶消化均能得到预期的HBV DNA片段(约3.2 kb)和载体DNA片段(约2.7 kb);经测序鉴定,2个质粒分别为HBV B和C基因型,其插入序列保真性好,错配率低,每kb分别为1.24 bp和1.56 bp;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制备的2个环状DNA长度均约为2.1 kb,测序证实为HBV cccDNA;经定量检测,其纯度高,浓度分别为1.05×1010IU/ml和6.19×10~9IU/ml。结论利用重组质粒方式制备的HBV cccDNA具有纯度高、获取量大等优点,可作为cccDNA定量检测和方法性能验证的标准品。

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及饮食调护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2268

陈楠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及饮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37)、观察组(37)两个组别,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以及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腹胀、下肢水肿、纳呆以及尿少等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营养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38 浏览:2269

李绍蓉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收集的慢性乙肝患者200例,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和中医证型检查,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查结果,研究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和血常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诊断后显示本组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包括10例肝胆湿热型、50例肝郁脾虚型、13例瘀血阻络型、16例肝肾阴虚型和11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RBC、HGB指数水平最高,肝肾阴虚型PLT、WBC指数水平最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中医医生可以运用中医证型和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有助于对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辩证分型的结果进行评判,为以后的对证治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确保病人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值得在以后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意义 下载:39 浏览:496

周罗园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探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所产生的意义。 方法: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选取87例,在早晨空腹状态下为其采集静脉血,并先后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在结果方面出现的差异,并总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产生的意义。 结果:在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验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情况明显较酶联免疫法更好,对阳性的检出率高,另外,在检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率方面,化学发光法的表现也明显比酶联免疫法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整体检测效果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 下载:179 浏览:1894

胡剑锋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分析84例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分组实验,平均分为两组,每组病人为42人,实验时间时间为最早从2020.2开始,最晚到2022.6月结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为对比组,采用利伐沙班的为试验组。实验结果分析主要根据病人对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和利伐沙班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针对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优。结论在膝关节/髋替换手术中,甘油三酯可能会增加,利伐沙班较达肝素钠对凝血指标的作用在24小时内更为明显。

超声在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318 浏览:3504

马家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胆脾肾疾病普查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接受超声检查,对照组接受抽血检查,对比两组疾病发现率。结果:62例患者接受不同疾病检查法,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疾病发现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肝胆脾胰肾良性疾病和无显性特征恶性疾病,价格便宜,无创无痛,具有重复使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肝硬化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影响分析 下载:36 浏览:809

邓燕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分析肝硬化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肝硬化患者40例纳入分析组,另外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参照组,均采取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并对比肝硬化出血及未出血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结果。结果:分析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对比未出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为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指标,可对于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预测。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下载:321 浏览:2193

陈素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乙肝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前2组的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70%,P<0.05。结论:通过对乙肝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取得确切的护理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220 浏览:2221

肖曙琴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6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自我管理能力、治疗总体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谷氨酰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3个月AST/ALT水平明显升高,GGT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提升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熊鸣峰教授基于中医十层脉论治代谢综合征 下载:29 浏览:490

吴春红1 吴慧婷1.2.3 王腾宇1.2.3 俞宏辉1 乔赟1 王利勤1.2.3 熊鸣峰(通讯作者)1.2.3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与临床面临的危机,其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等。熊鸣峰教授认为MS的发生主要与肝脏糖元合成异常有关,由于左足厥阴经肝解毒能力减退,脾失统帅,导致机体血脂、血糖、尿酸等无法从机体排出,从而诱发的一系列代谢疾病。结合中医十层脉数发现MS患者脉象存在一定规律,经辨脉论治,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理、法、方、药”入手,总结熊教授治疗MS临证经验,望给同仁带来思考和启迪。

扶正化瘀膏联合雷火灸在肝癌射波刀治疗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325 浏览:3225

林燕妮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膏联合雷火灸在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满足诊断指标的病患106人,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病患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病患人数为54人,对照组病患人数为52人。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扶正化瘀膏联合雷火灸干预护理。两组均在出院之前的一周时间内采取不用程度的数字疼痛强度、总体幸福感、身体状况测量以及肿瘤病患生活质量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评估。结果:对于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患者采取扶正化瘀膏联合雷火灸干预护理的观察组病患综合评分相对对照组较高,干预效果较好,ECOG评分出现了明显下降。GWB评分则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照组干预之后形成的ECOG以及NRS评分也有所改善,但是相对观察组效果较弱。上述中两组干预之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扶正化瘀膏联合雷火灸干预护理能够更好的降低射波刀治疗对病患产生的疼痛感,有助于实现病患的机能恢复,病患自我护理水平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更加有助于病患总体幸福感提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进展 下载:219 浏览:2229

曾滨 王龙宗 周婉迎 林珊瑜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初步总结各大医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认识,并收集近5年中医药治疗NAFLD的情况,其中包括内治、外治和内外合治三个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和思考,进一步为本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良好的护理在肝胆科护理工作中的对策探讨 下载:321 浏览:3318

邱晶晶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医院内部临床肝胆外科的病人一年比一年多,肝胆外科是在当前我国医院当中需求量,服务资源都比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科室我们所研究的优质护理也属于医疗服务资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医生资源护理跟医生组成了医院内部重要的资源,因为在患者医院期间,护理人员接触频率是最高的,所以护理质量的高级,对患者的恢复又很直接,而且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声誉,还有经济效益,所以本文就护理在肝胆外科工作中的影响展开,详细的研究,首先是了解和掌握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一些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影响质量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相信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当前医院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