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功能缺损症状康复中的运用 下载:165 浏览:1693

宋萍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探究中医护理的应用对于脑卒中功能缺损症状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6月内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功能缺损症患者共400例,患者经随机分组方式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应采取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对于增用中医护理的影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更佳(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实施增强了护理工作对于脑卒中功能缺损的康复效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下载:251 浏览:3605

王垒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探究在治疗脑卒中偏瘫中给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01~2022.12为期限,受试者为80例脑卒中偏瘫病例,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40例/组,以甲乙为组名。甲组仅实施康复训练,乙组应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指标。比对肢体运动(FMA)和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比对FMA和NIHSS评分,显示为甲组评分较低,而乙组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差异较小(P>0.05)。比对疗效,显示为甲组总体疗效较差,而乙组总体较好(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偏瘫中给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效果优良,不仅能改善画着呢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还能提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系统性针灸康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65 浏览:1460

王红英 《中国中医药》 2024年2期

摘要:
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系统性针灸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2022.5~2023.5期间收治),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性针灸康复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NIHSS评分、FMA评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系统性针灸康复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下载:542 浏览:3692

董月秋 李彤中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我院2022年一整年进行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以吞咽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观察组需要给予患者针灸联合吞咽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参数。结果:在统计学软件的帮助下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参数和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工作开展后,观察组患者的SSA、WS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脑内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良好,此外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各项数据对比后差异性均较为明显。结论: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的期间,以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实际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能够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调节患者血清BDNF的实际情况,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效果。

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研究 下载:874 浏览:3249

张璐 李汶娟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分析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搜集7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资料开展研究工作,时间是2022年1月份到2023年3月,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并轨联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HAMD评分、NIHSS评分、FM评分等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联合并轨联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恢复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值得推荐。

心理护理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下载:352 浏览:2442

黄菊 陈玉霖 张墨研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分析脑卒中康复期采取心理护理结合针灸疗法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从本医院抽取脑卒中康复期患者60例,利用双盲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针灸疗法,考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参比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考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参比组,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考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比组,有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针灸疗法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期有利于促进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提高康复速度。

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320 浏览:4170

朱瑞娟 张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疗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肉痉挛程度、关节脱位次数均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残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131 浏览:1148

马继英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康复技术,可在短期内治疗多种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强直性脊柱炎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研究显示直流电刺激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焦虑、抑郁、失眠、焦虑抑郁障碍等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与常规药物相比,直流电刺激疗法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脑血管调控技术,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和积极口碑。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最重要原因在于大脑内存在有不同电生理信号通路。

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901

张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在预见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早期肺康复锻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以及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1个月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于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实践 下载:136 浏览:1397

董娟 夏宁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护理当中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住院的112例脑卒中病人,按照住院天数把他们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选用神经系统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受到全方位康复治疗,留意2组病患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护理疗效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Barthel指数和Fuel-Meyer量表显著提高,有显著性(P<0.05)。总结:对脑中风患者具体实施康复治疗,可以让患者的肢体活动性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得以明显的改善,对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有很大帮助,非常值得临床医学推行。

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影响评价 下载:97 浏览:1056

李文敏 《当代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对比组与实验组,各组3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比较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有利于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值得推荐。

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中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560

陈先德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全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组,得到对照组(共32例)、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性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抢救效率及后期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77

马小琴 刘莉 马思齐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急救路径的优化对救治后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54例,按急诊抢救程序收治;观察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最优的护理路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抢救时间,GCS评分,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抢救所需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脑梗死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路径。

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161 浏览:1489

高萍 金静雯 冯荣灿(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至2021.11这两年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有96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有48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样48例,实施咽部电刺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咽部电刺激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下载:122 浏览:1677

麦雪珠 黎超明(通讯作者) 李堂英 梁倩莹 莫永宽 张路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剖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QOL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医针灸治疗。剖析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SS-QOL(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析并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研究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S-QOL)高于对照组,且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干预,能在改善吞咽功能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应用。

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3 浏览:710

云晓敏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实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效果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为限定时段进行102例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的收录,所有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进行合理分组,51例归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护理服务,51例归为干预组并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不同分组患者临床疗效、康复效果、症候积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照。结果:基于不同干预手段实施,基于不同干预手段的实施,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77.58±18.15)、Fugl-Meyer积分(63.58±27.91)显著优越于对照组(50.52±17.63)、(44.52±27.73),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组患者感觉障碍(2.47±0.51)、乏力(0.92±0.13)、头晕头痛(0.93±0.14)、口眼歪斜(1.03±0.24)、肢体麻木(0.91±0.23)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与神经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出现来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提升。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 下载:134 浏览:735

杨飞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更加高效且快速的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使其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调节,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中药热奄包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160 浏览:763

王聪聪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开展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类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一组中有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热奄包,将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最终治疗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康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添加中药热奄包干预,可使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尽早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避免长时间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97 浏览:787

吴小庆 钟晓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此次主要围绕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病症,实施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方法:从科室选入典型病症患者给予评估,共选入例数为52例,通过随机形式完成分组,26例患者是对照组,主要执行间隙导尿干预,观察组也给予以上干预,同时加以盆底康复仪操作,该组例数和上述一致,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组间对比,评估此次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情况,对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此次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给予组间对比,显示对照组有多例患者治疗后情况未好转;对此次患者干预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情况给予组间比较,结果为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突出,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对照组较不理想(P<0.05)。结论:主要对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进行临床干预,选择盆底康复仪联合间歇导尿方式,此方法在改善患者病症方面有突出作用。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163 浏览:1942

符雪锋 《当代中医药》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06——2023.02期间就诊脑卒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经筛查符合实验统计要求均为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以“信封分组法”将对象分入常规组、实验组,每组2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增加应用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经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建议普及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