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01 浏览:1862

顾凡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饮食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照取自此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护理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中应用常规医嘱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列作为对照组,再将其中加入饮食护理干预的另外31例患者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康复护理干预下,其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6.11±0.91)mmol/L,(7.35±1.03)mmol/L与(1.57±0.35)次;均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且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均<0.05,t=2.251,2.057,2.293)(2)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评估得分分别为(39.26±3.31)分,(40.82±3.79)分;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评估得分,差异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均<0.05,t=2.117,2.216)。(3)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其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家庭职能、社会功能与生命活力五项生活质量水平评估总得分为(18.79±0.75)分,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的五项总得分(15.72±0.51)分,差异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t=2.132)。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取得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

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417 浏览:4257

李慧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探究内分泌科老年在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以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内分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实验患者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对照两组实验患者的安全隐患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实验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实验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27.08%,干预组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χ²=15.572,P<0.01)。结论 老年内分泌患者经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后,患者安全隐患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老年内分泌患者生活质量。

传承创新,分享交流——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消化、内分泌等专科中的应用 下载:266 浏览:2569

蒋小玲 林小琴 《国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中医护理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高效、成本实惠且操作又简单的中医药技术,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医药适宜技术”。随着时光的推移、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针对疾病护理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感觉阈值定量与神经传导检测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949

朱维维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感觉阈值定量与神经传导检测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病程超过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感觉阈值定量与神经传导检测,对比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检出率、震动感觉阈值。结果:应用两种检测方法评估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数值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测定两组间异常检出率,数值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评估两组间震动感觉阈值,各指标测定数值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感觉阈值定量与神经传导检测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充分反映神经纤维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创伤等优势,有利于为糖尿病患者早期神经病变诊断提供参照依据,可以将其视为治疗、预后观察的客观指标。

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下载:94 浏览:1005

李艳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10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作为参与对象,依据研究目的和对比要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臀围、腰围、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CDS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是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综合护理的优势显著,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臀围、腰围,使其体质量有所降低,确保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更好,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情绪干预与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在内分泌科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01 浏览:1101

陈燕 施秀琴 赵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结合内分泌科对糖尿病病人护理实践,探究情绪化干预和整个过程健康教育知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领域的效用和作用。方法:对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内分泌糖尿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其中,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在观察组采用情绪干预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病人的病情认识、血糖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水平、自我约束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因而在内分泌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中运用全程教育模式,可以间接地提高患者的用药积极性,让他们的血糖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对不同类型的病人存有的焦虑不安、压抑、烦闷等不良情绪提供指导,可以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患者的焦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探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下载:159 浏览:1867

王珍 张玉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研究内分泌科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应的应对策略,结合应对方式的应用,实现应用影响效果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安全问题总结及针对性策略护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不满意度为1(2.00%),护理满意度为20(40.00%),护理非常满意度为29(58.00%),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67±1.14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安全问题总结及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实现患者住院时间的有效缩短,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可以进行相应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82 浏览:2558

高丽芬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75%,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在围手术期间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中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的实践 下载:78 浏览:1033

陈柳文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疾病护理中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医治的内分泌科糖尿病疾病患者(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对象,共100例,分组(前组和后组)后每组50例,前组进行常规护理,后组进行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BMI、ALB、PA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的应用效果显著,应用后可明显看出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情况良好,对此值得应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者并发症的防护价值 下载:94 浏览:769

刘冰 刘涛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以不同护理方案照护对并发症的防御价值分析。方法:北京市延庆区医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开展介入治疗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按照护理方案分组,即常规护理30例为对照组,风险护理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患者比值10.00%,对照组并发症患者比值36.67%,可见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不过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可以降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性,对其预后质量有积极作用。

智慧医疗背景下糖尿病患者护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载:132 浏览:1178

郭倩文 孟凡敏 张小丽 禹黎雯 陆晨迪 李会娟 田田 黄辰羊 顾家瑞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愈发受到关注。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智慧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理系统,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监测与个性化护理。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存储与处理层和应用层,各层次紧密协作,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功能模块涵盖数据管理、护理计划、报警系统和用户管理,满足患者、护理人员和医生的不同需求。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和便捷的用户界面,通过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下载:134 浏览:1226

张鹏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探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指标水平、遵医饮食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探究 下载:237 浏览:1991

王虹娟 余丹(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疾病治疗、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骨骼部分骨密度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股骨大转子、腹股沟三角、股骨颈的骨密度有明显的上升,且高于常规组;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使用椎体水泥灌注微创手术、鲑鱼降钙素、性激素和促进钙吸收组成的综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骨密度低、骨骼疼痛等情况。

临床共情在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载:263 浏览:2033

乔洁1 韩兵1 朱惠1 刘英莉2 沈灏3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大大提高。疫情的爆发,也使各国认识到临床共情,可以增进医患信任,使医生获得职业满足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杰弗逊医师共情量表是目前使用较多且较为公认的共情量表。医学生的共情教育可以通过课程培训、角色扮演以及巴特林小组干预的方法等进行实施。对于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共情教育,为我国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全面发展的提出新的挑战。

在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 下载:241 浏览:2035

赵慧娟 董万丽 朱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月1至2021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入院必须护理和日常护理管理模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和家属对安全知识的充分掌握,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 下载:114 浏览:1156

布佐克拉·艾尼瓦尔 夏木西丁·阿布都热西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药物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接受各自治疗方案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以及MCV水平对比差异明显;两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为其提供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性更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