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下载:248 浏览:2547

林小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共190例,依照双盲法分为康复组(n=95)和对比组(n=95),对比组行传统护理干预,康复组行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比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康复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3.68%,明显高于对比组的68.42%,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对比组护理满意率为76.84%,康复组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理想,可给予临床推广应用。

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718

陈萍 靳晓燕 《心理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人数10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另一组,病情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短于另一组,各项活动受限评分、生活质量数据相比另一组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不良情绪,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少疼痛程度,维护生活质量,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5E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心功能影响 下载:54 浏览:511

秦淑梅 权雨曦 靳晓燕 《心理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采用5E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提升及心功能改善的具体效应。方法:本研究从本院选取了7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至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35名患者)接受了常规的护理;而研究组(同样35名患者)则实施了基于生物-心理-医学框架的5E护理模式。系统地收集并对比分析了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展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层面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运用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的5E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改善其心功能相关指标。

眼科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 下载:20 浏览:244

晁雅卿1 陈树珍1 张雪1 张渠2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眼科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是近年来眼科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眼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眼科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眼科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公认的最佳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眼科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62 浏览:3354

周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抽取5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常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对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可借鉴。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 下载:70 浏览:728

巩绪刚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7月--2022年07月接收60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所用术式设为常规组(n=30)、研究组(n=30),常规组应用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为期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痊愈率、复发率与常规组无差异(P>0.05)。术前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OSDI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术前,OS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膜瓣转位术都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两种术式对于泪膜功能、眼部症状改善效果相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94 浏览:3475

熊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LVED、VQ2max,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50 浏览:1531

巩绪刚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接收72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所用手术治疗方式设为常规组(n=36)、研究组(n=36),常规组给予小梁切除术,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散光、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高于术前,眼压、散光低于术前并且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常规组,眼压、散光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前房渗血、眼核肿大、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瞳孔异常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3.89%低于常规组33.33%(P<0.05)。结论: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视力,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减低眼压,减轻散光,降低并发症。

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对痔疮术后患者疼痛及症状缓解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335

李霞霞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针对痔疮术后患者,引入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方案,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痔疮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共600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分组,一组观察组(n=300)实行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一组对照组(n=300)仅实行精细化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1.31±0.35)分,对照组则为(2.22±0.44)分,(t=28.034,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药熏洗联合精细化护理方案应用于痔疮术后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新型管理体系的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探讨 下载:51 浏览:516

张柏林1 李艳2 薛丽3 张富4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管理体系的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的实施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100例老年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常规养老康复陪护服务)与实验组(新型管理体系的陪护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经对比,实验组的总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优,P<0.05。结论 将新型管理体系的陪护服务运用在养老康复陪护服务中的效果确切,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靶点穿刺技术在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193 浏览:1896

​江宁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靶点穿刺技术在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患者49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7月~2021年4月,依据盲选抽签原则分组为参照组25例、试验组24例。参照组行传统脊柱内镜方案治疗,试验组行靶点穿刺技术下脊柱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内镜下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变化及手术安全性差异。结果:(1)试验组术中穿刺、内镜下治疗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参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2)两组术前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6月时JOA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靶点穿刺技术在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升内镜穿刺操作精细度、准确性,降低操作相关医源性损伤风险,提升手术治疗整体效果。

冠心病患者行心肺康复治疗对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93 浏览:1767

​姜反修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肺康复治疗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对于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心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治疗前,实施心肺康复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其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心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大大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

心肺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分析 下载:177 浏览:1892

​柴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肺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心肺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其肺功能指标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通过试验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对于老年COPD患者来说,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可以较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

保护动机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93 浏览:1883

​许海燕1 乔羽2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4.42±2.24)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总症状、日常生活评分分别为(17.66±1.25)分、(6.78±1.34)分、(6.99±1.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02 浏览:3076

​姜俊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和使用精细化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人数和家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经过比较,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指导复用器械合理预处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探讨 下载:99 浏览:1055

孙杨斌 赵华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近几年,随着侵入性操作的逐渐增多,部分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具有重复性,这就需要各医疗机构必须注重加强对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操作,以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器械相关管理上的疏漏,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清洁医疗器械设备属于医院内部消毒供应室工作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其工作品质和精细化管理程度决定着设备的卫生质量,消毒质量的优劣将对外科手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必须探索一种更加高效的清洗方式,以改善消毒供应室内设备的清洁质量。

浅谈骨科压疮的防治及护理对策 下载:118 浏览:1519

齐璞瑀 《国际护理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具体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与护理对策,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43例,后由病房护理人员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骨科常规护理和压疮防治护理,分析骨科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具体原因,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与对照组患者的14.0%相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3.7%,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卧床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压疮防治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社会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服务问题与对策思路分析(以定西博爱康复医院为例) 下载:70 浏览:980

李艳1 张柏林2 刘爱霞3 韩文莹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养老机构在医疗康复服务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养老机构在医疗康复服务中的常见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为我国社会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服务的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132 浏览:1342

袁晓波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间在本院疗养的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与干预组(n=5)。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经干预,常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都低于干预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缓解其心律失常症状,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物理治疗后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931

孙豪 《现代物理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脑卒中急性期,探究早期物理治疗的干预优势。方法:纳入2023.01-2023.12治疗的80例脑卒中者,均为急性期,拆分2组(40例/组),将常规治疗、常规+物理治疗引入对比组、试验组中,探究差异。结果:试验组的FAC、FMA、ADL、NIHSS指标均更好(P<0.05)。结论:早期物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神经障碍程度,也可有效恢复下肢运动能力,提高步行能力,获取更高的日常生活能力,其在急性脑卒中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