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81 浏览:495

戴娜1,2 何兰1胡晶1,2 何迎春2,3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临床方面的体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火龙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下载:156 浏览:2446

林曼君 蔡齐英 李娜明 梁祥丹 徐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火龙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实施中药治疗,研究组添加火龙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火龙灸治疗,能更有效延缓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9 浏览:388

任静 张文苑 马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74例,采取对照实验法,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而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胸闷、胸痛、气短积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更为满意。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得以缓解,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267 浏览:2558

顾健1 蒋涛2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即中医称之为膝痹,是一种以膝骨关节的慢性、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疼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KOA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中药作为KOA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天然、低毒、可灵活调配、价格适中等突出优势。因此通过整理归纳近年来KOA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治疗KOA提供参考依据。

被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例病例分析 下载:61 浏览:639

邱枥颜 郑敏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报道一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被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病例。方法回顾性讨论收治的1例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因视物成双,右眼内收受限,病程中伴有头痛,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给予激素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我院确诊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后,给予积极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肌注维生素B6、B12)等治疗,眼球活动随着血糖控制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及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均可有眶区疼痛、眼肌麻痹等症状,临床上易误诊。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病例特点、辅助检查进行判断。

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 下载:123 浏览:1219

卢燕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前者行甲钴胺片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采取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SCV、MCV水平对比发现,观察组显高(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的效果较为凸显,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改善。

陆氏针灸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医案1则 下载:365 浏览:2234

魏智祥 徐致丽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科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眼裂变窄,瞳孔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扩大以及对光反射消失等。眼球不能向上、内、下3个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具有确切的疗效。本案例运用陆氏针灸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见效快,对西医暂时无法解决的眼球运动障碍与复视现象有良效。

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365 浏览:3692

周家美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各项参数和治疗前后,数值的变化差异,对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方法:拟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段内,就诊的6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按照统计学对比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31名,对照组31名患者。在实际护理中,观察组主要是以常规西医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两组患者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对比中,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评分中,对照组数据明显优于观察组,实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7.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54%,数据间具有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炎患者中进行应用,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加强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降低患者疼痛效果,是目前临床诊疗中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

中医辨证施护对膝痹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542 浏览:3731

洪娜丹 《中国中医药》 2022年8期

摘要:
针对中医辨证施护对膝痹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膝痹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膝痹病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浅谈中医特色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下载:89 浏览:1051

王慧 《当代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采取中医特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疗法下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心功能及症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素-1低于对照组及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特色疗法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冠心病病症,调节心功能,该疗法具有应用价值。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护理 下载:142 浏览:1562

白丽霞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的108例患者。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选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组患者在自我照顾能力、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中医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的方法。

益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下载:121 浏览:1111

李猛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肾蠲痹汤和温针灸联合用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科接诊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n=100)。试验组采取益肾蠲痹汤和温针灸联合疗法,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0%,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4.0%,相比较下,试验组疗效更高(P<0.05)。结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联用益肾蠲痹汤和温针灸,病人的疗效更高。

针灸治疗丘脑痛的探讨 下载:106 浏览:1238

侯尚梅 《当代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丘脑痛通常继发于丘脑出血或梗死,属于典型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多年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数据证明,利用中医传统技术进行针灸和莫沙布松镇痛对丘脑痛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在中医领域,丘脑痛属于中医“疼痛综合征”、“关节痛综合征”和“中风”的范畴,中风和心脏调节可能为丘脑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南。近年来,针灸已被用于治疗丘脑痛,从最初的单针治疗到针药结合。此外,穴位的特异性也逐渐成为“现代针灸”研究的热点。针灸治疗丘脑痛不仅在概念上具有创新性,而且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更多的研究和推广。

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研究 下载:350 浏览:3553

代跃荣 马晓莉 冯玉松 刘正君 钟玲英 《中国中医药》 2022年5期

摘要:
探究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8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西药+祛湿除痹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0.00%,较对照组26.83%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祛湿除痹中药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且治疗安全性理想。

哪些疾病适合针灸治疗? 下载:420 浏览:3570

朱凤娟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在我国祖国医学中,针灸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中医针灸具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在现代仍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有很多人愿意选择通过中医针灸来进行疾病的治疗。那么,对于一些倾向于选择中医针灸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人们来说,肯定都希望能够了解一下在临床上有哪些病症能够通过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干预,那么以下就由笔者来一一揭晓答案吧!

患痛风中医怎样治疗 下载:123 浏览:2246

夏先能 《中国中医药》 2021年5期

摘要:
痛风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普通人群痛风发病率约为1.7%。在中国,普通人群痛风发病率约为1.1%。采用中医治疗痛风,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今天,我们就来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患了痛风,中医怎样治疗。

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对比 下载:50 浏览:680

鲁振环 张涛 赖家骏 李定云 梁志平 朱晓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科手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分别为: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共8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4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肠鸣音频次、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治疗后的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肠鸣音频次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胃动素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短,肠鸣音频次更高。结论:胃复安治疗、芒硝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患者症状,促进胃肠胃功能恢复。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临床使用时可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