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口腔正畸学“三早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下载:149 浏览:1473
摘要:
由口腔医学院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义工团”,在寒暑假及双休日,轮流在牙科门诊进行“三早教育”,让低年级的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接触到临床,更早地接触到科学研究,全方位地提升医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口腔医学学生的早期学习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化,对其进行临床实习前的社会实践能力、医患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兴趣、专业归属感、团队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训练。对学生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进行了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一条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 下载:240 浏览:2547
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人文护理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患者前庭功能康复效果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前庭功能指数及B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患者前庭功能指数的明显提升,实现患者BBS评分的提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256 浏览:2467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病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功能独立性,提高患者的住院观察水平,实现患者精神病情况的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社区工作中健康教育意义的重要性 下载:147 浏览:1487
摘要:
社区卫生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来国家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陋习,环境影响,精神紧张,滥用药物,缺乏运动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是为了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管辖的居民群体对健康的认知程度得到提升,让他们了解到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
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用于稳定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39 浏览:2611
摘要:
目的:探讨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对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常规肺功能锻炼基础上应用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疗程9个月。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给予肺康复护理前、后呼吸困难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用于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时,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运动耐量,取得满意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92 浏览:1814
摘要:
目的:研究普通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普外住院的18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即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观察组90例,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0例,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临床治疗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胆漏,无胆管损伤,无感染;观察组患者饮食及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手术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提高病人的术后恢复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价值。
康复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下载:125 浏览:1610
摘要: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宣传卫生知识、技术、对个人及团体进行干预,以达到降低风险、防止疾病发生、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在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本文对康复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内涵、对康复患者的教育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下载:122 浏览:1612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的设计分成两组,分别给予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
儿童保健康复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载:126 浏览:1626
摘要:
伴随着康复治疗专业的快速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思想的转变,国家对于儿童康复发展趋势大力支持,需求越来越多儿童康复机构。因为儿童康复机构工作人员匮乏,校院协作搭建校院一体化的现代儿童康复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儿童康复专业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儿童康复职业素质,为我国儿童康复事业发展培育大量康复训练优秀人才早已势在必行。
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22 浏览:1613
摘要:
目的:对脑梗死后恢复期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其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恢复期病人90例,按护理方式分成2组,每组45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 A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B组。结果:在经过治疗后, B组病人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得分较 A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神经功能的得分较 A组有显著降低(P<0.05),说明 B组病人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较 A组好。B组病人及其家人对病人的整体满意程度为95.56%,而 A组为80.00%, 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病人进行及时的康复护理,可使病人的身体、神经等各方面得到较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19 浏览:1596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高龄脑梗塞病人的康复和持续护理,对病人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从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中,选择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76)和观察组(n=76)。常规组实施脑梗的一般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及持续护理。利用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的病人明显好于传统组,两个数据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病人进行康复和持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明显地提高了病人的照护效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麻醉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探究 下载:114 浏览:1585
摘要:
近几年来,“围术期”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通过对麻醉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能有效地减少病人的实际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恢复速率。前言:前言:目的:探讨麻醉科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并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3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另36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病人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在床上、下活动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外科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除按一般的护理措施外,还可以促进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脑梗恢复期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92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脑梗患者后期恢复选用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策略的临床医学实际效果;方法:从脑卒中科室中挑选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脑梗恢复期病人90例为研究目标,依据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计划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实验组,每一组病人45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医学护理实际效果;结果:两组病人NIHSS得分对比分析,观察组小于对照实验组且P<0.05,Barthel得分,观察组高过对照实验组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程度对比分析,观察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实验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患者后期恢复干预选用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病人的临床医学满意程度并且推动病人的康复治疗,临床上具备实用价值。
脑梗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策略及作用评价 下载:124 浏览:1598
摘要:
目的:讨论脑出血后遗症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策略及作用。具体方法:在我院挑选54例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当做临床医学研究目标,以住院登记薄为基础,把所有病人分成对照实验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27例患者,对照实验组病人执行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执行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比照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运动功能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均远远高于对照实验组。得出结论:脑出血后遗症病人执行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策略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完全恢复病人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照料自身的能力。
典型国家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下载:126 浏览:1597
摘要:
在我国,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对于建设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康复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强康复护理工作的学科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完善康复护理工作。建立康复护理专业化团队;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服务系统;提高康复护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促进复康护理的发展,应加大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结合对五官科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409 浏览:1328
摘要:
目的:评价基于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在五官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突发性耳鼻喉手术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理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对五官科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加速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的健康知识,提高病人的护患关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健康教育在五官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409 浏览:1360
摘要:
文章就健康教育对病人的重要性及特殊效果,对目前在五官科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就如何在五官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的建议进行了探讨。
慢病人群健康教育及运动干预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载:400 浏览:1233
摘要:
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慢病患者健康教育与运动干预的实施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的策略,旨在提升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868
摘要:
在中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它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及放射治疗所致的上肢淋巴水肿一直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病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与会变成残废。根据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在6%-62%之间,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的数值也在逐年上升。有研究表面,手术后3-6月的发生率由4%增至10%,75%的病人在手术后3年出现上肢的淋巴水肿,而且之后的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增加1%。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下载:67 浏览:877
摘要:
目地:探讨对老人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展开干预模式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式:挑选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50名老人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化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结论:对老年人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病人的预后。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