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理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探析 下载:126 浏览:1618

蒋葵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6期

摘要: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是大学生面向未来生活的保障,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向生活中各类挫折,强大自身内心发展。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表现为精神内在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有积极意义。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是社会的合理需求,也是当下素质教育发展中务必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社会情绪发展,定义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积极的教育价值。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现状出发,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分析,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社会家庭育人机制研究 下载:256 浏览:2550

林世超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决定学生能否健康幸福成长的关键。考虑学校社会家庭复杂的教育问题,探索三方教育应用的措施和途径,尝试消除教育形式之间的孤独感,探索三者之间沟通的方式,改变目前学校、家庭、社会的单向教育方式, 建立将三者联系起来的新方式。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199 浏览:2081

谢佳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期

摘要:
在高校,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能力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实践育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不足,提出加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一系列有效途径,通过紧贴时代、健全体系、搭建平台、加大宣传等方法和渠道真正激发实践育人的育人功能,为培养远大理想信念、敢于拼搏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夯实基础。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研究 下载:175 浏览:1727

贾维卿 《传感器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为培养高等院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需要大力开展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本文提出了采用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开展大学生专业课程教育,通过《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实践,该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课堂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融合。

菏泽市社会力量培养奥运体育人才路径研究 下载:351 浏览:3304

刘宗伟1 桑全喜1 赵青2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调查法,以菏泽市区奥运项目社会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对俱乐部的青少年体育培训进行调查研究。菏泽市区俱乐部在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也存在俱乐部数量不足、场地不足且成本高、优秀教练员数量少、学训矛盾、后续强化训练无法衔接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府应增加公共体育场地供给、给予社会俱乐部政策及资金支持、推进俱乐部进校园、市体校加强与学校和俱乐部的合作等具体的路径建议。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中思政课程育人策略研究 下载:123 浏览:1251

曾庆荣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作为初中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因此,探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中思政课程育人策略,对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打造航空运输专业群育人基地探讨 下载:144 浏览:2575

蒲国华 陈志泉 郭焕银 杨静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10期

摘要: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发展模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重要路径。目前,产教融合还存在企业参与度不强、合作机制不完善和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如何在这一情境下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院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合、培养与就业相衔接,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融入理工科高校 “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下载:150 浏览:1766

姜昱子 朱慧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六大方法论分别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价值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光辉典范,在理工科高校进行“三全育人”过程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无疑对提升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认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基于铸魂育人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147 浏览:1668

吴琳琳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铸魂育人”的要求,高校亟需深入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研究。本文在铸魂育人的背景下,详细阐述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遇到的冲击,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铸魂育人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

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下载:38 浏览:462

白海香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语文课堂的文学作品、故事和语言实践,班主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文章分析了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指出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文章还提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措施,包括精心挑选教材、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评价和反馈等。

网格管理安全育人——安全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网格化管理实践 下载:81 浏览:702

黄帅 《教学管理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近年来,各种幼儿园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校园暴力、虐童、安全事故等,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提高幼儿园安全文化水平,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为幼儿园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创新,为儿童提供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下载:22 浏览:373

周琪楠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强调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础与核心。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家庭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基于核心价值观下小学校园文化的育人途径 下载:181 浏览:2077

叶良坚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基于核心价值观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打造优质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手,来探讨了其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以及育人途径,希望借此来有效促进小学生发展。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下载:242 浏览:3870

汪玉珍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当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紧扣存在的问题,将责任进一步落实,不断的把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因此,本文将从以正确的方向提升育人高度、以要素集集聚加大育人力度、以实践活动增强育人实效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高效开展“三全育人”综合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研究 下载:243 浏览:3553

韩佳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如果仍然采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应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研究 下载:164 浏览:1788

骆华 《国际科技论坛》 2023年4期

摘要:
建设“立交桥”,目的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与评价三个方面论述和探索人才培养思想与理念、目标、体系、管理与评价在人才培养立交桥上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起点与归宿、人才培养载体与保障四个方面,阐述和探索了人才培养思想、目标、课程体制、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高架桥构建的路径。

网络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33 浏览:477

徐一冉 《管理与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网络文化盛行背景下,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窘境,教育创新迫在眉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优化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原则,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适配性,推动学生在更具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自我。因此,本文从网络文化育人视角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组建教育团队,优化评价模式四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借助网络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思想高度。

基于资阳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288 浏览:2954

李思 《中国经济》 2021年9期

摘要: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朝向高质量方向前进,为保障社会生产力的稳步提升,则应当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而职业化人才是投入社会建设的一线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人才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切实驱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实现地方经济繁荣发展。鉴于此,本文在新时代下,结合资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有效策略及措施,旨在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海军对空通信导航专业军士“技管一体”战斗支援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68 浏览:870

王传刚 田华明 卢翰 《无线电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海军对空通信导航专业军士主要负责舰基、岛礁以及驻屯机场对空信息传输与导航引导等任务,专业岗位能力已由原来单一的“技术保障”为主向“技管一体”复合能力素质要求转变。本文首先对海军对空通信导航专业军士岗位职责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新的能力需求与培训实际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最后结合近年来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体会阐述了相应的经验做法和对策建议。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下载:120 浏览:787

​杨维磊 石仁烽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三全育人”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应坚持全面育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旨在通过深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的育人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建设及优化育人方法,以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