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成人输液港堵塞预防与处理的证据总结 下载:12 浏览:426

吴超君1 缪晶2 张昕童1 朱金星3 刘扣英1 2018年9期

摘要:
检索、评价和整合预防与处理成人输液港堵塞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a、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指南网、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内有关成人静脉输液港维护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从注射器规格、冲管量、冲管技巧与时机、无针接头选择、处理机械性堵塞、药物性堵塞、血栓性堵塞方面共总结7个方面的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静脉输液港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为医疗机构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与护理质量标准提供了循证依据。

南北接力养殖对皱纹盘鲍营养成分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91

曾莉婷 钟诗懿 游伟伟 柯才焕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鲍的南北接力养殖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养殖模式,旨在提高南方鲍鱼在夏季的存活率。鲍鱼通常在4月份从中国南方运至北方,11月返回南方。本实验探讨了这种模式对皱纹盘鲍营养成分的影响。测定方法主要依据GB 5009系列。研究样品于2017年12月采样,为相同饵料喂养(龙须菜)的商品鲍。两组鲍分别为全年于南方养殖(连江)的皱纹盘鲍和南北接力养殖的皱纹盘鲍。结果发现,两组鲍足肌中灰分、胶原蛋白、粗脂肪和糖原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南北接力组(水分:76.50%WW,蛋白质48.40%DW)相比于全年于南方养殖组(水分:73.70%WW,蛋白质:56.80%DW)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更低的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方面,全年于南方养殖的皱纹盘鲍(0.07 mg/100g)足肌中硒的含量高于南北接力养殖组(0.05 mg/100 g)。呈味氨基酸方面,南北接力养殖方式下的皱纹盘鲍,其足肌谷氨酸、牛磺酸、精氨酸、赖氨酸和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全年南方养殖组。脂肪酸方面,两组鲍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但南北接力养殖组的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研究表明,南北接力养殖模式对皱纹盘鲍的营养成分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总体上看差别并不显著。

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过程中环形颗粒的发生与胞吐 下载:85 浏览:469

陈锦民1,2 李少菁2 王桂忠2 叶海辉2 王艺磊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揭示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受精膜形成过程中环形颗粒的形成与胞吐。结果显示,拟穴青蟹精子入卵后,发生皮层反应而形成受精膜。皮层反应包括致密颗粒首先胞吐以及环形颗粒的相继多轮胞吐。每轮环形颗粒的胞吐参与到受精膜的平缓期、增厚期和举起期3个阶段。环形颗粒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受精膜的增厚期,受精卵的皮层和靠近皮层的内质中都在形成大量的环形颗粒,并且迅速移至皮层质膜附近发生爆发性胞吐,参与到受精膜的快速形成中。环形颗粒的形成与2种卵黄颗粒以及脂滴密切相关,在皮层中发现了线粒体参与其中,推测在拟穴青蟹受精卵的皮层和内质中可能存在环形颗粒合成的两套不同机制。研究表明,卵黄颗粒、脂滴及环形颗粒在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92

夏云兵1 黄卫斌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42名,随机分为即刻电复律组(A组)和延迟电复律组(B组),观察两组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20例患者术后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共有3例(15. 00%)发现7个新发梗死灶,B组1例在术后第9天转为窦性心律,21例患者电复律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1例(4. 54%)发现2个新发梗死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抗凝4周后电复律显著减少了术后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医状态辨识规则 下载:86 浏览:528

徐佳君1,2 罗志明3 赵文1,2 雷黄伟1,2 周常恩1,2 李绍滋3 李灿东1,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中医诊断方法技术的客观化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经阶段。证素辨证学中病位、病性、"证候-证素"积分等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中医诊断学走向数字化发展。状态辨识理论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对人体状态要素的客观、全面、动态的中医评估体系,使得中医诊断学逐步走向客观化。提出围绕要素阈值、一(少)元论、伴随表征的共同指向、三因制宜、重视"辨病"、重视"主症""重症"、重视"辨病机"七条规则,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加以转化实现,从而提升中医诊断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诊合参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实现路径 下载:86 浏览:510

赵文1,2 张佳3 徐佳君1,2 辛基梁1,2 周常恩1,2 李绍滋3 李灿东1,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为确保中医诊断的正确性,除了要求单诊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外,更重要的是四诊合参。中医四诊信息客观采集和分析系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开展四诊客观信息的融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不同诊法设备分类标准不统一,信息来源存在差异,制约了四诊合参的融合。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脉诊等方面的智能化研究,结合四诊合参智能化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的现状,提出尝试从多源数据融合角度,借助协同训练法、多核学习法、基于子空间学习法提升四诊合参的融合度及准确性,探寻四诊合参智能化的可能实现路径。

纳米硅量子点的自组织形成及其量子效应 下载:43 浏览:391

高文秀 刘继伟 高鹏 郭先清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用减压气相淀积法(LPCVD),在二氧化硅以及石英基板上自组织形成了高密度的(1011cm-2)纳米尺寸的半球状硅单晶粒(硅量子点),并进一步利用自组织生成的硅量子形成具有悬浮栅极的MOS单元,验证了硅量子点的量子效应。

纳米镀金反射式甲烷气体光纤传感器的制作 下载:73 浏览:436

许宏高1 高文秀2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根据甲烷气体在近红外的吸收光谱,研制了一种以1.65μm波段的LED作为光源、可弯曲的内径为650μm内壁纳米镀金毛细管作为气体吸收腔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实现了对甲烷气体的实时监测,并利用差分吸收法消除了因光源不稳定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下载:75 浏览:440

廖颖敏 冯祖德 叶萌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其结构.本实验在反应原料中以不同的XCe=Ce/(Ca+Ce)(摩尔比)引入铈离子(范围在0%到10%),采用了水热法合成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用TEM、EDS、XRD和FTIR对合成产物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3+可进入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置换其中的Ca2+;颗粒尺寸能随着Xce的增大而变大,当XCe≤5%时全是纳米级的颗粒.总而言之,本实验证明利用水热法可合成成分纯且分布均匀的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是可行的。

陕西省87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寡核苷酸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下载:94 浏览:507

​李妍1 曾小红2 杨健1 王蕊1 鲜小萍1 张天华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陕西87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研究,了解不同基因型在陕西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陕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87株,采用Spoligotyping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87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家族占86.21%(75/87),非北京家族占13.79%(12/87);非北京基因型中,T家族(T1、T2、T2-3、T3)占9.20%(8/87),Manu家族占1.15%(1/87),新发现基因型占3.45%(3/87)。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的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其他类型耐药比率分别为38.67%(29/75)、13.33%(10/75)、42.67%(32/75)、5.33%(4/75)和66.67%(6/9)、11.11%(1/9)、22.22%(2/9)、0.00(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结核分枝杆菌呈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基因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2年三沙湾米氏凯伦藻赤潮的生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下载:73 浏览:432

丁光茂1 张树峰2 《海洋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理清米氏凯伦藻赤潮形成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2012年春末夏初三沙湾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期间的气象、水文和营养盐情况,并结合室内模拟培养实验,探讨了米氏凯伦藻赤潮形成与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米氏凯伦藻赤潮通常发生在温度为20.5~25.0℃和盐度为24.3~32.3的海域,其细胞生长的最适温度和最适盐度分别为:22.0~25.0℃和26.0~3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无机磷、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氨氮呈显著负相关;另外,米氏凯伦藻对磷酸盐的需求较低,其赤潮的形成可能主要受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基于现场调查和模拟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稳定的水文和气象条件、发生前期降雨输入的无机氮,以及由于持续阴雨导致的较低光照条件是此次米氏凯伦藻赤潮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399 浏览:4146

叶敏宏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分析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择取于本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施行延续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情况。 结果:研究组病患经干预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施行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状况。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下载:217 浏览:3239

陈洪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大数据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时代之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数据评价理念,全方位挖掘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通过数据挖掘、模型构建打造评价模型,呈现相应的评价内容,并打造基于大数据的质量评价长效机制,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创新发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护理策略与效果评估 下载:102 浏览:1119

吴颖颖 吴晓丹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护理策略与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腰椎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和腰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和依从性,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肠疾病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下载:107 浏览:1065

林宝园 曾晓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肠疾病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被本院肛肠科收治进行肛肠手术之后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人数完全一致情况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开展干预,对干预之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以对比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而并发症总体的发生率更低一些(P<0.05),说明开展干预之后患者的疾病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和缓解。结论对于肛肠手术之后的患者来说,选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最终效果更好,对患者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改善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优化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硕士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及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下载:100 浏览:1593

倪建超 王玉梅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11期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把握硕士毕业生群体的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选择态度和职业选择知识三个维度分析硕士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状况及发展特点。并从高校教育管理、个人发展提升两个层面促进研究生生涯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护理中的中西医结合策略 下载:120 浏览:1562

朱洋 林杭杭 《中国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护理中的中西医结合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4—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方式用于常规组术后,中药熏洗用于试验组术后,分析疗效。结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血清指标等试验组有大幅度改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试验组偏低(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式对肛肠疾病行术后治疗,有助于术后恢复,管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用药效果良好。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下载:55 浏览:705

杨婉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护理风险是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医院各个方面。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要做好护理风险工作,要增强护士的观念和理念,强化护士的培训和训练,实施患者危险度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加强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患者的安全、加强团队间的沟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健康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护理风险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