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的创新探讨双向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均来自本院血液内科,其中35名护生取自血液内科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该组设定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另35名护生取自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该组设定为观察组,采取双向评价模式。将区别带教模式下,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考核结果、教学质量问卷得分、教学认可度问卷数据纳入SPSS29.0软件完成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本次考试中,各项考核成绩获取数据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教学质量问卷报告显示,观察组各项调查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于本次护理带教方式的认可度更高(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的开展,有利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护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实现了教学的双向评价,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新的方向。
目的 分析脂联素基因多肽性与广西壮族人群卵巢早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5年1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98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2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因测序,对比脂联素rs17300539、rs1501299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脂联素基因rs17300539位点测序出现G/G基因型。rs1501299位点测序出现G/G、G/T、T/T基因型。rs1501299位点分布频率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两组rs1501299位点突变基因型G/T、T/T和等位基因T的携带频率在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s1501299和rs17300539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的卵巢早衰无明显相关性。
医院建筑作为人员密集且功能复杂的特殊场所,其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各类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设计阶段面临功能布局和结构安全设计风险,施工阶段存在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风险,运维阶段则有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应采取加强专业协同设计、引入安全评估机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监督、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等防控策略。同时,信息化手段如BIM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和精准度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医疗环境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策略需持续优化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
目的:深入探究盐酸托莫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优化ADHD综合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70例ADHD患儿。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其中观察组实施盐酸托莫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单纯盐酸托莫西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Conners家长量表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等维度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Stroop测试反应时间显著缩短(P<0.05)、错误率明显降低(P<0.05),WCST完成类别数显著增加(P<0.05)、总错误率及持续性错误率显著减少(P<0.05),执行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托莫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的综合治疗模式,在改善儿童ADHD核心症状、提升执行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同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为ADHD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