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2532
摘要:
目的:探究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牙龈肿胀、疼痛恢复情况及正畸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牙龈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的口腔正畸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牙龈康复,值的借鉴。
口腔正畸学“三早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下载:149 浏览:1467
摘要:
由口腔医学院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义工团”,在寒暑假及双休日,轮流在牙科门诊进行“三早教育”,让低年级的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接触到临床,更早地接触到科学研究,全方位地提升医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口腔医学学生的早期学习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化,对其进行临床实习前的社会实践能力、医患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兴趣、专业归属感、团队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训练。对学生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进行了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一条提升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半导体激光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194 浏览:1046
摘要:
随着口腔正畸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寻找更有效和舒适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半导体激光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在医学领域已取得重要的突破。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半导体激光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评估其在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方面的优势。通过探索这一新兴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提供更有效和舒适的治疗方法,为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性分析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 下载:320 浏览:3373
摘要:
分析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8例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龈清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牙龈指数(GI)评分和疼痛(VAS)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I指数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患儿康复新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牙龈指数和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69 浏览:2111
摘要: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随着心理护理的普及建议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护理过程中,以此来缓解正畸过程中患者的紧张心理,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质量效果,同时为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佩戴直丝弓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来提生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质量治疗效果。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并增强治愈信心,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在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保证治疗质量,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10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67 浏览:2154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前牙覆盖度、探诊出血率、牙周袋深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咀嚼功能、美观程度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有着较高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口腔美观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价值 下载:128 浏览:1292
摘要:
目的:探讨在牙槽突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或者传统牙弓夹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牙弓夹板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前BI测定结果组间横向对比差异微小P>0.05,治疗后1周、拆除固定前以及拆除固定1周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BI测定结果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X线片复查效果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4.44%、对照组77.78%,P<0.05;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5.56%、对照组22.22%,P<0.05。结论:对于牙槽突骨折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更有利于提升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
青少年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251 浏览:1573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2月,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选取88例进行本项研究,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成2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正畸治疗,另外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2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更优,(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确切,利于控制患者磨牙位移,改善其口腔指标,值得推广。
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305 浏览:3054
摘要:
探讨定期口腔护理对正畸固定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文重点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正畸固定的患者76例。护理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38位患者。对照组中有38例患者接受了定期口腔护理,观察组中有38例患者接受了个人口腔护理。护理后,记录患者的SAS和SDS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患者应定期接受口腔护理。对上述患者进行个体口腔护理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SAS。因此,在将来的正畸固定过程中,可以加强个体口腔护理方法的应用。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49 浏览:671
摘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深入探究对患者采取口腔正畸以及种植牙修复技术的重要意义。方法:从我院诊治的创伤性牙缺损伴牙槽骨缺损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实验研究,诊治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2月,分为两组,分别采取直接种植牙修复治疗和口腔正畸基础上的种植牙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和咬合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种植体稳定性情况以及牙槽骨宽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和咬合功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接触面积(192.47±8.15)、咬合功能(7.35±0.86),对照组的咀嚼接触面积(179.26±7.52)、咬合功能(6.18±0.6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0);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率为100%,对照组为87.5%;初始状态下,两组病患的牙槽骨宽度并无显著区别。治疗完成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宽度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牙槽骨宽度为5.70±0.1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53±0.28;观察组满意度为(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0),经过统计检验,结果P<0.05,有力地证明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牙槽骨宽度增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的患者,在采取正畸与种植修复的联合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和咬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牙槽骨再生,提高种植体留存率,提升美观效果。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