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摄食训练食物温度的精准分级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载:22 浏览:41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食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性、舒适度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4月-12月入住某三甲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吞咽功能为2~4级,经签字同意后进行摄食训练。采用方便取样法共选取180例,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根据食物温度分别为低温组(食物温度15-25°)、 常温组(食物温度35-45℃)和高温组(食物温度45-55℃)三个级别,每组60人。观察三组患者单位时间内进食量、呛咳次数、进食舒适度、留置胃管天数、腹泻发生率、胃潴留以及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温组和高温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均小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时间进食量方面,低温组患者进食量逐渐小于常温组和高温组,且高温组进食量最先达到目标进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次数方面,常温组呛咳次数高于低温组和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舒适度方面常温组得分最高,低温组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在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低温组和高温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优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发生率和胃潴留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食物温度进行精准分级后进行吞咽摄食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低温及高温食物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减少呛咳次数方面均有明显优势,高温食物可增加患者摄食训练的舒适感。

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下载:231 浏览:2506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针配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住院的56名中风后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腔针,两组病人都治疗4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腹针结合传统的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吞咽功能的恢复。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筛查方法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25 浏览:1575
摘要: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以吞咽障碍的筛查、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1月我院接诊脑出血患者46例,以计算机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康复护理,配合使用吞咽障碍筛查,每组23例,分析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比较对照组满意度(78.26%)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配合吞咽障碍筛查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价值显著,能提高疾病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24 浏览:1577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8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2.01-2023.01,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不同的护理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吞咽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结果p>0.05,证明两组无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 下载:152 浏览:1722
摘要:
探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显佳,p<0.05,分析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更低,p<0.05,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44 浏览:604
摘要:
目的 分析给予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实验组(n=15),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VFSS评分更高,NDS评分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对患者的护理指导,降低患者的吞咽障碍困扰,循序渐进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积极价值 下载:511 浏览:5262
摘要:
目的:探析对在神经内科中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择期日期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将本次研究对象应用硬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入院护理评估、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探究两种方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情况上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平均留置胃管时间以及留置胃管率上,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护理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为满意(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应用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方式有助于掌握患者实际病情状况,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置留胃管过长的事件发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的集束化康复护理 下载:125 浏览:1595
摘要:
目的:采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来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行为的发生,并对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方法:以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作为此次试验调查的研究对象,共同进行相应数据样本提供。这100例被观察研究者均患有脑卒中吞咽障碍,其中50例患者会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手段来进行误吸行为的预防,另外50例使用集束化的护理管理手段来帮助患者进行误吸发生概率的控制。这100例患者均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使用普通护理干预手段来进行误吸行为预防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其所能达到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总预防率只达有68%。而使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的患者,总预防率达到了98%。结论:相比较普通护理干预手段而言,集束化康复护理手段的运用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因此这一类康复护理手段值得进行更为全面的运用。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营养的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1120
摘要: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咽下困难,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咳嗽、误吸、咀嚼无力,吞咽后食物残留于口腔内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毕后反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左右。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易致营养不良,使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所以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筛查有无吞咽障碍。并且,早期合理地给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营养支持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1068
摘要:
目的 研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双盲法”分盐水组(生理盐水)、中药组(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各3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当日比较口腔卫生状况无差异,P>0.05;护理1周后较盐水组,中药组口腔卫生状况值更低;中药组口腔舒适率(96.67%)高于盐水组(80.00%),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护理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口腔舒适度,值得推崇。
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29 浏览:1623
摘要:
观察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选取80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尿导管球囊扩张术和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取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在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效果,且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因此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161 浏览:1558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至2021.11这两年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有96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有48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样48例,实施咽部电刺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咽部电刺激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针灸联合按摩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7 浏览:781
摘要:
目的:观察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采用针灸联合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60例,将入选的所有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为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将最终两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等发育商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发育商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下载:279 浏览:2851
摘要:
此次针对临床治疗期间对于脑卒中病患吞咽障碍病情治疗中,通过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可以达到何种治疗状态进行分析,以明确临床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病患共计110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作两组后,分别应用不同的康复护理训练,最终对比临床指标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康复训练后的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可以看出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训练的观察组数据占优势,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临床期间对于存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情况的病患,通过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在优化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避免神经功能出现的损害,值得相关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