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41 浏览:472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性化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外在因素上,更体现在音乐基础、学习风格、认知发展等内在因素上。本文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差异对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影响以及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的研究。
大黄鱼生长速率差异个体肌肉组织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下载:76 浏览:554
摘要:
为了探究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实验从同一个网箱内养殖的大黄鱼中选取生长速率较快的体重均值为(527.1±83.6) g的个体182尾、生长速率较慢的体重均值为(238.4±52.3) g的个体230尾,共412尾进行研究。对其肌肉组织进行总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并对2组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Padj <0.05、abs[log2(FoldChange)]> 1为标准,共筛选到22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25个上调基因、102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在NCBI-nr和Uniprot(Swiss-Prot)数据库的注释率分别为99.12%、81.94%。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结果,初步筛选出了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的候选功能基因,如gdf9、ckm、tnni2和des等。GO和KEGG分析预测出部分与肌肉生长相关的信息,如GOterm有肌动蛋白丝组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肌动蛋白丝基过程、微管组织中心和发育生长等,KEGG通路有细胞和生长因子、脂肪酸生物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等。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分析发现,purple模块与体重性状相关性较强,其核心基因myoz1、tpm1和tnni2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相关基因功能的深度挖掘验证以及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亚洲草鱼群体的差异甲基化分析 下载:75 浏览:505
摘要:
为探究水产养殖过程中DNA甲基化对亚洲草鱼群体人工驯化与环境选择适应的影响,本实验对亚洲范围内8个地区的养殖和野生草鱼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测序序列经质控后比对到草鱼参考基因组上,并进行差异甲基化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甲基化测序共获得308.15Gbp测序数据,平均测序深度31×,平均比对率62.97%。对5个养殖群体分别与野生背景群体间进行差异甲基化分析,共发掘出76422个差异甲基化位点、3737个差异甲基化区域、195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功能分析发现,差异甲基化基因被注释到血管生成、神经嵴细胞迁移、T细胞分化、颅骨系统发育、肌肉细胞发育等GO功能分类中。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细胞黏附连接、Notch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在这些功能注释的基因中,有许多与神经、免疫、骨骼和肌肉等组织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如sema3d、sema5bb和nrg2a等。本研究进一步对表观遗传修饰在草鱼人工驯化和环境选择适应作用机制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为保存和科学利用草鱼种质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基础数据。
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 下载:77 浏览:529
摘要:
为探讨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和雌雄差异,本研究对1~6月龄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拟合三疣梭子蟹的体重(BW)、体长(BL)、体高(BH)、全甲宽(FCW)、甲宽(CW)、大螯长节长(MLC)、大螯不动指长(FFLC)、第一步足长节长(MLFP)等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雌性和雄性的生长存在差异,早期雄性生长较快,后期雌性生长较快,而雌雄混合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除雌性MLC和MLFP以及雌雄混合分析的MLFP之外,其余性状R2均达到0.990以上;雌性和雄性体质量的极限生长值分别为290.27和195.91g,快速生长区间分别为2.74~5.10月龄和2.33~4.14月龄,拐点分别为3.92和3.24月龄。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特征,雄性比雌性更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是快速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不及雌性。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指标的规律特征,以及各指标在混合养殖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优势阶段进行了研究,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精细化高效养殖提供了参考。
两种单色鲤皮肤转录组特征分析 下载:49 浏览:367
摘要:
为了探究全红鲤(Cyprinus carpio)和全黄鲤的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两种单色鲤的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对体长为(33.42±0.24)cm的全红鲤和体长为(38.75±0.43)cm的全黄鲤皮肤测序,分别获得干净数据(clean reads)为129 222 850和130 869 572个;与Nr、Nt、COG、GO、KEGG、Pfam和Uniprot数据库中已知基因进行比对,分别有58 782、61 490、11 468、31 206、31 581、61 385和51 805个基因获得注释,7个数据库中均有注释的基因数为8 378个;在全红鲤和全黄鲤皮肤中存在4 8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著上调1 929个,显著下调2 893个;取其中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获得了部分参与体色调控的基因,包括mitfa、ednrA、wnt7、agouti和mif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极显著富集在甘露糖与果糖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途径、碳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酪氨酸代谢等43条通路;对酪氨酸代谢和黑色素合成通路分析发现,与红色素和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mif、mif4g、agouti、ednrA和ednrB等显著上调,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tyr、tyrp1、mitfa和wnt7等显著下调;差异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全红鲤和全黄鲤中均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共388 673个。研究表明,两种单色鲤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获得的转录组信息可为今后锦鲤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编辑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
以双拖渔船为例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渔船捕捞区域差异 下载:85 浏览:560
摘要:
海洋捕捞渔船现为属地化管理,但其海上生产具有跨地区管辖水域作业特点。传统上,各地渔船因在近岸水域沿袭地方捕捞经验与传统捕捞习惯,均具显著的地方特性。但随着捕捞渔船的钢质化、大型化,海洋捕捞的作业空间不断扩展,了解与掌握当前海洋捕捞是否具有区域特征差异,对于渔业抽样统计调查研究和精准渔业管理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海洋渔业大省浙江的双拖作业渔船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主要获取浙江省3个地区(宁波、舟山和台州)双拖作业渔船的整年生产数据,研究了其各月渔船捕捞能力[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及其渔获结构的区域差别。结果显示,除9月外,三地渔船捕捞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宁波与台州相对更为接近。全年捕捞渔获结构,三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分月捕捞渔获结构,台州地区相对独立并自成一类,而宁波与舟山地区相似度相对较高。综合考虑渔船捕捞能力和渔获结构交互效应,三地间的差别更为显著。尽管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生产活动较40年前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但捕捞作业的区域特征差异依旧明显,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工作更应精准化,以不断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的空间科学管理水平。
福瑞鲤2号不同生长速率个体肌肉组织转录组分析 下载:78 浏览:516
摘要:
鱼类通过选育获得优良生长性状的遗传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实验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组织的转录组文库。组装后共获得392 238条测序序列(contigs)。其中可比对上斑马鱼、弓斑东方鲀、青鳉、三刺鱼、尼罗罗非鱼和松浦镜鲤的蛋白序列的比例为56.01%~77.71%。2种不同生长速率福瑞鲤2号肌肉转录组比较,获得74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48个上调基因和401个下调基因。鉴定出了与肌肉生长相关关键基因,如mb、myl2b、tnni1、fhl1、lamb3和pdk2等。研究结果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鱼类新品种优良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了基础。
海岛综合承载力测度及其时空差异研究—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实证 下载:37 浏览:550
摘要: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影响海岛综合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及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各海岛县综合承载力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承载系统处于较好的发展路径之上。在时间上,除长海县和南澳县外,大部分海岛县综合承载力保持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呈由2010年低水平“南北高、中间低”向2019年较低水平“中间高、南北低”变化分布趋势。提高生态调节能力、调动区外因素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是提高海岛综合承载力的三种主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下载:48 浏览:678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成为提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着重探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旨在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推进教学相长。
高速公路改扩建填方路基差异沉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730
摘要:
在公共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改扩建成为目前施工建设的难点所在。本文将以具体工程建设为例,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填方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沉降控制技术,以供参考。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 下载:75 浏览:923
摘要:
文章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以及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差异性分析,深入探究并提出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协作对策,意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社会更好发展。
试析小学体育差异化教学研究 下载:42 浏览:567
摘要:
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过度强调强制性训练,这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游戏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游戏运动教学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还能促进他们体育素养的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发挥学生特长,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差异化游戏活动。我们期望通过深入分析,能够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策略。
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刍议 下载:101 浏览:1116
摘要:
岁月长河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体制,它们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文化传承,希望不同文化可以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体制中,民族种类繁多,各族拥有独立的交流语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原始语言就开始变得神秘,这些语言代表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为了能够更好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将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将详细走进汉藏翻译的文化当中,体会不同文字下的精神。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下载:288 浏览:3059
摘要:
讨论研究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血常规检测体检者共100例,根据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末梢血采血,观察组通过静脉血采血。比较两组体检者不同方式采血后体检者采样完成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疼痛情况及血液检测结果,同时了解患者对采血操作的满意度程度。结果:观察组应用静脉采血法采样完成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次数及VAS比较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WB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RBC、HGB及PLT指标均显著高于接受末梢采血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方式后满意程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均可获得较高的采样合格率,静脉采血相较于末梢采血来说操作时间更短且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可准确反映血细胞变化情况并为临床进行疾病筛查与诊疗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论秘书跨文化交际的艺术-----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下载:236 浏览:2393
摘要:
经济随着时代发展,国家之间的交际贸易日渐频繁,这对从事涉外交际工作的工作者来说,增添了很多的机会,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每个国家的生长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所以造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语言背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发展历史、交际礼仪、等一定要做足功课,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就讨论跨文化交际现存的障碍和需要弥补的不足进行研究,从语言文化及沟通、风俗习惯与信仰、交际礼仪三个方面对秘书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细节进行了分析。梳理以上几个论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助参考文献进行比对,最终找到解决办法或更好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为涉外秘书的跨文化交际工作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意见。
浅谈中外水果的文化含义的异同 下载:270 浏览:2824
摘要:
水果为人类提供营养物质,背后也隐藏着特定的文化隐喻,被体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含义。由于水果太随处可见了,导致很多人很难察觉到水果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本文试着从不同社会的角度浅析水果文化,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
论翻译选词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关系 下载:274 浏览:1705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沟通障碍和言语摩擦。作为译者,在英汉翻译时并非表面上的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深层含义上的理解,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翻译中词语的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是两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常常会出现错用词语的情况,导致不了解源语文化的人无法理解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这种问题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讨论和分析,从而提升翻译的质量使原文更容易被接受。不同的语境下会决定选用哪一个词语更合适,更能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本文将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最充分地还原原文的蕴涵意义,做到达意传神。
浅析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对高中英语句子翻译教学的启示 下载:294 浏览:2000
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形合、意合的起因,分析其带给高中英语句子翻译教学的启示,从形合、意合采用的不同衔接手段等方面,分析说明了其中一些具体的处理办法,进而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句子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 下载:132 浏览:1538
摘要: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这门学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备受关注,其中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被提上日程。学者也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及研究,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最为关键。对此,本文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征,针对问题出现的实质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升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质量以及水准提供相应的参考。
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下载:350 浏览:2527
摘要:
英美文化差异因素会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结果,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评论者对于文学自身的理解,同时还制约着文学评论者持有的评论观点,两国的文化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导致了英美文学评论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文学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精准把握、相辅相成,从而有利于英美文化的蓬勃发展,正确地得出英美文化评论的结论,并解答有关问题。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