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下载:23 浏览:182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2例)。分组后采取不同急救方法,最后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和抢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诊到手术室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0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急救治疗方案在面对创伤性休克这种紧急病情时,迅速、准确、全面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脑卒中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138
摘要:

目的:分析对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诊的10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50例分到单号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50例分到双号者纳入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4.01±0.23)分钟、转诊时间(6.03±0.48)分钟短于对照组(6.29±0.37)分钟、(8.42±0.59)分钟,P<0.05;观察组救治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于急诊脑卒中患者,不仅显著提升了救治速度和患者综合治疗成效,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下载:91 浏览:1038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在急性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常规脑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并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受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残疾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残疾率及并发症明显下降(P<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进的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20 浏览:1401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急诊救治的急性脑卒中者8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予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予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等待救治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的短(P<0.05);研究组护理后患者NIHSS、APACHEⅡ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而其GCS评分则较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
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197 浏览:2632
摘要:
目的:为提高对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效果,探析在其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将以对照实验的形式展开研究,于急诊科中纳入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本次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要采取常规护理流程,在观察组中则要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分析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分析后确认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下,观察组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通过救治效果分析比较来看,观察组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缩短救治时间并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方法探究 下载:129 浏览:1242
摘要:
婴幼儿的脏器生长发育不健全,适应性差,对抗传染病的功能较弱,容易患上各类传染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婴幼儿期的病症包括产科、儿科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基因、免疫性、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其中以急症最为普遍,患病率也较高,在婴儿死亡率中占据首位,因此,新生儿期是提升人口素质,减低婴儿死亡率的时期。医生们清楚认知和熟练掌握新生儿期常用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减低新生儿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132 浏览:1441
摘要:
目的:探讨2023年度(1月至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院应急管理的有效发展策略。方法:通过选取100名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接受优化的应急管理干预,而对照组则维持常规管理。结果:实验组在患者满意度、救治效率及资源调配能力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急管理策略包括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信息化平台建设、多学科团队协作及公众健康教育等,为提升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
急诊护理对急诊脑梗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89 浏览:808
摘要:
统计急诊脑梗患者在急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出现率和患者救治用时以及成功率。方法:从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诊的急诊脑梗患者中选取出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的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用时(1.45±0.54)min、急诊救治用时(64.29±17.56)min,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7.5%,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40个病例中,仅有一名患者在急诊护理中出现了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出现的几率为2.5%,而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5%,P值<0.05。结论:在救治急诊脑梗患者时,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以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出现率,缩短患者救治的时间,提高急诊救治的成功率。
团体急救模式用于急诊抢救的研究进展 下载:137 浏览:1469
摘要: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若抢救不及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提升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急诊科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抢救方法,旨在保证救治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研究发现,常规急救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抢救失败率高。基于急诊抢救护理研究进展持续推进,团体急救模式在急诊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对患者病情控制和预后改善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就团体急救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情况展开综述,旨在为医院急诊抢救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急诊救治方法 下载:216 浏览:2170
摘要:
目的:选取某院心力衰竭患者实例,并结合医疗档案,进行分析急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实际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急诊救治过程及就诊治疗记录进行分析,并观察其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缓解期间的心率情况、血压情况等。结果:本文50例案例中,在经过急诊救治后心率恢复到(76.5±6.3)次/min、收缩压(123.1±13.4)mmHg、舒张压(76.5±12.4)mmHg/k。此外,患者经过急诊救治后,临床症状评分为(1.76±0.58)分、呼吸困难评分为(2.85±0.57)分。以上诊疗数据明显改善于救治前,治疗前的心率为(108.0±8.3)次/min、收缩压为(165.2±63.4)mmHg、舒张压为(101.0±16.5),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为(1.47±0.58)分,呼吸困难评分为(2.49±0.44)分。结论:对于急性心率衰竭患者进行就及时的救治,可以及时的缓解患者病情,并时刻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时诊治对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明显的诊治意义,可以大为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也可以较大限度的限制患者病情恶化,急诊救治对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良性意义,可以将其大范围的应用到,临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 下载:127 浏览:1305
摘要:
目的: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3月到2022年10月收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急诊救治信息分别为0.61±0.15min、9.12±2.31min、37.45±6.32min和2.36±0.51min、17.54±4.32min、61.35±6.35min,T=21.032、12.397、15.326,P=0.001、0.001、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胸痛缓解、ST段回落、心肌酶谱回落信息分别为11.43(4/35)、20.00(7/35)、22.86(8/35)和42.86(15/35)、45.71(16/35)、45.71(16/35),χ2=30.252、24.588、23.584,P=0.001、0.001、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44.12±5.32h、8.12±2.36d和62.35±8.65h、12.68±2.05d,T=20.121、7.322,P=0.001、0.007,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数据信息分别为85.71(30/35)、5.71(2/35)、8.57(3/35)、91.43(32/35)和71.43(25/35)、8.57(3/35)、20.00(7/35)、80.00(28/35),χ2=14.036、3.152、11.202、11.202,P=0.001、0.075、0.001、0.001,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分诊和就诊时间,患者的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