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35 浏览:2294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71例为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再同期选取71例健康体检者,列入健康组。两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较之于健康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重度梗死患者相比,中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低(P<0.05)。而与中度梗死患者相比,轻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又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为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作为依据。检测结果越大,梗死程度越高。此外,也可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预防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下载:238 浏览:2372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应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的76例于2022年01月-2022年12月至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抽签法依据1:1比例分组,实现组组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发生恶心、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胃泌素及肾上腺髓质素等各项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反酸嗳气、反复长及溃疡疼痛症状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L-谷氨酰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优化疗效,治疗安全,能够稳定患儿病情,改善患者不良症状。
2种麻醉剂对马口鱼幼鱼麻醉效果研究
下载:17 浏览:384
摘要:
为减少马口鱼人工繁殖和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而导致的较高死亡率,通过使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乙二醇苯醚对马口鱼[体质量(99.17±7.43)g]进行有效麻醉试验、深度麻醉后离水暴露试验、水温影响试验和镇静状态下模拟运输试验,研究其在最终麻醉状态及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试验结果显示:(12.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使马口鱼在3min内麻醉,5min复苏的有效质量浓度为30~35mg/L,麻醉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各组(20~40mg/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质量浓度35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min后,复苏率为100%。乙二醇苯醚使马口鱼在3min麻醉,5min复苏的有效剂量为0.30~0.38mL/L,麻醉效果随乙二醇苯醚有效剂量的升高而增强,各组(0.26~0.42mL/L)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最适有效剂量0.34mL/L乙二醇苯醚深度麻醉的马口鱼,在空气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92%。2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与水温密切相关,麻醉效果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鱼水质量比1∶20情况下,24h内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最佳运输质量浓度为7mg/L、乙二醇苯醚最佳运输剂量为0.10mL/L。本试验为马口鱼筛选了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结果可为提高马口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效率及运输存活率提供数据支持。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胁迫对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代谢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344
摘要:
为研究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胁迫作用,选取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壳长为27.5mm±1.2mm)和莆田群体(壳长为31.2mm±1.8mm)为试验对象,以盐度30的天然海水为对照,设定盐度分别为25、20、15,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5、0.30、0.60mg/L,通过分析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排氨率和鳃丝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单因子胁迫及二者协同胁迫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均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加,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均随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斑马蛤2号”的排氨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莆田群体的排氨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作用下,“斑马蛤2号”和莆田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较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单因子胁迫时明显增加,且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结构受损,鳃丝出现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对菲律宾蛤仔代谢过程的氧氮比(O∶N)分析显示,其代谢主要由蛋白质氧化供能,但在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胁迫下主要由蛋白质供能,辅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研究表明,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协同胁迫,影响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导致其呼吸代谢机能减弱。
投喂冰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华绒螯蟹肌肉风味品质比较
下载:40 浏览:323
摘要:
为推动人工配合饲料在蟹养殖业中的使用,以体质量为(5.33±0.79)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投喂冰鱼(TFG)和人工配合饲料(FDG)的中华绒螯蟹肌肉风味品质差异,并采用配对比较试验对蟹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TFG组蟹相比,FDG组蟹的腥味较少,且味道更加鲜美、气味浓郁宜人;两组中华绒螯蟹肌肉中17种游离氨基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蟹肌肉中的5′-肌苷酸钠和5′-鸟苷酸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DG组蟹的5′-腺苷酸钠(AMP)和鲜味当量(EUC)含量较TFG组显著升高(P<0.05);FDG组蟹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TFG组蟹相比,FDG组蟹肌肉中的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酮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FDG组蟹肌肉中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TFG组。研究表明,人工配合饲料可提升蟹肉风味,提高其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AMP和EUC含量,更符合消费者对食物健康与鲜味的需求。
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下载:73 浏览:526
摘要:
为探究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亮氨酸,配成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9%(D1,对照组)、1.63%(D2)、1.98%(D3)、2.22%(D4)、2.58%(D5)和2.97%(D6)的6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显示,(1)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幼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D3组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00.84%,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但D3、D4和D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体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在D3组达到最大值5.50%,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仿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亮氨酸含量的升高,仿刺参体壁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饲料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D3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D2、D3和D4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超过1.98%后,谷草转氨酶活性趋于平稳,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D3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D3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D1、D2、D5和D6组,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当饲料亮氨酸含量超过2.22%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D3和D4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对饲料中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2.11%(10.37%饲料粗蛋白质)。
珍珠龙胆石斑鱼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3与Claudin-12的克隆及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表达
下载:57 浏览:399
摘要: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脑、鳃、皮肤、肌肉、肝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头肾、体肾、脾和心脏13种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饲料精氨酸干预评估上述两个基因在肠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laudin-3 cDNA全长序列为1 544bp,包括一个153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和743bp的3′UTR,Claudin-3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48bp,可编码21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3 100;Claudin-12 cDNA全长序列为1 236bp,包括一个118bp的5′UTR和92bp的3′UTR,Claudin-12的ORF为1 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 400;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与斜带石斑鱼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8.14%,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12与䲟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1.75%;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被检测的1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Claudin-3 mRNA在鳃和体肾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肝脏,Claudin-12在脑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后肠;饲料中精氨酸含量为3.06%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增重率及肠道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96%和3.74%精氨酸组(P<0.05)。研究表明,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在适宜精氨酸水平的影响下上调,可维护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完整,并促进鱼体生长。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81 浏览:810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83例,以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片的患者为参照组,共29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共292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CRP水平。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参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CRP低于参照组,NO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可提升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血脂、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GA-LM的水产养殖环境溶解氧和氨氮含量预测
下载:64 浏览:427
摘要:
为了精准预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参数溶解氧和氨氮,针对预测模型需要解决的有效影响因子确定、预测算法和网络结构优化等问题,将Levenberg-Marquardt(LM)神经网络、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GA-LM-PCA的水产养殖环境溶解氧和氨氮含量预测模型,即采用PCA确定影响因素,实现影响因素的去耦合降维,采用遗传算法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确定合适的隐层节点数目和权值,采用LM训练神经网络,提高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为了验证GA-LM-PCA的预测效果,将GA-LM-PCA的预测效果与未用PCA方法的GA-LM预测模型进行了试验比较,并探讨了影响因素数量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A-LM-PCA方法预测的溶解氧和氨氮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4 7、1.872 7×10-4(溶解氧)和0.006 5、9.428 7×10-4(氨氮),适用于影响因素数量较多的场合。研究表明,GA-LM-PCA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养殖环境溶解氧和氨氮预测工具,尤其对于影响因素复杂繁多的非线性系统效果更好。
β-丙氨酸补充对厚壳贻贝代谢组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66
摘要:
为了确定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代谢模式,本实验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厚壳贻贝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代谢物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注射β-丙氨酸后厚壳贻贝组织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从中共筛选出60种差异代谢物。上述代谢物主要参与半乳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研究表明,β-丙氨酸补充能有效提升厚壳贻贝能量代谢水平,增加肌肽及部分氨基酸含量。进一步利用氨基酸分析仪验证厚壳贻贝全组织游离氨基酸和肌肽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变化趋势,其结果与代谢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为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调节及其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提升贻贝养殖效率和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下载:246 浏览:2497
摘要:
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主症阴性)患者中应用的氨磺必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因精神分裂症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84例阴性主症患者,遵循抽签法将半数纳入对照组(n=42)、半数纳入观察组(n=42),分别选择氯氮平治疗、氨磺必利治疗。期间,记录各组阴性症状评分、体内糖脂代谢,并统计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比较SANS评分,观察组分数体现为最优,P<0.05;组间对比糖脂代谢变化,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值均体现最优,P<0.05;组间对比治疗有效情况,观察组有效率最高,P<0.05;组间对比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是为最低,P<0.05。结论:氨磺必利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孟鲁司特钠联合氨茶碱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效果
下载:325 浏览:3531
摘要: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30例参照组(治疗方式以氨茶碱治疗)与30例联合组(治疗方式以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比对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联合组较短,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组间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后参照组,联合组FEV1、FVC及FEV1/FVC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时,予以孟鲁司特钠与氨茶碱药物联合治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肺功能,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纳米CdS/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下载:53 浏览:715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下载:162 浏览:1813
摘要:
探究老年性肺炎患者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5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以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则以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结果 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炎症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FN-γ、IL-4、PCT水平更低(P<0.05)。肺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更高(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治疗中,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康复,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下载:159 浏览:1707
摘要:
探究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心内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45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22例,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23例,予以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减轻机体炎症,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分析绵阳市游仙区富乐街道
下载:152 浏览:1664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17
摘要: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给予常规氨氯地平治疗干预的组别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常规氨氯地平治疗干预方式上增加给予依那普利联合进行治疗干预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治疗整体有效率、血压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对自身治疗方案认可度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用依那普利加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预期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以及对应的功能恢复,故方案值得推广。
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34 浏览:1267
摘要:
目的探析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人数为60例,在我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时间范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治疗方式不同,对比指标相同,每组30名,治疗手段为常规治疗以及氨基酸配方粉治疗,治疗有效率生长发育指标、营养指标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比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有效率观察,对比结果显示,在提高婴儿治疗有效率方面采用氨基酸配方粉效果理想(P<0.05);针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较优(P<0.05);营养指标结果显示,氨基酸配方粉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来说,采取氨基酸配方粉治疗,效果显著。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
下载:46 浏览:650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
下载:135 浏览:1457
摘要:
探讨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及最佳干预剂量。 方法 选取150名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g组、200mg组、300mg组、400mg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余4组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相应剂量的GABA早餐粥治疗。食疗前及食疗后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2W后,五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P<0.001),400mg组>300mg组>200mg/100mg组/对照组。结论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00mg/天为最佳干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