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应用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462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具体效果,分析此类治疗方法对患儿的积极作用,以判断其是否具备较高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咳嗽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药物能够快速穿透患儿皮肤,加快其药物吸收速度,同时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有效调节肺脏,实现疏通经络、去除邪气等积极作用,进而彻底治愈患儿的咳嗽,减轻其身体的不适,让其能够正常的生活、学习,可见此类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积极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联合中医循证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5 浏览:2329
摘要:
目的:探究、评价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2022年6月~2023年1月)为研究主体,总例数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腹泻常态化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循证护理,比较效果(症状缓解用时、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①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在腹痛、大便次数及性状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功能: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G及补体C3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活质量:立足于精神、活动、睡眠等因子上,观察组所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脱水、感染等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比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家属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康复效果:观察组止泻、大便及食欲恢复用时相比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免疫功能,规避不良反应,利于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呕吐中中医护理的临床运用 下载:218 浏览:229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小儿呕吐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的价值。方法:本次抽取小儿病例共160例,均患有呕吐症状,就诊于2021.01~2022.12内,按数字表法均分为80例/组,展开2组对照。甲组运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乙组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对照呕吐发作指标、疗效水平、治愈用时及家长满意率。结果:结束后对照呕吐发作时严重评分、频次、经历用时等指标,显示的数值提示乙组为最优结局(P<0.05)。结束后对照有效率总占比,显示的数值提示乙组为最优结局(P<0.05)。结束后对照24h内治愈占比,显示的数值提示乙组为最优结局(P<0.05)。结束后对照家长满意率占比,显示的数值提示乙组为最优结局(P<0.05)。结论:临床小儿呕吐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的价值优良,不仅能减少呕吐发作,还可减轻发作时症状严重度,缩短治愈用时,家长满意水平较高,可极力推广和借鉴。
采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研究 下载:203 浏览:2287
摘要: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0%(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肺阴亏虚型老年肺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233 浏览:2431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肺阴亏虚型老年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2月期间临床收诊的肺阴亏虚型老年肺炎患者,共计7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贴合统计需求,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入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护理,实验组予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为验证效果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对肺阴亏虚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与穴位贴敷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症状缓解及舒适度影响 下载:265 浏览:2678
摘要: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特点,评价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贴敷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综合护理联合中医穴位贴敷干预,对照组为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效果显著,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家属满意。
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分析 下载:216 浏览:2320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比组传统护理,实验组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等差异。结果:两组神经功能、护理质量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多不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但在神经损伤方面则具有较大的损伤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干预,才能够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则能够根据穴位理论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改善恢复期阶段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326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应用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恢复期患者日常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28例CI恢复期患者,以抽签法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与分析组(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并对2组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与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整体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CI恢复期患者的康复质量,在改善其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上效果明确,临床应进一步推广。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 下载:299 浏览:3081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例数为200例,将所有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进行分组,以对照组、观察组作为分组命名,两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00例、10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肺功能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呼吸力学指标实际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症状积分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生活质量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中医护理的同时配合使用安全有效的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且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对护理工作极为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07 浏览:3123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番泻叶代茶饮,观察组则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粪便性状评分、直肠症状评分、腹部症状评分、总分为(1.83±0.49)分、(8.43±1.72)分、(2.74±0.61)分、(12.34±3.25)分,对照组分别为(2.91±0.63)分、(10.54±2.35)分、(4.02±0.79)分、(16.30±3.15)分(P<0.05);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日常活动、社交功能评分分别为(83.27±5.30)分、(83.12±5.91)分、(84.11±5.82)分、(81.26±7.02)分,对照组分别为(75.13±4.75)分、(75.71±4.93)分、(77.16±4.94)分、(76.13±6.8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2.00%(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适宜技术对腹部手术后腹胀治疗的疗效观察 下载:46 浏览:599
摘要:
目的:探析腹部手术后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腹胀改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地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各包含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至于两组患者首次排气、腹胀、进食、排便时间相比较下可知,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腹胀,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对毛细支气管炎儿童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 下载:214 浏览:2943
摘要:
分析将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50例于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患儿,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数据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加速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小儿捏脊法联合穴位贴敷法促进FD患儿病情改善的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89 浏览:1024
摘要:
围绕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分析小儿捏脊法联合穴位贴敷法促进病情改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FD患儿若干例,基于特定时间(2023.7-2024.6)纳入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40例实施常规西医护理,作为A组,另40例在A组基础上以子午流注学说为指导,采用小儿捏脊法与穴位贴敷法联合干预,作为B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干预有效率(97.5.00%)显著高于A组(85.00%);干预后4周,B组中医症候积分、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6个月后身高、体重、皮下脂肪厚度增长量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FD患儿中实施小儿捏脊法联合穴位贴敷法,可促进病情改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睡眠障碍,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发育,降低疾病复发率。
穴位贴敷联合极致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影响 下载:186 浏览:2638
摘要: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极致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88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极致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极致化护理,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利于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神阙、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按摩缓解小儿腹胀的临床研究分析 下载:152 浏览:1643
摘要:
研究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按摩对小儿腹胀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腹胀患儿,以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推拿按摩,观察组患儿使用神阙、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优(p<0.05),并且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缩短住院天数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按摩对小儿腹胀的缓解作用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下载:152 浏览:1642
摘要:
分析小儿腹泻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截选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66例小儿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3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3例(常规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本试验中,经为期1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较常规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儿施以中医疗法(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强化患儿疾病疗效和康复进程有积极意义。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与护理干预 下载:120 浏览:1325
摘要:
研究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79例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中医穴位贴敷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面瘫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应用在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康复的优良率,值得推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65 浏览:1738
摘要: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实施效果。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设为研究样本,经盲选法分组,给予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行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每组各含有50例。比较治疗后临床护理效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4.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8.0%,前者治疗效果高于后者(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VAS呈更低显示(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后有助于病情恢复,可加快关节肿胀缓解,减轻疼痛的同时,对临床治疗起到良好辅助作用,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360 浏览:4621
摘要:
分析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在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纳为受试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西药便秘治疗)与研究组(n=40,实施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治疗),评价两组排便情况、便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患者肠鸣音频率更高(P<0.05),排便时间更早(P<0.05),且周排便频次更高(P<0.05),单次排便时长更短(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更低(P<0.05)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在改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排便习惯与排便情况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为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康复效果创造了前提。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96 浏览:1128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用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P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小于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提高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心理和生活状况。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