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浅谈如何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质量 下载:27 浏览:1727
摘要:
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要保证教育质量,就要高度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因为其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也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果,对于艺术设计基础教育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地展开艺术设计教育。本论文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并对提高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展开了分析。
从工匠精神出发探究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32 浏览:1392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也在不断做出调整,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引入,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现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同时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实践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师资建设中,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做好准备,形成专业化的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
日本传统盆栽艺术的造型之二 下载:69 浏览:2104
摘要:
本文论述了日本盆栽艺术设计的半“悬崖”式、完全“悬崖”式、不完全“悬崖”、 “垂柳”式、“筏吹”式,“文人”式造型,及其艺术设计特点。
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71 浏览:2190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时能够丰富人类文明。环境艺术设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纵观现代社会,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的周边环境有大量的事物和环境艺术有着紧密关系,如住宅建筑、市政工程、建筑、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等。环境艺术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地的文化、环境、习俗等,这样才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课程思政背景下道家美学思想在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探索 下载:43 浏览:570
摘要:
本文基于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教育内容,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传统道家美学思想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传统道家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美”、“朴”、“素”等思想精华不仅对现代艺术设计有借鉴和指导意义,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将道家美学思想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下载:103 浏览:2184
摘要:
我国的室内艺术环境设计起步较晚,对于艺术设计这方面的见识也比较落后。艺术设计不仅局限于平面设计一个板块,还包含了很多的环境设计、空间设计等各个领域。论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希望可以实现艺术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融合。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08 浏览:2180
摘要:
艺术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艺术设计需求,面对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需要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但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上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艺术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情况,所以当前必须要加强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艺术设计知识。
艺术设计与互联网+创业模式的创新融合研究 下载:65 浏览:773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创业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寻求创新与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与创业模式的结合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为传统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浅谈如何提升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载:63 浏览:719
摘要: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大增加了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期发展,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质量稳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探索 下载:74 浏览:729
摘要:
学风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学风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因此,加强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研究落脚点,具体研究学生学风建设现状和对策,旨在培育高素质复合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艺术设计的教学——以模块化公共座椅设计为例 下载:85 浏览:717
摘要:
艺术设计涉及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艺术设计的教学就是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本次设计是以玻璃钢为主要材料的模块化公共座椅设计,应艺术设计的要求,作品体现了一定的创新精神。
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下载:118 浏览:1297
摘要:
数字媒体技术,其实就是以计算机的处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然后将一些图像、文字以及声音进行转化,将其全部转为一种数字类型的代码,方便进行传输、处理等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使得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信息新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本身就显示出了人类艺术思维和新时代科技的巧妙融合。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空前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09 浏览:2173
摘要: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专业方向,也是将现代化工业发展与传统工艺美学有效结合的重要渠道,在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只有将互联网加与艺术设计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对学生对美术的感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展现当代学生个性化和时代化的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 下载:154 浏览:2731
摘要:
艺术设计史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发展史与演变脉络,科学地理解并掌握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为后续把握艺术设计未来发展、建立科学的设计评价基础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艺术设计史教学存在认识偏差、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高校必须加快推进艺术设计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强化该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的关联性和适配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下载:146 浏览:1417
摘要:
在目前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的教学方法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虽然其中也有实践教学,但是没有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高职当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很多的高职院校只重视于基础的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普遍不高。下面本文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模式有所帮助。
民族服饰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15 浏览:1374
摘要:
将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能够给现代艺术设计的作品注入新鲜的活力。不仅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彰显出民族的特色,而且还有助于现代化的创新和完善。
浅谈艺术与艺术设计 下载:117 浏览:1310
摘要:
在当今时代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艺术与艺术设计有诸多的相似点,同时因为艺术在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把其混为一谈。艺术与艺术设计在创造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作者的创造能力、对于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通过自己的创作媒介来向主体传递故事、情感、价值观的能力。虽然艺术与艺术设计之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根本上上却各自属于各自不同的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41 浏览:539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部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它会涉及到高素质、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是现代化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发展目标,对于专业的要求也会更加的严格。通过对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培养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人才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对于专业自身发展的关键目标。另外,乡村振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乡村地区全面发展的关键,而乡村地区又是整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全面的落实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就需要提高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以及改革,不断的融入乡村振兴的理念和发展的目标,让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可以在现代化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下载:43 浏览:547
摘要:
现阶段来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倡理念上的创新,通过对主题的深入阐述来实现对传统艺术元素的借鉴,使得作品主题以及表现形式更为明确。基于此,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书籍艺术中的“无”设计 下载:146 浏览:2702
摘要:
在书籍设计中运用“无”的方法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有”是一种比较普及的书籍艺术中使用的元素,“有”是将现有的图像、文字、色彩元素等运用到书籍设计艺术当中,让书籍变得缤纷多彩,以此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的兴趣,这也是当今普及普遍使用的书籍艺术设计手法。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有”的运用成为了书籍设计的主流。相对于“有”而言,“无”的设计是采用更少的设计元素,在制造书籍画面的空旷过程中产生独特的美感。如果设计得当,能够更加突出主题。但在书籍的设计过程中,“有”和“无”是对立又统一的概念,两者不可分割也可以互相兼容。一本美丽的书籍,可以在“有”和“无”之间穿插,从而形成美丽的诗情画意。相对于“有”而言,“无”在书籍设计中虽然使用的设计元素比较少,但却更加考验设计师的审美意识、哲学思维和对于书籍本身艺术内涵的思考,不能单纯的为了“无”而“无”,本文通过讨论“无”的设计,让书籍变得更有美感,更能够在“无”当中品味到书籍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