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食品营养学教育对大学生校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589
摘要:
目的:分析调查为大学生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对学生校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到2020年2月,选取12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纳入对象根据专业类型不同均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分析组(n=61)与对照组(n=61),未接受食品营养学教育大学生纳入对照组,接受食品营养学教育大学生纳入分析组。比对分析2组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对明知存在风险食品的消费行为。结果:分析组大学生对于专业性食品营养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分析组对于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明显更低(P<0.05)。结论:大学生食品消费态度、认知情况以及消费行为分离相对较为明显,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下载:36 浏览:477
浅析幼儿园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下载:167 浏览:2745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效果评估
下载:110 浏览:1362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其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社交认知表现,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CBT)和社交技能训练(SST),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持续12周。采用面部表情识别测试、错误信念任务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工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面部表情识别和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PANSS评分显示其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此外,生活质量评估也显示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结论:认知行为治疗结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示系统化干预对改善社交认知具有潜在效果。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的探究
下载:168 浏览:1597
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2535
摘要:
目的:探究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健康行为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牙龈肿胀、疼痛恢复情况及正畸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牙龈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的口腔正畸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步行为认知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牙龈康复,值的借鉴。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88 浏览:1853
摘要:
目的 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本文主要分析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2022.3-2022.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四肢骨折患者以护理方法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n=5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则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SDS、SAS 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而言,本文推荐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发症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还能提升满意度,在实践中具备推广的价值。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715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治疗中介入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76例随机划分组别后(对照组/研究组,38/38),于2021.07~2023.05期间行对比性护理研究,介入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行介入护理配合。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经介入护理实施后,研究组出院当日情绪管理、饮食管理、康复锻炼、治疗管、病情监测能力评分升高,且NIHSS评分及护理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26%)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配合,可在积极维护患者神经功能健全同时,有效控制治疗临床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术后自护行为能力水平,效果确切。
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栖息生境选择与行为特征
下载:76 浏览:534
摘要: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在早期发育阶段对不同栖息生境的选择偏好及其行为特征,实验以长江口近岸微生境类型为基础,在室内建立了藨草、泥底、铁板沙、砾石等4种模拟生境,选取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Ⅰ、Ⅲ、Ⅴ期仔蟹分别开展了对不同生境选择的行为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Ⅰ、Ⅲ、Ⅴ期仔蟹在藨草生境中分布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生境。随着仔蟹的生长发育,Ⅲ、Ⅴ期仔蟹在泥底和铁板沙生境中占比增大。在藨草生境中,中华绒螯蟹幼体具有游泳、附着藨草、表栖、埋栖等4种行为,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主要表现为附着藨草行为,Ⅲ期仔蟹的表栖、埋栖行为显著增加。幼体在藨草生境中的蜕壳率显著高于泥生境,而死亡率显著低于泥生境。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幼体偏好栖息于有利于其生存、发育的藨草等植被生境中,这可能与藨草等植被生境为中华绒螯蟹幼体提供了适宜的庇护场所有关。本研究结果指出了植被生境对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的重要性,丰富了早期生活史资料,并为其资源保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参考。
温度和光照周期对硬头鳟幼鱼生长、生理及行为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353
摘要:
为确定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在养殖环境下的最佳温度和光照周期组合,基于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温度和光照周期,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13℃&16L∶8D(T1)、16℃&16L∶8D(T2)、13℃&12L∶12D(T3)和16℃&12L∶12D(T4),幼鱼初始体质量为(8.0±0.5)g,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周期组合条件下养殖40 d,测定不同条件下硬头鳟的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及行为表现。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T1组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T4组幼鱼肝脏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长光照组(T1、T2)幼鱼渗透压调节能力(NKA活性)显著高于自然光照组(T3、T4)(P<0.05);T1组幼鱼游泳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当光照周期相同时,16℃处理组幼鱼集群指标(鱼到中心点的距离、鱼间的平均距离)显著低于13℃处理组(P<0.05);温度和光照周期对硬头鳟幼鱼的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与温度条件相比,延长光照时间更有助于提高硬头鳟幼鱼整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在淡水养殖阶段,13℃&16L∶8D的条件有助于提高硬头鳟幼鱼的生长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减少幼鱼的自发性活动并增强其集群性。
了解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
下载:21 浏览:894
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62 浏览:717
行为干预联合感统训练对儿童专注力促进的研究
下载:127 浏览:1307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干预联合感统训练对儿童专注力的促进效果。方法:共有100多名儿童参与了本次研究,其中36人填写了SNAP-IV量表进行测试。根据量表结果,将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分值超过1分的21人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状。这些被诊断的儿童接受了行为干预联合感统训练。行为干预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行为管理技巧,感统训练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提高儿童感知、整合和调节感官输入的能力。结果:经过行为干预联合感统训练后,参与干预的儿童中,有81%的儿童在SNAP-IV量表中的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分值有所降低,表明他们的专注力水平得到了提升。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干预联合感统训练对儿童的专注力具有促进作用。行为干预通过正性强化、暂时隔离法、消退法、示范法、应用行为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提高专注力,而感统训练则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提高儿童感知、整合和调节感官输入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专注力。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专注力水平。
社区-医院-家庭联动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7 浏览:1630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社区-医院-家庭联动管理效果。方法: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接收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常规组(n=55,常规管理)、研究组(n=55,社区-医院-家庭联动管理),比较两组高血压知识水平量表(HKLS)总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总分、遵医行为依从率、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结果:管理前比较,两组HKLS总分、ESCA总分无差异(P>0.05);管理后比较,两组HKLS总分、ESCA总分升高并且研究组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依从率为92.73%,比常规组高(P<0.05)。管理前比较,两组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无差异(P>0.05);管理后比较,两组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降低并且研究组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贯彻落实社区-医院-家庭联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患者认知水平,强化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遵医行为,降低血压水平。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36 浏览:1651
摘要:
分析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探讨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因素,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居民生命健康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开展调查。结果: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人数多,年龄50-59岁区间患者比例较高,患者学历层次多为初中及以下,月收入区间集中在2001—4000元。患者参与休闲锻炼时间选择上以傍晚为主,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以21~30分钟的居多,空间选择上主要以广场、公园和家中庭院室外场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健身项目选择上多为强度低、负荷小且技能简单类体育项目为主。结论: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地肿瘤患者身患疾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对体育锻炼认知不够,且投入体育锻炼实际消费较少。建议:政府部门提高肿瘤患者群体休闲体育重视度;加大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休闲运动指导人员;开发适宜的民族特色休闲健身活动项目;举办主题赛事营造运动健身文化氛围。
IMO强制审核机制适法性研究—暗含权力扩张之法律解释
下载:41 浏览:427
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载:132 浏览:1380
摘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在STEP(结构化治疗与教育)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 ,试验组44例在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低血糖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较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更好的帮助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并降低血糖的发生率 。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
下载:27 浏览:396
精细化饮食管理对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157 浏览:1731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精细化饮食管理对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实施精细化饮食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良率、临床症状疗效评分、心态评估分值和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态评估分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细化饮食管理能显著提升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遵医行为优良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医护一体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血压水平及效果的影响
下载:137 浏览: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