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 下载:188 浏览:2032

丁玲玲 刘运霞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床上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床上脚踏车运动,每天2次,每次20min。结果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导尿管后自发性排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腹部胀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行床上脚踏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产妇术后身体康复,改善心理状态。

慢性意识障碍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95

​陈炎1 林清2 郭叶群1 吕威1 虞容豪1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观察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的发生率,探讨PS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损伤机制、修改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重症监护(ICU)时间、头颅影像损伤位置,是否行脑部手术,有无脑积水、癫痫、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结果慢性意识障碍患者PSH的发生率为28.87%(41/142)。PSH组患者的年龄比无PSH组小,CRS-R评分比无PSH组低,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和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高,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意识恢复组PSH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CRS-R评分比意识未恢复组高,ICU住院时间比意识未恢复组短,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RS-R评分和脑室周围损伤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SH的独立影响因素;PSH、CRS-R评分、ICU时间和脑积水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SH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年轻患者或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容易发生。PSH将阻碍患者意识恢复。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325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32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181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37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4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基因微小突变分析 下载:94 浏览:556

​孙毅明1 杨娟2 朱瑜龄3 王倞3 李欢3 林金福3 张成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点突变、微小缺失或插入突变的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专科门诊收治的DMD患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证实为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临床诊断为DMD的45例患者,进行DMD基因测序,并对其微小突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例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DMD患者中,共检出66个突变,其中错义突变24个,无义突变20个,剪接位点突变12个,移码突变9个,同义突变1个;携带1个突变患者29例,携带2个突变8例,携带3个突变4例,携带4个突变3例,携带5个突变1例;以外显子48发生错义突变最常见,其次为外显子37和外显子59;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位点突变、同义突变未见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结论针对微小突变的治疗药物研发应先重点考虑外显子48、37、59这3个区域,无义突变更适合使用无义突变通读治疗。

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切除术的护理探讨 下载:47 浏览:526

连燕飞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行肢残矫形手术围术期过程中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经验进行总结探究。方法 精选2例本院近期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作为调研对象,2例患儿均接受了选择性脊神经切除矫形手术治疗,对2例患儿手术后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围术期护理期间,2例患儿以及家属均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相应护理操作,通过对2例患儿行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功能性锻炼、针对性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患儿术后恢复期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 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在手术治疗后的围术期阶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护理服务和指导工作,其护理人员给予患儿针对、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获得良好的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恢复状态良好。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下载:302 浏览:3093

​陈茜 张旭媚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神经节苷脂作为治疗措施,分析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其属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则为神经节苷脂,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新生儿NBNA评分为(20.3±2.5)分,对照组为(14.6±2.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在IL-18、IL-1β,以及TNF-α指标上均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不良事件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则为16.0%(8/50),观察组安全性好。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新生儿病情的康复,炎性因子结局更好,安全高,可推广应用。

浅谈对我国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的应用与研究 下载:274 浏览:2974

王君会 张小锋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参与,引发呼吸道狭窄,主要特征为小支气管发生阻塞,致使产生反复性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有研究发现,加强日常的预防工作并积极的接受治疗,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该病症,减少反复发作的可能。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常规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无法达到治愈的要求,预防工作较差,因此加强临床多角度的临床护理相当重要。该病彻底根治极为不易,若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将细致护理溶入其中。向患者讲解该病的预防控制事项,并根据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情绪,有针对性的给予沟通,在缓解病情的同时减少了该病的复发几率。叮嘱患者按时按规定服用药物,并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正确用量,减少私自滥服、漏服的产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多角度的细致护理,以患者的绝对舒适为准绳,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资料,采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居住环境、心理护理、耐寒护理、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100例中,82例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15例终止发作1年以上,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提高疗效。

综合性引流护理措施干预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686

邓秋容 陈林 曾丽君 胡章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探究综合性引流护理措施干预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全喉切除术并发生咽瘘的47例患者,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29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18例,行综合性引流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护理后疼痛情况、心理状况、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瘘道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的身体技能、喉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及颈前气管造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引流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缩短全喉切除术后咽瘘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全喉切除术后咽漏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干预手段。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