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人格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看大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载:62 浏览:450

孟昭霞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人格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人格的形成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环境、教育、成熟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不同的人格特征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大学教育中,从人格角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有利于创新的人格特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精神生产视域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64 浏览:330

王圆圆 巴莹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创新驱动从实质上来说是人才驱动,作为发展第一资源,创新人才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夺取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创新人才以知识或技能为立身基础,以创造性实践为本质属性,以积极贡献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是积极培养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精神生产无疑是这一使命的最好诠释,并能够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支撑。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下载:51 浏览:360

夏爱玲 《电子商务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实施,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探索研究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提出注重学生技能与人文素养培养、优化课程结构与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视野下的跨域校企合作"四个标准"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剖析 下载:31 浏览:442

杨漫漫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将知识图谱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相结合,选取中国知网2002年到2018年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几年间,相关研究涌现出"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学科""课程体系"等热点;聚类依时间展开,揭示了伴随国家政策而生的"创新型人才""美国""培养体系""学院""合作培训""教育部"等话题的演进路径。

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下载:46 浏览:347

乔克华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4期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有很多缺点,在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了,所以我们应该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用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然后说明了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素质中的重要性。

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经验及其启示 下载:67 浏览:506

吴雪萍 袁李兰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9期

摘要:
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美国研究型大学以丰富的跨学科课程为基础,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学习平台并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从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搭建良好学习平台四个方面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新工科教育的融合创新与路径突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 下载:72 浏览:495

秦炜炜1 王穗东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新工科教育普遍面临无既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分离、课程体系单一和教育资源国际化不足等问题。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新工科学院的典型代表,通过创建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机制,建立学段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多方协同的国际资源融合平台,构建形成了纳米科技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其"学科先行、专业后发再并行"的发展思路,超前把握学科增长点、快速占据学科制高点的办学路径,全方位开放和深度自主的办学机制对新工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70 浏览:436

邓星桥 张婉茂 何少妮 任了行 唐莉娟 刘斯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工业设计类人才未来走向的关键,也是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保证人才量的同时能在工业设计领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人才是我国在该领域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研究着眼于一般本科院校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对课程的改革设置、工作室制的建立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讨与试验。研究一直试图将机械类工科思维、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美学进行有机统一并尝试与多领域结合努力构造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和形成自身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下载:52 浏览:592

王璐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领域亟需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在初中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既是对教育理念的实践,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响应。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研究 下载:63 浏览:677

湛小雪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通过分析当前教育背景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建立多维度、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估方法,以优化和确保普通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全面且行之有效的参考,以期许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

航空安全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 下载:116 浏览:1525

陈勇刚 刘翔 张磊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新工科引领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民航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安全第一是航空安全文化的灵魂,此背景之下,行业对航空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迫为需求。紧扣民航发展战略,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俨然成为高校新培养模式,然而在新探索阶段,暴露现行培养模式所存在问题,需针对此深入探索,摸索航空安全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先进培养模式。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和师资团队等方面,对航空安全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为航空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提供思路。

面向能源电力产业的“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97 浏览:1056

田丰 胡剑英 彭胡 赵柏达 《能源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能源电力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面向能源电力产业的“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措施。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强调不断完善和创新培养模式以适应能源电力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产教融合模式下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下载:158 浏览:1671

陈媛1 周静2 《当代市场营销》 2022年1期

摘要: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较晚,目前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模式和措施。

浅析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132 浏览:2361

宋一炜 《电子商务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逐步推进,我国对于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人才的需求逐步上升,这要求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环境影响之下就业难的背景之下,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快对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本文对当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中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展。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158 浏览:1277

赵楠 《中国机械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要求落实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在职教20条中,再次强调: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代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是中职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为此,从“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平台,实现校企之间无缝衔接、优化培养方案与评价机制、打造科学合理的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挖掘提升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举措。通过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效性的发展思路。

浅议初中物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智慧课堂设计 下载:115 浏览:1041

蔡启柏 《物理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智慧课堂集成新技术与新方法,建设“智慧课堂”已是初中物理课堂的主流,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目前,“智慧课堂”的建设已被教育界所普遍认同,所以,老师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研究,积极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以此来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

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下载:48 浏览:769

祁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7期

摘要:
普通高中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人才培养重任。为实现这一目标,普通高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多元化。利用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及多元化的升学路径,充分发掘各类创新人才,并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创新人才。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科教融合实践探索 下载:51 浏览:792

李翔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科教融合实践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指出其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引入科教融合的概念,并结合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探讨了科教融合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接着,针对科教融合实践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分析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对科教融合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52 浏览:766

田瑾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3期

摘要:
学科竞赛对培养高校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及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竞赛体系仍面临参与度不足、资源配置不均及培训指导缺乏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应优化选拔机制、强化跨学科合作、完善导师指导制度并加大资源投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学科竞赛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探索 下载:175 浏览:1707

黄文欢1 张亚男1 康祎璠1 殷政1 曹丽慧1 杨雨豪1 赵宁1 郭丽媛1 吴鲁阳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4期

摘要: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理念,人才创新机制的新形势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构建“新工科”教育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理念,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是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行之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