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研究策略 下载:177 浏览:1547

刘丽凤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将气韵生动这一绘画技巧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美术课堂的艺术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熏陶中逐步提升美术素养。在初中美术的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使学生体会中国画的笔墨美、意境美,要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意象性思维,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的笔墨技法。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进行简单分析。

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思考 下载:75 浏览:486

赵红亮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应用都保持清醒的认知,同时力避误区并开拓进取。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中国写意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13 浏览:168

刘宝玉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写意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实践意义与价值。通过分析中国写意画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和民族认同感的积极影响,阐述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中国写意画的重要性。同时,剖析了中国写意画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为中小学美育发展贡献力量。

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8 浏览:300

廖碧莹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1期

摘要:
在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考背景,对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跨学科视阈下美术元素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下载:75 浏览:762

颜燕华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语文学科与美术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学科视阈关联这些联系,成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方面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地融入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打破单学科壁垒,拓展语文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浅探初中美术课程中书画装裱策略 下载:92 浏览:934

许青青 《国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书画装裱课程给美术教师带来新的教学体验。书画装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场地、工具、材料、流程都有比较专业的要求,通过调查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积极上进的美术老师想开展这方面的课程,但是不知从何下手,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探索研究给一线的美术老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促使了教师态度上的转变。教师在设计、进行书画装裱的课程中,也得到了专业的成长。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走访调查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及实践探究 下载:76 浏览:899

​李宁 《国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着力针对初中学生的五育并举,文章提出,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和感悟;丰富小组合作方法的应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评价,使评价多样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浅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融入国画教学的策略 下载:41 浏览:489

彭利莉 《国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主流内容,在世界美术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我国文人墨客不仅非常关注画面的协调感与线条的流畅性,也非常讲究画作的意境,时常采用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创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鱼虫画等等,笔墨间尽是数不清的情趣。因此,国画本身就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初中美术教师也要通过国画教育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让学生既能欣赏国画艺术,也要引导学生创作国画作品,使其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国画的艺术风格与人文魅力,从而真正为促使学生实现终身成长做准备。

试析初中美术国画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37 浏览:1500

​付洪博 《国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传统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在世界美术中独树一帜。国画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融合了篆刻、书法、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底蕴,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国画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艺术多元化思想渗透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 下载:154 浏览:2658

王开心 《当代艺术》 2023年10期

摘要:
当代艺术多元化思想是时代风貌的体现,初中生接触当代艺术作品对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当代文化心态起到积极的影响。笔者从当代艺术作品的甄别出发,尝试在初中美术的教法和学法中渗透当代艺术多元化思想,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中国书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下载:121 浏览:1293

​许璐 《国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课标的不断改革,美术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而中国书画中包含着极其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文化气息。从现阶段的美术教育来看,尚存在许多的问题:美术老师思想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方面。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出现的问题提高重视,加强解决,来更好地发挥中国书画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写意国画教学实践的意义 下载:128 浏览:1241

马穗英 《国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蒲鲁东说过艺术的目的在于解释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隐性思想,从而使人类能够更加清晰地进行我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就能够开展自我反思,通过反思不断进行自我优化,进而获得多元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艺术对人的作用。落实到美术上来说,就是美育就是对中学生思想、品质的升华。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如何开展书法篆刻艺术教学 下载:141 浏览:2383

贾秀娟 《当代艺术》 2023年4期

摘要:
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美术创作积极性并不高。美术教师可以把书法、语文、历史学科衔接起来,引导学生联想不同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产生美术创作灵感。教师还可以利用篆刻艺术来鼓励学生自主选取篆刻材料,例如基础的青田石、木料、橡皮等,让学生自主选择篆刻内容,让学生掌握创作自主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美术创作中。

新课程下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的教学研究 下载:178 浏览:1753

​骆健凝 《国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特有的民族艺术性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顺应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初中国画鉴赏课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价值不断被重视和挖掘。因此,提高学生对国画的学习能力和引导学生对国画的欣赏能力成为初级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又一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主要手段。在世界的绘画行列中,我国的绘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就占有很高的地位。初级中学美术老师应将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我国传统美术作为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国学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并从中有所得,保证我国民族绘画艺术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发展。因此,本文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对开展初中美术画欣赏课程做出了积极探索。

初中美术国画教学思考与实践 下载:174 浏览:1714

高峰 《国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美术是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的美术,因此初中美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国画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初中国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术。因此,初中美术教师有必要做好国画教学。本文结合初中国画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力求提高国画教学的效率,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的教学实践 下载:191 浏览:1832

张树平 《国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国画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初中生需要积极传承和发扬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安排国画欣赏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国画鉴赏,掌握国画欣赏的技巧和方法,是传承国画艺术、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让学生始终牢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教师要科学安排国画欣赏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实践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国画欣赏知识,积累有效的欣赏技能,让学生在美术素养的发展中获得较大的突破。

谈书画教学方法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283 浏览:2841

​黄仲枝 《国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书画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技能,使学生能够充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传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书画教学的策略,以期能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试析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224 浏览:2330

邵维奇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初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美术鉴赏能力的课程。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目前,大多数初中美术教学仅限于美术教材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美术追求,提出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让学生接触民间美术的元素,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思想感情丰富。将民间美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与生活元素的有机整合 下载:97 浏览:1026

史宇航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艺术来自生活,其原因在于,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可以给创作者提供足够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财富。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初中美术创作,使初中生能够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丰富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掌握足够的美术理论,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能够持续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下载:55 浏览:527

欧阳佳铭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初中美术欣赏课来说,学生要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从美术作品中更好地拥有美的享受。教师则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调整教育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