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台湾自然书写 下载:57 浏览:381

魏雪慧1,2 《中国文学》 2020年2期

摘要:
台湾自然书写自1970年代末发端至今,涌现出一批女性书写者,她们不以感性的私语抒悲遣怀,而是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公民姿态,表现出清晰可辨的生态女性主义色彩,显示女性书写由"私人领地"向现代"公共空间"的开拓。本文梳理几位台湾女性自然书写者的创作流变,认为1980年代后期,是台湾生态女性主义创作的转型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创作文体由"社会批评"式报导文学,转向审美意味的"女性智性书写";二是书写对象由"荒野写作"走向"生活的自然";三是由"二元对立"社会批判转变为鲜明女性特色的"还魅式书写"。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下载:87 浏览:383

孙力珍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摘要:
相比于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电影《刺客聂隐娘》摒弃"奇侠"形象,转而以刺客/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刺客/聂隐娘刺杀过程中的等待与观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刺客/聂隐娘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刺客聂隐娘》的改编,首先通过表层文本比较,探寻侯孝贤以何种方式关照女性意识;其次从影像修辞策略挖掘侯孝贤迥异于唐传奇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侯孝贤对女性主体建构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的呈现。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下载:0 浏览:381

孙力珍 年期

摘要:
相比于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电影《刺客聂隐娘》摒弃"奇侠"形象,转而以刺客/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刺客/聂隐娘刺杀过程中的等待与观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刺客/聂隐娘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刺客聂隐娘》的改编,首先通过表层文本比较,探寻侯孝贤以何种方式关照女性意识;其次从影像修辞策略挖掘侯孝贤迥异于唐传奇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侯孝贤对女性主体建构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的呈现。

爱与伤:现代女作家童年叙事的双重底色 下载:91 浏览:488

陈晖 《文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童年回忆书写以冰心、庐隐、萧红、张爱玲为代表,其文本内容有共同的构成同时也呈现出个性与差异性。童年回忆写作虽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生成,但跨越时空的回望中有时代社会影响的投射。女性作家性别特质在童年回忆写作中有所反映与体现,从母女情感关系表现的角度切入,引入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能够更好地观察这些作家及童年回忆文本的性质及状态。

女性主义翻译观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以《灿烂千阳》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下载:411 浏览:3092

​陈瑾瑄 《文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继《追风筝的人》后出版的第二本小说。小说以阿富汗为背景,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描绘,讲述了女性为摆脱来自父权社会压迫而独立抗争的故事。自小说发表后,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这部小说。他们讨论小说的主题、叙事技巧和人物性格,分别从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等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然而,却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其译本,更没有学者从译者性别身份的视角出发对比其中文译本。受到这些研究的启示,本文将以李继宏(男性译者)与李静宜(女性译者)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翻译观出发,将其与原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性别不同的译者是如何在其译作中发挥其译者的主体性。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考察研究 下载:243 浏览:2569

林晓瑜 何梓瑶 林丽茵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揭示日本女性在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步。我们考察了历史、法律、教育、就业、家庭和社区等多个方面,以期全面理解日本女性地位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日本女性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业歧视、家庭责任过重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问题探析 下载:173 浏览:1954

陈佳佳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当前,国外女性主义运动高涨,西方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也慢慢影响国内妇女解放理论。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群体的不断壮大,素质的提升,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女性群体认识到要想获得解放,必须摆脱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压迫。通过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深层原因,立基于此,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中国女性解放事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下载:186 浏览:2335

金梦阳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基石,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与社会权利。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不仅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还促进了性别平等的实现和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案例,探讨其在推动妇女就业、参政议政、家庭地位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促进性别平等提供建议。

《南方与北方》中的社会、阶层和女性 下载:234 浏览:2473

杏永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已经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研究采用生态女性主义对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盖斯凯尔夫人的名作《南方与北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该作品全面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本研究对该部作品中的社会、阶层和女性三者进行分析,从而挖掘书中潜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意识,以期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分析提供有益的参照。

基于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探究“全面二胎”背景下女性的权益保障 下载:256 浏览:2792

朱云娇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我国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少。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社会生育二胎意愿强烈的背景下,我国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即全面开放开二胎的政策。这是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一项重大调整,该政策的全面推行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当下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在我国全面推行新的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相关针对女性权益保障的措施,会造成很大一部分职场女性回归家庭,这将对她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新的挑战。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服务模式进行了梳理,结合当前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探究我国二胎背景下女性权益保障问题,以期为我国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