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泪膜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 下载:54 浏览:385

姚柯婷 廖荣丰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利用欧卡斯双通道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探讨近视患者行不同角膜切削深度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泪膜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行FS-LASIK手术的100例近视患者188只眼,按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分为1组(切削深度<60μm)、2组(60μm≤切削深度<100μm)、3组(切削深度≥100μm),利用OQASⅡ系统检查术前、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OSI、MTF-cut off、SR)与泪膜参数(mean OSI),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 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204,P=0. 548); 3组患者FS-LASIK术前和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MeanOSI与OSI正相关(均P <0. 05); 3组患者FS-LASIK术前和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mean OSI与MTF-cut off、SR均呈负相关(均P <0. 05)。结论不同角膜切削深度的FS-LASIK术后泪膜稳定性与视觉质量变化趋势一致,泪膜越稳定,视觉质量越好,呈正相关。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发生屈光漂移的分析 下载:52 浏览:397

赖钟祺 李惠娜 李维娜 郑彦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屈光漂移产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PACG患者31例(40只眼),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37例(48只眼)。利用IOL Master测量并预估两组术后屈光度,术后1 d、1周、2个月分别验光获得实际术后屈光度,实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估屈光度之间的差值,为屈光误差(RE),RE<0为近视漂移,RE>0为远视漂移。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屈光误差绝对值(ARE)及术后2个月屈光漂移构成的差异。术前测量PACG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分析以上参数与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d、1周、2个月PACG组的ARE均大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均P<0.05),且术后2个月远视漂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P<0.05)。PACG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与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758、0.615,均P<0.01),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32、-0.831,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ARE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相关,Y=3.650+0.013X1-0.609X3-0.098X4(R2=0.847,F=66.562,P<0.05)。结论 PACG组白内障术后RE明显大于正常眼轴组,多为远视漂移,与术前高眼压、浅前房和短眼轴相关。

微切口白内障术中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远期疗效观察 下载:52 浏览:353

管宇 王惠芬 吴坚 管怀进 周婧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估微切口白内障屈光手术中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术前角膜规则散光≥0. 75 D的白内障患者87例(96只眼),其中42例(46只眼)植入Alcon Acrysof Toric IOL(试验组),45例(50只眼)植入Hoya YA-60BB IOL(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2年的视力、残余散光、角膜内皮计数(EDC)、IOL旋转度和旋转稳定性及脱镜率等。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4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未矫正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 01和<0. 05)。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UCVA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至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1)。两组术后1 d的ED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术后平均残余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术后1 d至2年的Toric IOL轴位旋转度<3°的病例≥70%,轴位旋转度<5°的病例≥81. 8%。术后2年,两组视远脱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0,P <0. 01)。结论微切口白内障屈光手术中远期植入Toric IOL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角膜散光,减少对眼镜的依赖,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

接触式A型超声与IOL Master检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精准度分析 下载:59 浏览:357

水淼 赵军民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接触式A型超声与IOL Master检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精准度。方法本组共计45例(45只眼),其中24只眼植入RA人工晶状体(英国瑞纳公司生产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型超声A常数为118. 0,IOL Master A常数为118. 5),21只眼植入ZMB00人工晶状体(强生全视公司生产的非球面衍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型超声A常数为118. 8,IOL Master A常数为119. 8)。分别使用A型超声及IOL Master测量。其中A型超声测量组使用接触式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而生物测量组使用IOL Master 500利用光学干涉仪原理一次完成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测量。两组均使用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术后使用TOPCON视觉分析系统检测术后屈光状态,利用等效球镜法计算出术后屈光状态,并与超声测量组及生物测量组的目标屈光度进行对比,使用SPSS 12. 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差异。结果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17. 5~23. 5 D,平均为(20. 92±1. 53) D。45只眼平均的术后屈光状态为(-0. 44±0. 87) D,A型超声测量组的目标屈光度为(-0. 41±0. 10) D,生物测量组目标屈光度为(-0. 22±0. 38) D。经t检验,45只眼术后屈光状态与两组目标屈光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OL Master虽然具有不接触角膜的优点,理论上测量更加准确,但是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A型超声测量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种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评估 下载:52 浏览:361

王锐 赵静静 陈元兵 付梦军 张浩润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利用Corvis ST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S-LASIK)、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前后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找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9月在潍坊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手术的患者198例,随机选择其中1只眼,共198只眼,其中LASIK组89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3.64±1.79)D;FS-LASIK组31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74±1.90)D;SMILE组78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62±1.64)D。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应用Corvis ST记录每一患者角膜的整个形变过程,并记录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组间仅第一压平时间(AL1)、屈膝峰间距(PD)表现出统计学差异;通过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各组,发现LASIK组与SMILE组之间第二压平时间(AT2)、AL1、PD等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8、0.031、0.001);FS-LASIK与SMILE组之间AL1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29)。结论 SMILE手术对于角膜生物力学仍存在影响,但较LASIK及FS-LASIK影响更小,且Corvis ST分析中AL1、PD可作为代表性参数进行观察。

不同屈光状态下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下载:55 浏览:355

曹雨金 钟晖 陈仁典 张越骊 陈凌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状态下弱视儿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50例(286只眼)弱视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所有患儿行视力、眼位、眼前节、眼底等常规检查,予散瞳并行检影验光后给患儿佩戴矫正眼镜,将弱视患儿按照不同屈光状态、年龄及弱视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屈光状态组别弱视儿童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远视组最高,近视组最低;患儿年龄增大,治疗有效率越低;不同弱视程度间的治疗有效率:重度<中度<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患儿年龄及弱视程度相关,远视性弱视、学龄前期及轻度弱视患儿治疗效果好。

枞阳县城区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 下载:58 浏览:362

黄河 吴夏 华吴忠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了解枞阳县城关镇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为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6年度枞阳县城关镇所有小学生视力,并对视力低于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枞阳县城关镇1~6年级学生不同年级视力不良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低视力不良分布构成比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两组间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视力不良率。结论枞阳城区7~12岁小学生视力损害主要是近视,且视力加重程度随年级增加而加重,防治近视刻不容缓。

OCT对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参数测量分析 下载:54 浏览:430

张艳芳1 周妍丽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对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参数进行测量,探讨弱视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5~14岁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8例(38只眼)为观察组,其中近视性弱视17例(17只眼),远视性弱视21例(21只眼),38例患者对侧非弱视眼为对照组(38只眼)。行SD-OCT快速扫描黄斑各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近视组患者视盘周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薄于对照组患者,远视组患者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厚于对照组和近视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黄斑A1、A2、A3区视网膜厚度均厚于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容积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黄斑A4、A5、A6、A7、A8、A9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患者黄斑A4、A6、A7、A8区视网膜厚度均厚于近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斑A1、A2、A3、A5、A9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可以准确测量弱视儿童黄斑各区视网膜结构和厚度,并且安全可靠,可客观评估弱视预后情况。

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下载:59 浏览:371

蒋勤花 于妍娉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眼科以丝状角膜炎为诊断进行治疗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50只眼),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26例(50只眼),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卷丝数量和症状、体征评分和治愈时间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卷丝数量和症状、体征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角膜卷丝数量和症状、体征评分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愈时间(12.77±2.01)d及复发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77±2.01)d/18.00%,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339,P<0.05),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2.43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显著(2=10.0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200,P<0.05)。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可有效减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后丝状角膜炎患者角膜卷丝数量、缩短治愈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飞机玻璃的质量缺陷对飞行安全的研究探讨 下载:65 浏览:939

朱波 王爽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飞机玻璃的质量缺陷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针对各种质量缺陷,如气泡、脱胶、裂纹、银纹、屈光等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飞机飞行安全的潜在威胁。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了质量缺陷对飞机机构强度、视野清晰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本文为飞机制造业和飞行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以促进飞机玻璃质量的提升和飞行安全的保障。

精细化护理在近视眼患者行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10 浏览:3544

曲金娜 张健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近视眼患者行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院内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进行激光治疗的近视眼患者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后视力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占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措施、沟通交流及穿刺干预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激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采取精细化管理可改善视力指标,提高满意度及依从性。

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护理管理及效果探讨 下载:549 浏览:3574

罗琴 《光电子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探讨光合作用激光辐射瞬时的护理安全管理和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近68例眼接触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治疗34例平行激光治疗;(d)比较该组的整体护理;行级安全管理试点组。比较治疗效果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化疗均恢复,总的化疗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分子激光治疗中应用于近视眼患者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的预测因素研究 下载:136 浏览:1398

王琼 周仕萍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青少年眼轴增长情况的预测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验配同一品牌角膜塑形镜的109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佩戴12个月后眼轴增长≤0.2mm者(74例),眼轴增长≥0.4mm者35例。把眼轴增加≤0.2mm设为控制有效组,≥0.4mm为控制无效组,取右眼数据统计,收集戴镜者戴镜前的年龄,性别,父母高度近视情况以及眼部基本参数,分析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青少年眼轴增长的单、多因素。 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基线等效屈光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戴镜年龄、基线等效球镜度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
眼轴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年龄越大、基线等效球镜度越高,眼轴增长越慢,近视控制效果越好。

2型糖尿病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的观察 下载:266 浏览:2691

文海荣1 唐丽萍1(通讯作者) 宫路路2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院门诊随访观察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100例(200眼),对其眼部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并矫正其视力,分析年龄与视力及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 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明显,通过散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与裸眼视力≥0.6者相比,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来提高视力。

不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下载:284 浏览:2870

汤雯 王瑞娟 李艳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不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之后视觉质量比较。方法:选取150例患有眼疾需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一组应用角膜表层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进行手术治疗矫正,二组应用基质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进行治疗矫正,三组应用飞秒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进行治疗矫正。比较手术之后患者的视觉质量评分。结果:经过角膜激光屈光手术之后三组的视觉质量评分大于一组和二组,一组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评分大于二组。结论: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视觉质量高于基质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表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角膜屈光手术后遵医行为及视觉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78 浏览:2811

胡馨月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遵医行为、视觉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角膜屈光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40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遵医行为、视觉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视觉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维持良好的视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全飞秒角膜屈光手术在成人弱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294 浏览:2967

付冬冬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全飞秒)在成人弱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成人弱视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7例)与实验组(27例),对照组患者行佩戴矫正眼镜、健眼遮盖、视功能训练等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成人弱视患者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佩戴矫正眼镜、健眼遮盖、视功能训练等常规综合治疗。

小学生近视眼防控的中医药干预疗效观察 下载:181 浏览:1513

徐慧明 李彬 尚云玲 何晓溪 杨忠华 刘婕 《当代中医药》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疗法对小学生单纯性近视进展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小学生单纯性近视患者120眼以近视屈光度数较高的一只眼为准分为<-1.00DS(近视100度以下)及-1.00DS~-3.00DS(近视100~300度)两层,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53眼)、对照组30例(51眼)。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常规配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并予中医综合疗法,并比较进展情况。结果:治疗组干预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进展22眼,进展率为57.73%;对照组进展29眼,进展率为72.27%,两组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学生单纯性近视进展程度,改善调节功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