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当代中国语境下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展开 下载:36 浏览:264

董涛 商文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统领性的价值体系指引,从而对其合法性与凝聚力造成了伤害。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构成法律真正的内在语法"的知识产权法价值的构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找寻、评价、选择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法价值体系的构造进行研究,以期为已被瞬息万变的科学技术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折腾得疲于奔命的知识产权法提供相对稳定的神经中枢和有生命力的生长基础。

穆时英教育背景考——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所藏资料为中心 下载:57 浏览:355

王贺 《中国文学》 2019年11期

摘要:
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的先驱作家,穆时英的生平事迹如教育背景、经历等,已有若干研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利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资料,重新探究穆时英在光华附中、大学及圣约翰大学等校的从学经历,对部分疑点再行予以考证、辨析,填补其间的空白之处,并澄清目前研究、叙述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以为学界提供关于穆时英教育背景的较为系统、全面、准确的知识。

从理论思维看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下载:63 浏览:418

孙正聿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变革了以素朴实在论为基础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以机械决定论为基础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和以抽象实体论为基础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也构成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思维的新起点。"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提升了当代中国哲学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释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赋予哲学范畴和哲学命题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思想内涵,为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思维的坚实基础。

整体向好与异质性分化——基于CGSS2013的当代中国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特征研究 下载:23 浏览:432

侯博文1 尹海洁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历经40年的社会变迁,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日渐孕育了一批"从事劳动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低工作的被雇佣劳动者",即当代中国工人群体。本文以中国综合调查CGSS2013数据为样本来源,对工人群体社会阶层的认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工人群体阶层认同呈"中层认同"特征;与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相比,主观阶层呈"向上认同"特征;在时间维度上,主观阶层认同呈"不断上升"趋势;工人内部并未形成一致的阶层认同,更未形成"自为"的意识,呈现内部异质性和碎片化特征。对不同入职时期工人而言,户籍和单位类型之于他们的阶层认同影响也各不相同。

“枫桥经验”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 下载:68 浏览:374

李振贤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枫桥经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的典范模式。"枫桥经验"始终在基层创造性地建构与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优化实施中央政策,把复杂的社会需求及个别化的社会行为妥帖地整合到国家总体秩序安排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枫桥经验"高度契合于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其蕴含的基层治理内在机理在于构建国家权威主导下的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与濡化功能以及培育稳定持续的利益调节与发展动力机制三方面。相应地,"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实践包括构建多层级党建引领机制、以效能为导向整合行政体制机制、创制内生性社会组织培育机制、以及完善法治化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与便民化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

当代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现状研究 下载:201 浏览:1446

焦玉廷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我国少儿歌曲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诗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少儿歌曲不仅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而且在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少儿歌曲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少儿歌曲创作者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创作和发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将有助于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中国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作品。因此,对当代中国少儿歌曲的创作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少儿歌曲的创作质量,也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试论当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 下载:294 浏览:2841

李静 苏竞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发展陷入困境,存在着受众流失严重、人才培养断层等问题。如何摆脱时代发展的困境,是中国戏曲艺术在当下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探究 下载:160 浏览:1841

康金明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马克思,伟大的无产主义思想缔造者,与恩格斯一起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也不断地在实践和完善中,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特别是对于非党员群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陌生的,甚至有些人认为它有些遥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人们马克思主义素养,引导人们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参考了若干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感悟,探究了如何定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建议。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下载:186 浏览:2334

金梦阳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基石,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与社会权利。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不仅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还促进了性别平等的实现和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案例,探讨其在推动妇女就业、参政议政、家庭地位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促进性别平等提供建议。

基于POA理念构建《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 下载:107 浏览:737

​徐付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以文秋芳“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教学中挖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讨POA理论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路径,反思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方式,尝试构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 助力教学实践, 发挥课程思政内涵价值,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大学生对党的向往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下载:75 浏览:949

张国骏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对党的向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发展目标与大学生对党的向往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大学生对党的向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与时俱进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探析当代中国工笔画技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下载:46 浏览:758

张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8期

摘要: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美术老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的美术鉴赏方法和美术表现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熏陶。中国现代工笔画是相对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一种革新,本文拟以现代中国工笔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绘画技巧的传授,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情感、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整体性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