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权力微生态:班级研究的政治学视角 下载:37 浏览:441

卢旭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以权力为线索,对班级进行政治学分析,有助于认识班级组织及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班级的外在权力关系涉及班级与学校、家庭的关系,班级的内在权力关系则包括班级的组织架构、管理运行、成员权利。班级内外,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又具体而微的权力"生态"。对班级进行政治学的分析,将为班级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一个拓展班级研究的中介。

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82 浏览:529

郑芬1 胡秀梅2 李相新1 陈宇宁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女性患者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类型,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盐水湿片法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2 597例门诊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将患者根据就诊情况分为妊娠组、产后42 d组、妇科体检组、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分析各组的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盐水湿片法比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少检出851例异常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判断优于盐水湿片法(χ2=283.412,P=0.000)。妊娠组、产后42d组、妇科体检组、有症状求诊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均高于妇科体检组(P<0.001),妇科肿瘤组与妇科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和妇科体检组阴道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正常、功能下降;妊娠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产后42 d组阴道菌群异常,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检出率最高),且菌群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滴虫性阴道炎(TV)主要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更易发生在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BV)易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其次为妇科肿瘤组、妊娠组,妇科体检组BV发病率低,但BV中间型占比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阴道微生态类型在不同女性人群中差异明显,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特点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下载:81 浏览:493

濮文渊1 汪志霞2 周春祥1 孙松娴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肠道恶性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而且与乳腺癌、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基于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抗肿瘤机制,认为调节肠道微生态或许是中药或复方发挥抗肿瘤效应的重要一环。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并总结部分既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又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中药复方,希冀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提供新思路。

以人体微生态学诠释浊毒理论的内涵 下载:79 浏览:502

赵雯红1 肖颖2 王文举1 王慧洁3 郭嘉璇3 赵玉斌1,3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通过阐述浊毒理论及人体微生态学的发展概况,提出中医学浊毒理论与微生态学共同的核心理念,由此对浊毒理论提出了新的解析,即"浊毒-微生态"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探索口腔、胃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式。从人体微生态学方面诠释浊毒理论,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及微生态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也是将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一个初步尝试。

证候表型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下载:85 浏览:502

张北华1 王凤云1 卞兆祥2 唐旭东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关,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肥胖、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可为其诊治方法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证候表型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候客观化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认为证候表型如脾虚证、湿热证的发生存在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调,采用相应的治法如健脾、清热化湿等治疗后,在证候得到改善的同时肠道微生态亦得到恢复。提出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脾虚证、湿热证与其相关性,对于深化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487例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研究 下载:324 浏览:3369

谭仕健 欧敏华 黄钜深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487例妇女阴道分泌物分析,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 对487份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查,分析不同微生物状况并感染状态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关系。结果 487 份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有35 例(7.19%),滴虫性阴道炎感染14 例(2.87%),细菌性阴道病感染58 例(11.91%)。107例致病菌阳性者,分泌物清洁度主要是Ⅲ度、Ⅳ度,少见II度,未见I度。结论 妇女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真菌及细菌,也有部分是滴虫。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与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密切相关。

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 下载:296 浏览:2988

崔艳苹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讨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诊收治的50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开塞露以及口服维生素B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岐)对其功能性便秘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儿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可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儿便秘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 下载:236 浏览:2438

崔艳苹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讨论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诊收治的50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开塞露以及口服维生素B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岐)对其功能性便秘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儿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可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儿便秘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的影响 下载:285 浏览:2877

杨彦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予以微生态制剂治疗和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比对照组68.97%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比对照组24.14%低,P<0.05。结论:在迁延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药复方联合微生态调节剂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 下载:471 浏览:1467

石牧 陈敬杰 刘国鑫 岳朋(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1年2期

摘要: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确诊人数在持续增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收治病人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危重病人的肠道微生态全部都是紊乱的,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这些患者并非死于病毒感染,而可能是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她运用的“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模式初显成效,“四抗二平衡”,总结起来就是:抗病毒治疗、抗低氧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治疗、抗休克治疗、抗继发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