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常克教授运用双黄汤治疗小儿湿疹气血不足型经验 下载:44 浏览:384

陈敏敏 齐钰梅 黄晗 常克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常克教授认为小儿湿疹的病因与心肺密切相关,气血不足者多责之于心肺不足,气血亏虚。并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自创双黄汤,功在益气补肺,养血祛风,扶正固本以祛湿。临床上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小儿湿疹气血不足型,临床效果显著,为小儿湿疹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验 下载:36 浏览:377

杨翠玲 张晶金 李秀亮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介绍了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指出痰为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标实多为痰邪,本虚则为脾肾不足,故在治疗上实证多从痰论治,虚证多从脾肾论治,治疗以豁痰息风、健脾补肾为主。附典型案例2则,以资验证。

基于“气虚生毒”学说论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下载:85 浏览:486

杨婵1 谢子妍1 杨嫱妃2 董文然1 谢春光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42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的诠释 下载:92 浏览:525

王振兴1 潘怡1 张秀1 徐世军2 王永炎3 王飞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益气解毒法是课题组长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科研临床中总结而出的中医治则。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益气解毒法的理论内涵,感毒清组方特点、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对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作出分类诠释。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益气解毒法的本质特征,对感毒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虚邪犯证)的机理进行科学地解释,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黄褐斑的中医分型及治疗 下载:165 浏览:1572

胡又嘉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人对美容越来越重视,黄褐斑逐渐成为了困扰都市女性的一大难题。本病以20~50岁左右的女性高发。其基本特征是在人的面部显现黄褐色甚至黑褐色斑块,无突起,边缘清楚,大小不一,且不伴痛痒感等。初起为点状、小片状的斑块,之后可逐渐扩大,甚至融合,成为不规则的斑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