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承续的传统:两本《文学杂志》 下载:61 浏览:462

朱云辉 《文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1956年在台湾创刊的《文学杂志》以经营严肃文学刊物的实践理性和兼顾古典美学与现代理念的审美趣味,在1950年代政治肃煞的台湾文坛建立了独特文学格局,然而对其文学史意义的考察,多半着眼于对台湾后起文学世代及思潮的影响,却往往忽视其对前行者的回应。本文试图指出该杂志与1930年代朱光潜创办的同名刊物的关联,即二者在办刊理念上的精神传承,及在选文取向和对待翻译稿件态度上的区别与发展,从而以整合而非断裂的观点,不仅重新审视战后台湾文学的进程,同时开拓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认识与理解。

顾倬师范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启示 下载:38 浏览:437

于书娟 张玉晴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作为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先驱之一,顾倬鲜少被人提及。在日本留学、考察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其卓越的师范教育实干能力显露无遗。他主张加强师范教育培养优质师资为国家服务,以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倡乡村师范教育,培养乡村教师。他在创建和发展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期间,效法日本,实行中日结合的办学模式,依据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设立师范附属小学,以更好地促进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江苏省立第三师范作为当时地区性师范学校的翘楚,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创新性和引领性,可为当前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教师教育模式的完善、乡村教师的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示范。

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的教育价值 下载:91 浏览:492

侯亚萍 沈贵鹏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3期

摘要:
"存在获得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让学生拥有存在获得感则是一种教育理念。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的教育价值良多,不可忽视,它渗透着对中小学生自主性发挥的直接表达,传达着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以及暗示着信任,也是促进潜能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缺失严重。因此,应从"重视选择,还应有自由;重视时机,学会掌控自己的事情;重视兴趣培养,做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等方面增强中小学生的"存在获得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