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当代多元化语境下的新中式风格色彩应用研究——以室内设计为例 下载:40 浏览:415

王思锴 邱海东 郭人歌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新中式风格色彩在近年来广受关注,因为色彩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用于装饰,也同时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符号,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新中式风格的色彩搭配,是室内空间设计首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它兴起于国内的特有装饰风格,也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传承,特别是近年来的国内不同类型的各种时尚家居展为人们以直观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式的色彩搭配,这也是传统与当代文明交融发展的必然。为此,作者从纵深角度挖掘,在摒弃了简单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对传统室内空间形成的新中式风格色彩再次剖析,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思考,不如说是为弘扬传统文化寻求更多、更好的创新方法而努力,这正是本文意义期待所在。

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适宜填闲作物初筛 下载:57 浏览:481

耿建梅 蒋红香 刘艳艳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国内外研究表明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可减少土壤氮淋洗损失,提高氮素循环利用,而填闲作物应具备生物量大、深根、吸氮量大等特点。在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4~6月)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10种作物的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吸氮量以及根长密度等。结果表明:高丹草在播后5周时的株高达66.4 cm,显著高于其它作物(9.5~47 cm,多数甚至低于20 cm),因此如果休闲期在5周以内,高丹草适合作为填闲作物。休闲期延长至63 d,田箐、王草、墨西哥玉米草的生物量、吸氮量和20~40 cm根长密度都显著高于其余作物,可作为填闲作物。其中王草一般采用种茎移栽,耗时、耗工,因此田箐和墨西哥玉米草作为填闲作物容易被农民接受。另外田箐吸氮量极显著高于王草和墨西哥玉米草,而且抗旱性和抗涝性都较强,因此在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干湿季交替的气候条件下,田箐更适合作为填闲作物。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菠萝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下载:84 浏览:488

郭继阳 张汉卿 杨越 杨劲明 唐浩真 邓燕 阮云泽 赵艳 《中国土壤》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解海南万宁市和琼海市菠萝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240个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别进行单项养分指标等级评价和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严重,pH <4.5的强酸性土壤占比达7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55.83%的调研地块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态<2%;82%以上地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缺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地块比例占82.92%;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硼在部分地块含量较低,分别有17.05%、46.25%、34.17%处于较缺乏及以下等级水平。因子分析表明,测定的10项养分指标可提取出4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和因子2表征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影响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状况最主要的因素。进一步对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值进行聚类分析可知,万宁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669~1.605,均值为0.104,其中仅有29.16%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琼海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767~1.113,均值为-0.104,仅有17.50%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整体来说,万宁市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状况优于琼海市菠萝园土壤。

格式塔意向下的设计创意——以室内设计思维与装饰材料运用为例 下载:87 浏览:442

邱海东 符红柳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从人类造物行为的开始到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的发展更加全面化、多元化,而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心理学。人设计行为的本质是满足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在室内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中,室内设计中的"格式塔"现象比比皆是,格式塔理论中的"行为"与"意识"深深地影响着室内设计的过程,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无论在设计方法论上还是空间材质的应用方面,其意义与价值不可估量。

甘蔗渣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474

郑慧杰1,2,3 徐豪东1 王学良1 邓万刚1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以甘蔗渣分别在300、500和700℃下慢速炭化1 h制得的甘蔗渣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炭土比0%、0.5%、1%、2%、5%、10%和15%的用量加入土壤中,在土柱中培养360 d后,分析甘蔗渣炭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甘蔗渣炭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甘蔗渣炭显著促进土壤蔗糖酶活性,且酶活性随制炭温度和炭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制炭温度和甘蔗渣炭添加量中,炭添加量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甘蔗渣炭显著抑制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

绿色发展、省际空间溢出与区域开放度提升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45 浏览:274

李丹琪1 张佐敏2 吴佳楷3 《中国经济》 2020年4期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加速转型,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推动绿色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本省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促进本省及邻近省份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且这种影响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扩大进口贸易、吸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旅游等"引进来"方面上。各地政府应正确认识绿色发展的整体协同性,并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个人用工责任制度的立法解读 下载:56 浏览:404

石冠彬1 帅仁策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就个人用工责任制度,将总则编与各分编合稿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1192条对接受劳务一方所承担的替代责任、对内保护责任进行了规定,综合了《侵权责任法》第35条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第11条的相关立场。较现行制度而言,《民法典草案》这一条文最大的进步之处,在于明确接受劳务一方对外承担替代责任后享有的内部追偿权,有望消除理论界与实务界就该问题所产生的分歧。同时,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导致自己权益受损时,接受劳务一方所需承担的对内保护责任在性质上并不属于侵权责任,但是基于权益保护、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考量,未来民法典确宜在侵权责任编中保留该规则,但在立法术语上应将"侵权责任"修改为"补偿损失"。此外,《民法典草案》就接受劳务一方所承担的对内保护责任采纳过错责任立场颇值商榷,宜将其界定为无过错责任,并根据提供劳务一方的过错予以责任的减免。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下载:88 浏览:483

姜泽放1 林敏2 李雪1 马若影1 杜晓静1 白新鹏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期

摘要: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文献以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单因素,当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流量为20 L/min,萃取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达到最大,为80.0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它具有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也较高等优势,所得的山柚油品质较优且Sn-2位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再论民法典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立法构建 下载:52 浏览:354

石冠彬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住宅担负着保障公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功能,不能由传统私权理论得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应有偿的结论,民法典物权编一审稿采纳法律、行政法规可规定有偿续期的立场值得商榷。抑制房地产投资、平衡资源分配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否有偿并无关联,这一使命应当由房地产税制度予以承载。基于安定人心、保障公民私权、尊重国家所有权、构建城乡一体化福利制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妥当解决年限纠纷等考量,民法典宜采"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无偿自动续期"的立法方案: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且无偿续期,同时允许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屋所有权人若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内申请重建,政府原则上应批准,但重建后的建筑物寿命超出剩余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部分宜按年缴纳租金。

填海造地权:一个民法典物权编应当新增的用益物权 下载:53 浏览:328

唐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国将填海造地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纳入用益物权的范畴,将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定位为海域使用权,其母权定位为海域所有权,在理论上存在瑕疵,在实践上产生"换证难"等问题。填海造地的本质是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涉及广泛的公私利益和国家的多重身份。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的权能应当涵盖填海造地的各阶段内容,应创设填海造地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及填海造地物权制度重构的基石,填海造地权在权利来源、权利内容、权利客体等方面都具有复合性,宜将其在未来的《民法典物权编》中确立为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并通过明确填海造地权的设立、内容、权利的转让与消灭等制度重构中国的填海造地物权制度。

体外模拟消化对萌发红小豆的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下载:86 浏览:486

唐琦 胡广林 刘金芳 余赛西 李凯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不同萌发时间的红小豆测定其萌发前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讨萌发对红小豆活性物质生物有效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未经体外模拟消化的萌发红小豆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也降低。体外模拟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比有机溶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降低,比未经消化提取物中偏高,生物有效性增加。模拟胃消化后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总黄酮含量变化不大,模拟肠消化后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呈逐渐增加趋势,总黄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变化较大。萌发能增加红小豆中总多酚、总黄酮的生物有效性,增大抗氧化活性,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能促进萌发的红小豆中活性物质的释放。

基于CL-TOPSIS法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载:73 浏览:426

符峰华1 尹正江2 唐纯武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准备。

迷迭香结合气调包装对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486

李兆亭1 申基雪2 李舒婷1 孙志昶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2期

摘要:
生鲜肉在冷藏过程中肌红蛋白会发生氧化导致肉色变暗,迷迭香酸提取物和一氧化碳气调包装(CO-MAP)均可降低肌红蛋白氧化程度,使牛肉保持良好的色泽。研究主要探讨迷迭香提取物结合CO-MAP对冷鲜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方程筛选迷迭香提取物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发现,CO-MAP可显著抑制冷鲜牛肉储藏过程中OMb和MMb的生成,0.4%CO+30%CO2+69.6%N2对MMb抑制效果好。添加迷迭香提取物能更好稳定肉色,其中0.015%CAP20对MMb的抑制最为显著(p<0.05),a*显著提高,b*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结合CO-MAP可降低肌红蛋白氧化程度,使牛肉保持良好的色泽,这为日后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对肉色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时间面前,问题还是问题——2018年中篇小说读记 下载:67 浏览:469

李音 《文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这篇2018年中篇小说读记不是一篇简单的年度创作综述,而是将2018年作为特殊的时代切片,在文学革命百年后的今天,通过中篇小说这种与时代现实关系特别密切的"文体"去观望当下文学如何书写中国,如何对极度复杂暧昧的全球化政治文化状况、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令人惊讶的变革现实进行赋形。本文对每一部作品的解读都力图重新镶嵌到与"当下中国"相关的"问题意识"中,所着重提出的"中国故事的两极时间""城市需要新的赋形"以及"多余的新穷人"三个文学现象和潮流,均注重文学和现实的互动,捕捉文学书写出现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使批评尽可能促发文学的潜能和公共性,共同重塑我们对当下复杂现实的感知和理解。

海南滨河红树林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策略探讨——以海口市演丰镇西河红树林生态修复规划为例 下载:0 浏览:14

王宁1 许先升1 吴育强2 《中国城镇》 2019年6期

摘要:
红树林作为热带的独特景观,在修复多样性、防治灾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受自然及人类影响已遭到严重破坏,必须立即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方法。文章以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西河红树林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基于红树林的生态与景观美学价值,以海南滨河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为目标,从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方面探讨其策略。在生态修复方面提出采取水环境营建、人工引种,分区保育等保护策略,在景观规划中提出合理布局空间结构、注重生态、科普与观赏的融糅,丰富的观光体系设计等策略,从而为红树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发展,更好地协调海南滨河红树林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下载:41 浏览:223

宋嘉艺1 张兰霞1 张靓婷2 《当代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以往有关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建立在领域间相互独立的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领域间相互作用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基于412份两时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以及Bootstrap法探讨了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的双向冲突均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只是不同方向的工作家庭冲突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强度不同:与家庭-工作冲突相比,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自主性动机在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影响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感知中的家庭支持感知调节了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冲突通过自主性动机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论既是对创新行为领域的重要拓展,同时也为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下载:26 浏览:277

韩帅1 姜兰婷2 《中国城镇》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从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发展规律、现实需求,以及山东省自身特点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山东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更是破除山东省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后从城乡融合视角切入分析,认为当前乡村发展困局归因于一是乡村自身特质难以融入城镇主导的经济体系,二是因为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巨大鸿沟而产生的城镇端的虹吸效应,三是长期以来的城乡政策和体制机制对于城乡融合的阻碍。最后,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上,本文提出应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根本着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明晰政府和市场边界,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双轮驱动,以实现山东省乡村振兴。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深入到体制机制层次,剖析乡村困局并提出振兴路径。

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文化景观区划定量方法研究 下载:59 浏览:341

李婧1 杨定海2 肖大威3,4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国内传统聚落及民居的研究已经走向区划,整体宏观上的区划和典型文化圈层的划分已经趋于成熟,边缘文化圈层和文化交融地区的亚区细分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对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进行全域调查,从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民居类型、社会文化四个层次选取文化因子,构建海南岛传统聚落及民居文化景观区划的指标体系及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研究样本数据型指标的量化分析,确定了聚落形态和民居型制作为主导因子,并对主导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将数据型指标的系统聚类结果与描述型指标的定性感观印象相结合,将海南岛划分为两个传统聚落及民居文化区和10个文化亚区。将传统的因子定性分析与量化的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力图使分区结果更客观、更准确,这是传统聚落及民居文化区划方法的一种新尝试、新探索。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转型浅析 下载:24 浏览:289

云晴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文章通过互联网企业在基础网络设施领域内的拓展说明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并对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的背景情况、实践尝试及成效进行了论述。利用最佳实践法和标杆分析法,对多个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尝试进行了探讨。此外,对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也做了广泛的比较和分析,认为拓展内容和应用的运营、借助IT架构(云化)的变化实施转型、注重客户的感知等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所应该关注的重要方向。

“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系统主动调控策略研究 下载:24 浏览:256

杨湛晔1 王佳楠2 张虎润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能源互联网中分布式能源比例大量增加的情况,探讨了含多种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储能系统参与主动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电力系统稳定和分布式能源发-输-用整体经济运行的要求,储能系统参与主动调控核心是主动协助平衡系统功率变化,调控时间、调控额度、调控次数是影响储能系统主动调控效果的关键因素。在PowerFactory软件中搭建储能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电力储能主动调控对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工程建设和设备开发经验,归纳了储能系统主动调节策略,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了主动调控策略的有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