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宣肺除痹法治疗小儿咳嗽临床探析 下载:52 浏览:362

文华 孙香娟 张丰华 周江 张云新 文丹凤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小儿咳嗽为六淫邪气或束肺气,或伤肺脏,或阻气机,致使肺失宣肃,气血痹于肺中,气机逆乱而发,加之热、痰、湿、瘀胶着缠绵难去,客肺而痹阻肺之气机,肺气不通,逆乱成咳。运用宣肺除痹法,分别从轻清宣痹除六淫、分解除痹化杂陈2个方面论述了小儿咳嗽的病机、治法、选方,并分析所选方证特点。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下载:63 浏览:368

钟秀文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综合康复治疗,试验组运用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6.67%(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相比单一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下载:70 浏览:479

朱晓红 张小舒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项痹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病住院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3 T MR的T2WI和磁敏感成像序列对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及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的鉴别价值 下载:81 浏览:521

​方星1 张帆1 杨晶晶1 宋金辉1 高平2 王普清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评估脑部壳核、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在磁敏感成像(SWI)的低信号强度与低信号层数,黑质燕尾征的消失及额颞叶萎缩程度对帕金森病(P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PSP-P)及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的T2WI和SWI序列对30名健康对照、80例PD患者、22例PSP-P患者及17例MSA-P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脑部壳核、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在SWI的低信号强度与低信号层数,黑质燕尾征的消失及额颞叶萎缩程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PD组比较,PSP-P组壳核低信号强度分级显著升高(P=0. 007),PSP-P组和MSA-P组红核低信号强度分级显著降低(P=0. 000,P=0. 000)。与PSP-P组比较,PD组齿状核、苍白球及MSA-P组苍白球低信号层数显著增加(P=0. 002,P=0. 000,P=0. 0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PSP-P组和MSA-P组燕尾征消失比率均显著升高(均P <0. 008),但PD、PSP-P、MSA-P三组间燕尾征消失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SP-P组比较,PD组和MSA-P组额颞叶萎缩较轻(P=0. 000,P=0. 001)。壳核低信号强度鉴别PSP-P与PD的最佳截点为0. 5,此时敏感度为88. 2%,特异性为66. 4%,曲线下面积(AUC)为0. 70;额颞叶萎缩程度鉴别PD与PSP-P的最佳截点为0. 5,在调整为轻度萎缩后,敏感度为88. 2%,特异性为45. 1%,AUC为0. 74。壳核及红核信号强度、齿状核及苍白球层数、额颞叶萎缩程度联合鉴别PSP-P和PD的AUC为0. 939,标准误为0. 026,P值为0. 000。利用燕尾征消失鉴别健康者和PD、PSP-P时,AUC为95. 5。结论壳核和红核信号强度分级、齿状核和苍白球层数、额颞叶萎缩程度对PD、PSP-P、MSA-P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研究 下载:52 浏览:348

李野 丰东蒙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在给与肾着汤加减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体针针刺疗法治疗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86.1%.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缓解,腰部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确切。结论: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疗效良好。

痹证诊断标准刍议 下载:73 浏览:526

田少磊1 王映辉1 李敬华1 于琦1 吴中朝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痹证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围绕痹证诊断标准这一议题,对痹证古代文献进行回顾,并对痹证现有诊断标准进行概述,认为痹证诊断标准的制订应当凸显中医思维与理论特点、痹证内涵及其特点、中西医融合、临床实际四大特色。通过临床调研并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建议,制订出既符合中医理论又不违反西医常规原则,涵盖患者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发病时间特点等内容的痹证诊断标准,以期更好地为中医临床及科研服务。

中医胸痹的辨证施治研究 下载:22 浏览:1029

吕慧荣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医胸痹辨证施治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中医科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60例胸痹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医辨证施治,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75%)及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90.0%)、(90.0%),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医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胸痹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35例临床观察 下载:82 浏览:520

苏志超1 杜鑫2 闫华琼3 卢燚1 赵娜1 李华南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剂,同时配合以通络祛瘀膏为介质的膏摩法治疗,每次15~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0. 24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6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28天、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 43%(32/35),优于对照组的68. 57%(24/35)(P <0. 05)。两组患者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治疗28天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亦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升高,而WOMAC评分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28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升高(P <0. 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下降(P <0. 05或P <0. 01)。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疗效肯定,可显著减轻疼痛感,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好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89 浏览:552

谢志敏1 吴德鸿2 刘东洋1 刘丹1 刘潇1 王新昌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查找使用了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完成资料提取与录入,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病例总数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在治疗RA的总有效率上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0,95%CI(1.13,1.27),P<0.000 01],且在改善RA患者关节肿胀数[SMD=-1.03,95%CI(-1.51,-0.54),P<0.000 1]、压痛数[SMD=-1.36,95%CI(-1.92,-0.79),P<0.000 01]、晨僵时间[SWD=-1.07,95%CI(-1.44,-0.70),P<0.000 01]及ESR[SMD=-0.73,95%CI(-1.02,-0.44),P<0.000 01]、CRP[SMD=-0.72,95%CI(-0.98,-0.45),P<0.000 01]、RF[SMD=-0.99,95%CI(-1.70,-0.29),P<0.000 01]水平方面均具有优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疗效上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同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仍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79 浏览:436

孙宏1 刘凯2 蔡国锋2 尚莉莉3 全爱君3 李冀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府逐瘀汤组和针刺协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血府逐瘀汤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针刺协同组在血府逐瘀汤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各组间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及cTnI、cTnT、BN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olter显示,心肌缺血频率、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方面比较,针刺协同组较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Q量表显示,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针刺协同组及血府逐瘀汤组较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TnI、cTnT、BNP变化情况针刺协同组与血府逐瘀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经取穴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胸痹心痛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临床分析 下载:38 浏览:392

韩彬华1 廖琴2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于风寒湿痹症患者中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8年1月到2020年9月的40例风寒湿痹症患者做研究,以症状程度分为甲组(轻度,15例)同乙组(重度,25例),给予两组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是100.0%,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50%。结论:于风寒湿痹症患者中,实施中医治疗可得到确切的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疗效机制研究 下载:82 浏览:508

​秦一鸣 杨帆 马双双 张懿鹏 张发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观察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GA)大鼠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分为利湿通痹汤全方组,祛风通经组,清热利湿组,活血化瘀组,西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先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然后在后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诱导大鼠GA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以缚线法测量大鼠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取均值),观察其关节肿胀度;于造模48 h后腹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尿酸(UA)、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结果: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均可不同程度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GA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IL-1β、UA水平,抑制XOD活力,以全方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利湿通痹汤及其拆方可通过降低IL-1β与UA水平、抑制XOD活力而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拆方中以清热利湿类药物作用较强。

基于聚类分析探析于睿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 下载:48 浏览:480

郭鹤 郑一 张欢 倪菲 张颖 张哲 于睿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于睿教授治疗胸痹患者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胸痹患者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睿教授治疗177例胸痹患者病历录入电子病历中,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中药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建立用药频率表,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筛选出32味主要药味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177例病历中共用中药149种,其中法半夏、桂枝、陈皮、茯苓用药频次相对较高,并且通过聚类分析,把常用药物分为5类。于睿教授治疗胸痹从肝论治,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为主要诊治思路,针对不同的兼证斟酌加减。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 下载:30 浏览:406

蔡瑛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肩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症状,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

基于有无痛胸分型的胸痹脉象中医客观化研究 下载:98 浏览:510

​丁然 陆小左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胸痹临床辨证分型种类复杂,拟以有无胸痛作为胸痹临床分型的依据,对其临床的脉象客观化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从其脉象指标的差异性为切入点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并试讨论胸痹以有无胸痛分型的可能性,为临床胸痹辨证分型诊断提供新思路,为胸痹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临床采集胸痹患者脉象客观化指标,分有痛胸痹组及无痛胸痹组并进行T检验。结果:胸痛组与无痛组右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1、h1、h3、h4、u、p七项指标中具有显著差异;胸痛组与无痛组左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4、t5、h1、h3、h4、p七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胸痹以有无胸痛为诊断指标的分型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胸痹疾病过程中的气血阴阳虚实的变化,在脉象客观化指标上有着显著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82 浏览:497

张晨迪1 黄石玺2 金镇煜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结合针灸治疗疾病的特点,在普通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毫火针可更好地祛风散寒、消肿散邪,有效消除局部炎症水肿;配合温针灸可有效地温经通络、畅通气血,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受损面神经修复,激发人体正气。认为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常规毫针针刺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疗效更佳,并可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纤维肌痛症中医病名探讨 下载:75 浏览:494

焦娟 殷海波 冯兴华 姜泉 张华东 唐晓颇 葛琳 韩曼 张柔曼 《当代中医药》 2019年2期

摘要:
纤维肌痛症是一种特发性风湿病,以全身弥漫性疼痛、特定部位压痛为主要特征,同时具有多种非特异临床症状。中医病名常依据疾病的主要症状来命名,基于纤维肌痛症躯体疼痛部位与中医学"筋"的概念相符、核心症状弥漫性疼痛是筋痹的主要临床表现、由筋痹导致的肝痹与纤维肌痛症的众多非特异症状相符、纤维肌痛症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与筋痹的内在病因相符,认为纤维肌痛症应归属于中医学"筋痹"范畴。

基于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下载:83 浏览:513

赵阳1 郑景辉2 徐文华1 赵新望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薤白的有效化合物;预测这些化合物对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PPI网络图的构建、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将这些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薤白共收集到11个有效化合物,作用于30个冠心病相关靶点。PPI网络图显示ALB、ACE、REN、MMP9、MAPK1、NOS3、F2、MMP2、SELE、PPARG为10个联系最多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出66个生物过程、22个分子功能、11个细胞成分,涉及雌激素反应、凝血、冠脉炎症、RAAS系统、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6个方面。KEGG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出13条通路,其中6条通路与冠心病相关,分别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Renin-angiotensin system、HIF-1 signaling pathway and TNF signaling pathway。330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233组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能通过抗凝血、稳斑块、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抑制RASS系统、增加NO保护、促进雌激素分泌8个方面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且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是薤白作用冠心病的最主要通路。

肺痹、肺痿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分析 下载:95 浏览:502

李重1,2,3 雷章1,3 卢宏达1,3 孔庆志1,3 《中国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下载:81 浏览:509

杜世豪1 胡春雨2 丁元庆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摘要:
以《黄帝内经》关于营卫与精神活动的论述为依据,提出以营卫运行为核心,涉及脏腑、血脉、九窍的"营卫精神模型"假说,用以解释精神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是在心主导下脏腑气化产生的,营卫充养五脏,支持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营卫循行周身,沟通脏腑、血脉、九窍,传达神机,协调脏腑生克制化,是精神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认为"卫气郁痹,神机抑遏"是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卫气郁痹可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血脉损伤、九窍不利等病机变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