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张佳林教授的《艺术歌曲的特质与合作》——“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作艺术研讨会学术讲座 下载:69 浏览:415

陈美含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钢琴艺术》杂志编辑部承办的,为期4天的"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作研讨会,于2018年9月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如期举行。会议内容分别由专家讲座、专场音乐会、大师班、讲座音乐会和自由论坛五部分组成。其中此次研讨会还有幸请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艺术指导教研系主任张佳林教授,张佳林教授就艺术指导在国内、国外不同情况做了不同解释和区分,并就三组学生演绎的歌剧、艺术作品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张佳林教授的《艺术歌曲的特质与合作》——“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作艺术研讨会学术讲座 下载:69 浏览:415

陈美含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钢琴艺术》杂志编辑部承办的,为期4天的"歌唱与钢琴伴奏"合作研讨会,于2018年9月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如期举行。会议内容分别由专家讲座、专场音乐会、大师班、讲座音乐会和自由论坛五部分组成。其中此次研讨会还有幸请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艺术指导教研系主任张佳林教授,张佳林教授就艺术指导在国内、国外不同情况做了不同解释和区分,并就三组学生演绎的歌剧、艺术作品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研讨会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06

王春阳 《设计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中置入研讨会课程形式。通过课程编排将研讨会形式导入到课程中,将理论知识点通过精简的课题融入研讨课中。在课程中能加强学生们自我的参与度,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将个人理解直接体现在作品中。通过研讨会形式的课程安排,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体现了研讨会形式的课程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的重要意义。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体系——首届“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回眸 下载:66 浏览:406

戴虎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2019年9月21至23日,首届"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近14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传统舞蹈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现状、参与力量、策略方法、传承路径、经验反思、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本次研讨会拓展性地从人类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对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生存现状、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意义重大。从学术层面来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范围;从文化传播层面来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高校教学层面来说,有利于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并为之推动学科建设。大会认为构建中国特色遗产体系的时机已然成熟。

近代世界转型视域下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载:78 浏览:350

刘轩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正>冷战结束后,"历史的终结"之声尚未逝去,全球化、信息化、共享化的潮流仍在激荡,现代国家转型中的跌宕起伏,世界秩序重组中的思想碰撞,刺激着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敏感神经。2018年7月28至29日,由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共同举办的"明治维新与近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日本、美国及国内各地的130余名代表,从多个视角共同探讨了150年前的明治

“英国文明史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下载:84 浏览:406

吴晗 刘铭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正>随着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百位名师邀约课程"又结出累累硕果。2018年6月30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英国文明史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省社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期刊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英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

开拓抗战大后方研究的新局面——“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载:87 浏览:463

尚季芳 华信辉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正>2017年9月15~17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抗战研究中心主办、《历史教学》编辑部、《历史档案》编辑部、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来自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学术论文97篇。学者们围绕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与文

莫言文学与“1980年代”——以《红高粱家族》为方法的研讨 下载:64 浏览:472

王金胜 《文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莫言文学的形成与198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结构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关联。1980年代的文化意识、文学观念及深层知识型转换,塑造了莫言的人性观、文学观及其小说的独特思想与美学形态。作家通过与1980年代的融通、碰撞,借助多种思想和艺术资源,在个体与历史的互动中,重建中国现代主体。这一主体的重建路径、方式和叙事美学表征,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交错性和含混性。本文将以《红高粱家族》为个案和"方法",研讨莫言文学与1980年代乃至现代中国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本科生研讨课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36 浏览:336

李和平1 李静1 贾垭楠2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出发,以"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本科生研讨课为依托,进行了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包括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与具体组织实施。该课程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互动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了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分析,建立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对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下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性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字艺术中的人机交互模型结构与交互控制行为设计研讨 下载:32 浏览:407

潘溯源 《当代艺术》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数字影像艺术、电子音乐、虚拟现实艺术等数字艺术形式中都开始广泛应用各类交互技术来增强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控制与呈现。文章以人的交互行为为出发点,对数字艺术中常见的区域定点式交互模型、携带使用式交互模型和穿戴动作式交互模型的结构特征与控制行为设计进行探讨,并针对不同交互模型中的交互控制确定基础的模型结构,以实现对多样的交互形式进行定位、使用,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为数字艺术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

提升本科生“统计计算”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探索 下载:42 浏览:258

孙佳楠 《数学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统计计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教师在课堂对教学的关键知识点借助R语言进行直观化演示,对内容难点采用一体化上机实验教学,对实际案例组织研讨式互动教学,并重视一题多解的课堂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其学习基础、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全面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浅谈研讨课的选题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67 浏览:337

蒲和平 《数学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小班研讨课,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研讨课的效果取决于研讨课的选题与教学组织.本文以微积分课程为例,通过几个具体的教学实例分享了我们的选题思路与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很好的数学结果.

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培养创新人才 下载:76 浏览:244

王羡 《数学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阐述教学方式改进的重要性.以实例讲述了启发式、对比式、探究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的运作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研讨 下载:84 浏览:484

​隋璐 《生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以人教版8年级下"人的性别遗传"一节教学为例,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资源、教学实施过程等3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教学研讨 下载:92 浏览:505

​夏天 《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利用洋葱进行"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用图表呈现实验结果,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共识 共治 共享——在第四届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上的致辞 下载:48 浏览:409

刘友宾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是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新时代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担负的新使命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近年生态环保部门推动全民行动取得的积极进展及成效,并提出,唯有共识,才能共治、共享,并就推进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和想法。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综述 下载:65 浏览:448

郭红燕 李晓 郝亮 刘卓男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又进一步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全面部署。为全面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环境社会治理既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也是大有可为、潜力巨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于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环境治理体系"的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深入探讨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制度和实践。本文对主要与会代表观点进行了综述。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路径研讨 下载:30 浏览:344

孟庆凯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和其他学科知识相比,数学知识抽象性强。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不仅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还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元素,采用现代手段,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对策研讨 下载:63 浏览:702

杨忠银 《电网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继电保护在防止故障、保护设备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传统继电保护方式在电网规模扩大、复杂度提高的情况下,已难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需要。对于保障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近年来被业界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旨在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深入研究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方法。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研讨 下载:33 浏览:384

李翔 彭超 吴容 徐佐厅 石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运用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023.2~2024的阶段中,60名病人实行划分,对照组提供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提供冠状介入治疗,数值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逐渐提高,患者BNP水平改善,CK与CKMB峰值出现时间较短,负面症状概率较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患者CK与CKMB峰值活动中观察组更为优质,但是其对比数值差异不大,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通过冠脉介入治疗期间,能够有效使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提高,令患者的BNP水平得到改善。同时有效使患者心脏的各项峰值逐渐增长,负面问题出现概率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