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新冠肺炎事件反思规划理论体系变革 下载:36 浏览:192

孙斌栋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从新冠病毒肺炎事件可以反思我国未来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变革方向。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全面发展需要。规划编制体系中,应纳入公共卫生、安全、健康等专项规划内容,程序上重视规划方案影响评价,方法上强调规划弹性、定量手段运用和从相关学科吸取营养。在规划的功能性理论构建中,应对城市的规模和结构、密度和紧凑、设施和布局方面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强科学研究规范性,为规划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GlobeLand30在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70 浏览:378

赵亚博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领域的最新转向,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亟需大量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综合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的教学内容尚未充分响应这一需求。本文以Globe Land30数据的使用为抓手,通过对Globe Land30数据的总体特点、使用流程、应用范围等的介绍,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的阐述,尝试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期能为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法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乡镇” 下载:40 浏览:349

范冬阳 《中国城镇》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年我国正式开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其中乡镇是尺度最小但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我国的"乡镇"在法国可以粗略对应市镇联合体(Intercommunalité),因此乡镇规划也可以对应为市镇及其联合体编制的地方城市规划(Plan Local d'Urbanisme)。本文通过对法国国土空间及规划体系的简要介绍,说明我国"乡镇"在法国国土中具有可比性的空间单元是市镇联合体,并介绍其规划在法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编制的内容、程序、审批方式,以及这一规划的实施所依赖的法国特色的制度背景。本文认为法国的"乡镇"在国土空间中具有按需设置、自发联合的特点,这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规划的空间范围和等级;法国的乡镇规划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实施性、可抗辩性,对具体空间资源的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以此指导规划建设的具体活动并在纠纷中作为法律证据。这源于乡镇规划与其他规划在技术上的良好衔接,也有赖法国完善的规划立法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保障,而策略层面,法典制和国家建筑师制度保障了规划工具的价值观念和政策导向能够与时俱进的稳健更新。

美国伊利诺州库克县乡镇总体规划经验与启示 下载:52 浏览:338

杨秀1 张立2,3 王兰1 《中国城镇》 2020年12期

摘要:
文章基于对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梳理,以伊利诺州库克县乡镇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分析县级空间规划体系、乡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编制运行机制,提出可供中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借鉴的要点: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改善乡镇人居环境;把握乡镇特点,按需编制针对性的空间规划;增强规划的法定性,形成可操作的技术指导文件;加强乡镇空间规划的信息化管理,推进信息共享和互动。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初步认识——基于全国层面的思考 下载:31 浏览:325

李铭1 王建龙1 李壮1 程上2 张志超1 《中国城镇》 2019年1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期发展阶段。全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有机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为更好地理解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本文基于全国层面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与思考,从国土空间规划任务、规划重点及治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借鉴。

制度政策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下载:24 浏览:250

牛俊蜻1 雷会霞2 谢永尊3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期我国空间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突出的制度政策导向属性,其规划编制应紧密结合政策导向,切实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用途管控、规划有效传导、信息科学治理等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制度政策的背景和动态,从政策导向着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内容深度、管控传导弹性、技术方法科学性等关键问题。研究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深度调控应加强对红线空间的管控,专项要素引导应达到大纲深度;空间管控传导中,应增加城市功能区层面到用途区一级的规划管控,以保障有效传导;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应突出对大数据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减量化”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下载:61 浏览:368

王纯1 戴林琳2 刘俊学3 《中国城镇》 2020年10期

摘要: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贯穿于土地整理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演变历程,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减量、闭环、和谐,更进一步突显"减量化"的重要性。在天津市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重要专项工作。为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目标,在农业和生态地区推进散乱工业退、空置零碎居住退、低效利用退,并实践了梳理底数、确定目标、明确格局、制定措施的"四步法减量化"路径。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思路探索 下载:25 浏览:266

顾建波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位于"五级"规划体系的实施层,主要任务是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县级空间单元又是"三类"空间规划的集中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也是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全域空间格局、优化空间要素配置",因此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和把握各个工作环节的技术思路,还需要贯彻当前规划理念的转变。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开发区规划管理定位研究——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下载:15 浏览:155

王明田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制度创新的探路者。在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开发区探索建立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级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多规合一"新时代,开发区规划体系面临重构,以便融入"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本文梳理了开发区规划管理的演进历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开发区构建了新的两级规划体系,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最后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应用新的开发区规划体系。

从生产田园走向宜居家园——对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 下载:14 浏览:152

董志海1 孙青林1 李铭2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对乡村发展的最新战略要求,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全面开展,长期缺少空间规划支撑的乡村地区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应该避免过去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对乡村地区简单认识、单一控制的思路,从乡村地区的综合功能角度出发,通过综合空间规划手段,促进乡村从单一生产空间向综合宜居家园转变。

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几点思考 下载:31 浏览:322

张书海 阮端斌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但其在概念界定、理论方法统一、服务规划编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背景,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历程、概念内涵及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构建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参考。结果表明:(1)承载力研究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高度相关;(2)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内容:概念的时空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主体、"人口及其活动规模+承载状态评价"的承载力表征结果;(3)以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要素流动性、评价指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丰富性与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4)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践应强化"资源环境本底表达""区域承载状态评价""要素跨区域流动评估"三个层次的内容。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基础评价——以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为例 下载:31 浏览:330

于连莉1 罗研2 刘晓东3 梁涛4 《中国城镇》 2019年8期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简称"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支撑。本文是基于《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2016—2035年)》评价工作,从要素分析、因子选取、指标计算、阈值确定、权重确定、等级划分等方面构建了青岛市基础评价的技术框架,着重解决基础评价的交互关系、陆海统筹,提出功能适用性的初步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视角下郊野单元控规地位作用及管控重点探索 下载:32 浏览:334

石华 高慧智 王瑒 《中国城镇》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基于空间规划体系梳理,认为在"市级主导"或"市—县协同"模式空间规划体系下,郊野单元控规均可作为城市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外的基层单元空间规划纳入法定空间规划体系。空间规划传导的核心是对应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管权"明确向下传导的路径机制。空间规划传导要素可按照目标指标、空间底线、设施配套三类统筹组织,构建"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区—用途分区—用地分类"由粗到细的空间表达体系,并运用规则管控、名录管控、规模管控、结构管控、边界管控、形态管控等不同方式实现刚弹结合、逐级深化的管控目标。按照上述思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区域进行了郊野单元控规探索,通过明确郊野单元空间管控重点、管控方式,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外郊野地区实现全域精细化管控。

中部地区小城镇空间规划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下载:68 浏览:377

曾志伟1,2 刘彬1 方程1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新型城镇化时代的重要内容。过去,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基础落后,在新时期小城镇空间发展面临新机遇。湖南省小城镇空间格局呈现等级规模格局明显、沿交通干线空间集聚性强、特色小城镇分布集中、生态空间格局分明四大特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应从优化区域小城镇规模等级空间格局、分层引导特色产业空间、双重目标导向生态空间等方面,对湖南省小城镇空间规划格局体系优化。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乡路网一体规划探索——以界首市为例 下载:62 浏览:407

曹庆锋 孙磊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推动城乡路网一体化规划设计,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提出了要实现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的新要求。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城乡路网一体化规划的新要求,文章以安徽省界首市全域快速通道规划为例,以现状路网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为主线,结合界首市提出的城乡融合下的"六个全市域"规划体系,重点从全域覆盖、全要素协调和全过程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实践尝试,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下的界首市城乡路网一体规划路径,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县域特色风貌与魅力营造研究——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 下载:58 浏览:340

崔思达阿拉太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为顺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风貌的塑造与管控应从原有的以城镇为主要对象的规划,发展为"大尺度、多要素、全覆盖"的涵盖整体国土空间范畴的规划。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县")为例,探究国土空间规划新视角下县城特色风貌的营造方法,即从现状特征和问题出发,突破原有的城镇建成区尺度范围,对县城全域风貌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先提出整体风貌格局,再从全域范围内自然风貌与城镇建成区风貌两个层面共同管控和塑造,以应对在国土空间治理的发展思路下对风貌营造规划的新需求。

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核心要素发展特征研究——以西昌市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下载:71 浏览:384

周学红1 聂康才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是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以村庄聚落为载体统筹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综合性的新型规划。农业产业转型、乡村人口重构、地域空间功能转型、居住形态演变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规划核心要素发展特征并提出规划编制建议。

基于小城镇生活圈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以辽宁省瓦房店市为例 下载:66 浏览:330

康晓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前国内关于生活圈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宏观都市圈层面城市间的通勤圈,以及微观社区层面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圈,而中观层面构建生活圈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辽宁省瓦房店市为例,在中观层面通过对小城镇生活特征进行总结,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功能特征构建基本生活圈和品质生活圈两类圈层,利用GIS软件可达性分析各城镇的辐射范围,空间上落实两类圈层,结合各类设施时间特征和功能特征,以及城镇的功能特色,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同时对中心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完善全国广大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提供一个可以考虑的修正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公共服务要素配置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北京市门头沟马栏村村庄规划探索 下载:51 浏览:335

高宜程 王凡 裴欣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发生重大改革,由原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主导的城乡规划体系转变为自然资源系统主导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村庄规划有了新的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村庄规划实践基础上,重点研究规划中如何适应国家及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有关要求,提出了马栏村村庄规划的六方面具体做法:第一,科学制定技术路线,全过程保障规划建设;第二,实践多规融合,绘制马栏村国土空间全域"一张图";第三,落实减量规划,推进马栏村绿色发展;第四,强化"底线"空间管控,夯实乡村发展硬环境;第五,加强历史保护和村庄风貌引导,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第六,纳入数据库体系,推进乡村建设信息化管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24

王明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2020年我国土地市场将进入"双轨并行"的新阶段,国有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将从需求方推动规划编制和管理变革。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构建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本文探讨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流程,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提出了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开展的相关工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进入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