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提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探究 下载:31 浏览:406

李忠洋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育的沃土上,欣赏教学是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桥梁,亦是培育其审美能力的关键路径。优化欣赏教学策略,实则是深耕学生审美素养的土壤。教师应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欣赏之旅中,不仅提升鉴赏力,更逐步深化对美的认知,最终达到能够细腻品味美、深刻体悟美的境界。

浅谈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79

吴婷婷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一直引领着学前教育的一日活动实践,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融于一日生活教育中,幼儿更容易从生活自然景物中了解美术的对称、均衡美的初步概念,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生活教育中发展幼儿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美术欣赏的能力。

让美术教学更有“格局” ——小学美术欣赏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下载:196 浏览:1584

张星宇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整个一线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众多学科都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模式,在这场改革之中,我深有体会的是,在美术学科的这场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的理念和认知,有不少教师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人性化的开展,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我对教学现状的考察和调研,我发现多数时候我们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缺乏了时代感,让教育缺少了使命感。基于此,我结合以今年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背景,在日常的美术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渗透,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实践:挖掘教材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名家名作,诠释爱国主义教育;追溯美术历史,接纳爱国主义教育;迎合文化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诗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291 浏览:2944

程杰 《当代中文学刊》 2021年12期

摘要: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是中学美术教学的指导纲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美术应与其他学科相综合,教师应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学生应学会从多角度认识与欣赏美术作品,结合语文等学科内容,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

试析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224 浏览:2330

邵维奇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初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美术鉴赏能力的课程。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目前,大多数初中美术教学仅限于美术教材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美术追求,提出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让学生接触民间美术的元素,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思想感情丰富。将民间美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而且可以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下载:55 浏览:529

欧阳佳铭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初中美术欣赏课来说,学生要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从美术作品中更好地拥有美的享受。教师则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调整教育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

美术教育中欣赏教学分析研究 下载:68 浏览:2467

杨高燕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美术欣赏课是学校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视觉上体验审美的享受,还可以对美术作品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进而起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打破固有化的思维模式。不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对于该如何基于视觉图式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展开研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