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健步走对养老院老人体适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262

季加伟 王鹏 袁诚 曹建川 戴鹏程 李淑艳 《体育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健步走运动对养老院人群体适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扬州高新区养老院、华城康复医院的老年人群进行为期半年的健步走运动干预,收集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参数和发放的SF-36量表。结果:老年人群体脂率、骨密度、肺活量、心率、血压、6min快步走、握力、坐站实验、闭眼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以及生命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坚持半年中小强度的健步走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体适能状况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旧“事”怎样重“提”——以《呐喊·自序》为例 下载:47 浏览:408

刘彬 《中国文学》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借由对鲁迅《无题》一文和他所翻译的爱罗先珂童话《时光老人》的发掘与考察,揭示《呐喊·自序》写作前鲁迅的运思过程及写作时的微妙心态。《时光老人》中的"梦"和"寂寞"点燃了《呐喊·自序》中的"梦"和"寂寞",并可能影响了"铁屋子"意象的命名。鲁迅的"寂寞"源于好梦破灭后"看见自己"和"看见铁屋子"这两重看见下对"文学有用无用"执着的自我拷问。《呐喊·自序》体现了鲁迅重视"心理真实"甚于"事实真实"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技巧。

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空巢老人运动轨迹可视化 下载:53 浏览:387

苏春芳 尤彩萍 郑伟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空巢老人平时的生活都是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居家养老监护系统对危险事件的防范能力,本文一方面可视化老人在室内的运动轨迹,实时追踪老人在室内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危险多发位置进行智能的提醒,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实验证明,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老人在室内的位置,实现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实时地对老人进行安全提醒,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讨 下载:65 浏览:460

仝广顺 杨竹晴 宋凤轩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城镇化进程的客观产物,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以及社会力量的不充足,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变得愈加严峻。如何为农村空巢老人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的满足感,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新农保对农村老人预期退休行为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357

魏浩宇 朱喜 《管理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老人的养老和退休问题成为热点。使用2011年和2013年的CHARLS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新农保对农村老人持续工作意愿和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新农保能够显著提升农村老人持续工作意愿(5.34%),对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其影响方式主要是提升农村老人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从而通过劳动来实现美好生活,这种积极转变也被生活满意度和消费意愿的提升所证实。

山羊、猫与鸽子的人性光辉——解读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下载:50 浏览:351

刘海云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对老人在大战之前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急形势仍留在原处的情境及三种动物象征含义的分析,挖掘出"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身上闪耀出来的人性光辉,借此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进行深刻诠释。

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老人社区安宁疗护需求调查研究 下载:144 浏览:1574

郭倩文 李会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了解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间选择了302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样本。通过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来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约17.9%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有安宁疗护需求。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慢性病患病时间较长、自理能力较差和自评健康状况不佳是安宁疗护需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中生活着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通常对安宁疗护的需求相对较低。影响因素包括他们慢性疾病的持续时间、自我护理能力和整体健康状况。主要影响这些患者情况的要素主要涉及他们长期应对慢性疾病的时间长度、自主管理日常活动的能力以及他们个人对健康状态的评估。

会支持理论在改善随迁老人社会支持问题中的运用——以随迁老人A案例为例 下载:67 浏览:758

吴勇滢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发展,随迁老人面临新环境时出现的一系列融入适应问题也引起关注。本文以随迁老人A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主要从社会支持的种类即情感支持、社交支持、实际支持对随迁老人A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分析,通过对其生活困境及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实际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独居老人生活困境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762

杨九英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本文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作为实务的理论基础,通过访谈的方法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分析案主的生活困境现状以及需求,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干预,协助其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并尝试为其建构社区互助支持网络,增强其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缓解案主独居的孤独感与无力感,使案主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社会工作面向丧偶独居老人的专业服务探索——运用”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分析 下载:64 浏览:772

陈蕴叶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为理论支撑,将理论中“老年期”的相关内容与案例实际相结合,对案例中丧偶老人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具体的介入服务,分别从个人、家庭、社区及社会层面对其提供专业服务,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的精神状况,引导其加强社会参与,建立情感支持系统,丰富晚年生活。

居家老人护理需求研究与分析 下载:338 浏览:3235

李贵星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在全世界成了火热的研究对象。西方发达国家不再以器官护理为主。也纷纷开展再居式护理,让老人在最自然的再居者状态下安度晚年。近年来,国内外对人类需求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本省没有关于在家人类需求的报道。为了了解本省区再居老人口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居家老人在家时护理需求。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诊治的难点和对策 下载:321 浏览:3317

谭燕玲1 黄增光2 黄博强3 朱和建3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讨论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诊治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接诊收治的50例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诊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相关指标。结果:临床医学就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治疗有效率为88.0%,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痰多等症状,本文患者死亡2例,占比4.0%。结论: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病症较多,临床确诊难度较大,且病情及病因比较隐秘,对患者机体的危害较大。临床医生要结合病情,及时诊治,通过改善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 下载:417 浏览:4409

尹晓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我国如今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老年人口比例突破了五分之一,老年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年龄的增高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使得容易生病,并且治疗费用往往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老人自身也要一直遭受疾病的折磨,饱受痛苦。于是安宁疗护服务应运而生,在老人离世前给予良好的生活质量,使其在最后的时光能够舒适平静的过去。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留守老人生态保护支持网络建设——以熊猫村“不老熊猫卫士”生态管护小组为例 下载:37 浏览:338

张港旋 《中国海洋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熊猫县”宝兴县以大熊猫发现最早、出国最多、贡献最大而著称,拥有“熊猫老家”的美誉,具有深厚的熊猫文化底蕴与社区发展科研价值。为更好守护野生大熊猫,宝兴县92%以上国土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面临的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冲突更为严峻,本文点落地在宝兴县光明村,全村有村民158户557人(劳动力230人,外出务工148人),60岁以上留守老年人137人,占比27.4%,因光明村独特的地理条件与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的社会现象,且老年人长期隐居“熊猫村”,存在以下特征:一是因青壮年外出务工,熊猫村人口结构失衡,留守老年人群体庞大;二是因农村社区存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等特征,留守老人非正式网络稳定;三是因长期生活在熊猫村,有生态保护经验,但缺乏专业管护知识,且无法舍弃割竹打笋等原始劳作手段,对光明村生态保护存在威胁。

时空之下:兰州城市随迁老人养老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的研究 下载:284 浏览:2867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趋势势不可挡,城市化进程也仍在推进。进入城市的随迁老人在社会融入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随迁老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无法支撑其社交需求。而本应当更为优质、健康的养老生活却被家务、低门槛的闲逛等活动充斥,养老生活被二次赋闲,究其原因,来源于随迁老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时空断裂。

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评估与服务优化 下载:90 浏览:964

王明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护理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以130团医院共青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研究背景,通过系统的需求评估,探讨当前社区护理在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服务优化策略。研究旨在提升社区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养老社区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72 浏览:816

林柱 《中国设计》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社区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场所。本研究聚焦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旨在通过环境设计提升其生活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养老社区的现状,进而深入探讨老年人尊重、安全及社会需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安全性、交互性、参与性三项设计原则。继而,文章详细论述了公共交往空间、体能康复训练场所、五感疗法景观空间及亲情互动活动空间等四项具体设计策略,以期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社会融合。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养老社区的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 下载:152 浏览:1927

刘静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期

摘要:
失能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使得解决长期护理问题成为提升失能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伴随着我国长期护理需求的增加,如何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青岛市是我国最早尝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城市,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长期护理保险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存在着评估方式不科学、护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筹资机制不稳定、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最后本文针对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建议。

关于退休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及社工介入分析 下载:230 浏览:2442

郭飞雨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退休老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退休老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老人退休之后也就意味着之前忙碌充实的生活转为有更多空闲时间的生活,生活状态的改变很容易引起老人的适应不良,不能够恰当的融入社会生活。为此通过分析退休老人社会适应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与社会工作相对应的介入措施,解决他们社会适应不良的困境,以此改善他们的状况,提高退休老年人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退休老人更加幸福的安享晚年。

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下载:267 浏览:2932

潘婧茹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加剧,空巢老年人口增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空巢老人长期缺少独生子女的关怀,精神无依、经济收入来源较差,生活品质无法可靠、深受多种慢性心理疾病严重折磨,健康严重受损,种种不良现状直接引发许多空巢家庭老人长期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关注并积极解决更多空巢家庭老人们的心理健康困难问题也将可大大提升空巢老人们的生活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扩大丰富老年社会福利保障服务体系内涵。本文旨在通过了解空巢老人的形成原因,了解空巢老人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那些存在较多老年人具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空巢家庭老人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研究,给予老年空巢家庭老人的具体化活心理状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