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26 浏览:1064

张蒙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病毒性脑炎为病毒侵袭脑组织引起颅内感染、炎症反应性疾病,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心肌炎同样为病毒引起心肌感染性疾病,脑炎、心肌炎的常见致病菌为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埃克病毒等,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病死率。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中应用价值。方法:7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基础组(37例)。基础组患儿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37/38),显著高于基础组83.78%
(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74%(36/38),显著高于基础组的78.38%(2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通过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1例病例及文献回顾 下载:147 浏览:1358

任仕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前研究发现,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临床表现不典型,呕吐的发生与中枢神经、胃肠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正常生理功能及线粒体酶发生异常等相关,也有研究认为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发生率在年龄、性别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一名16岁的高中女生出现餐后呕吐半年,停止进餐后症状缓解。在化验、影像等多种方法辅助诊断后,最终诊断为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 下载:351 浏览:3347

张响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可表现为不同症状,严重威胁其器官、系统健康,单纯的降血糖治疗效果并不如意近,些年有升高趋势,掌握其相关预防知识极为重要。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2)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DSES评分和血糖水平。DSES评分包括6个维度,分值26~130分,得分越低越好。结果 观察组D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367 浏览:3928

刘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对健康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将影响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消除,使其精神状态保持最佳。目的 观察并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48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痛苦程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持续护理在儿科门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46 浏览:669

魏程歌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儿科是医院重点科室,主要诊疗对象为小儿,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小儿年龄小,生理发育不足,在患上各种病症后可能存在表述不清晰的情况,进而较大程度的影响诊疗,并形成了安全隐患。目的: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研究期间选取84例中心医院儿童门诊患儿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录入患儿的相关资料同时使用分组软件将患儿划分为两个小组,其中42名分到研究组,另外42名分到参照组。两组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别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的过程中,统计两组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将护理风险、纠纷、缺陷发生率以及风险管理质量等项目作为本研究中的主要分析内容。对组间所产生的数据详细统计,完成两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记录两组风险问题、纠纷及缺陷发生率并对比,研究组(2.38%)、(2.38%)、(0.0%)比参照组(7.14%)、(7.14%)、(4.76%)低,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质量统计后进行比较,遗研究组比参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促进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可在今后加大推广和借鉴力度。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78 浏览:2130

孟庆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分析和研究在儿科门诊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对提升科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前者实施常规管理,后者实施人性化服务管理方式,之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管理方式能够为患儿提供细致、优质的护理,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探讨 下载:237 浏览:3017

刘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11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电脑等量随机分组方式,分别采用无缝隙护理(实验组,n=55)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5)开展病症护理,分析心绞痛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控制显著,可明显对心绞痛进行控制。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89 浏览:2112

陈莲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方式干预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94例患者均为冠心病病症,均采用冠张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分组方式以电脑等量随机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实验组,n=47)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7)开展病症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负性心理情绪分数评估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负性心理情绪评估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应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形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42

宗克静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及其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开展于儿科门诊,选取78例在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纳入至观察组,对其实施系统化风险管理,每组39例,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据数据分析看,观察组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及作用分析 下载:231 浏览:2041

张灵芝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作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共计选取60例在中心医院儿科门诊中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已经征得了患儿家属同意,愿意参与实验。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0例分配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30例分配至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出现4例、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可有效防范各类不良事件,对保障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帮助。

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效果分析 下载:285 浏览:2481

孙一凡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探究对儿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分析中心医院148例患者均于儿科接受病症诊断与治疗,入组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开展,分别采用舒适护理护理模式(实验组,n=74)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7)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的提升,降低护患纠纷。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观察 下载:62 浏览:669

​张明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被选择配合本研究开展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此100例患者入院最早时间为2019年3月,最晚时间为2020年3月,按照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两组,对比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术前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对比(P>0.05),术后1天、5天、10天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对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对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提前做好护理准备,提升其神经康复质量。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下载:62 浏览:625

​徐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76例老年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实验组,n=38)及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n=38)开展护理干预,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经护理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运动耐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快优康复护理措施 下载:52 浏览:541

​冯敏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依据医疗实例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及观察快优康复护理的评价方法。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手足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措施。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显示,采用快速康复治疗手足外科患者的有效措施,物理手法缩短了术后住院排气体征以及病患康复时间,对比两组数据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作用意义。

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探讨 下载:59 浏览:569

孟庆永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中配药技术对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效果。 方法纳入实验研究的210份药剂均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配置,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优化配药技术(实验组,n=105)及常规配药技术(对照组,n=105)开展静脉药液配置,分析微粒污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注药液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微粒污染影响因素,并采用优化配药技术方式干预,可降低微粒污染。

循证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探讨 下载:55 浏览:560

单梦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方法中心医院收入的118例患者均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进行病症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n=5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静脉流速及静脉血栓直径的静脉血流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下载:258 浏览:2877

张志婕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小儿腹泻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分析在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比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对比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更短,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不良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的健康恢复得到有效促进。

早期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63 浏览:2814

王宁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录的78例小儿肺炎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方案将患儿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97 浏览:3060

左琳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患沟通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该类患者及早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 下载:312 浏览:3199

孙文迪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96例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本次实验所选患者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48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所选48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亲属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4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共计4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5.42%,实验组对应人数为47人,占比为97.9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亲属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人数共计39人,占比为81.25%,实验组对应人数为48人,占比为100.00%,分析两组患者亲属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