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析——基于2009—2018年CSSC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61 浏览:503

左国华1廖明君2,3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借助Citispace4. 0工具对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继而绘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共现图谱。研究表明,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呈波浪状推进,并有逐渐下滑趋势,文献作者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未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研究视角与内容变化较大,但研究热点之间存在一定的黏性;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期刊聚焦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并逐渐形成学科研究热点"期刊群";民族类高校、研究所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较高,引领着学科发展向新的高地迈进。

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下载:13 浏览:211

陈世辉 殷晓红 《中国经济》 2019年5期

摘要: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文章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结合我国农村居民当前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提出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策略与建议,并从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化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要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改善供给结构,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唯识论与废名的诗歌 下载:84 浏览:484

张吉兵 《文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佛学影响废名的是唯识论,而不是禅宗。唯识论思想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废名的诗歌创作。废名诗营构的是一种独特的"合内外之界"的"心像"性诗境。唯识论观深刻地影响了废名诗歌的观照方式,废名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其示现性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于再现或表现的艺术表现方式。废名诗歌中那类具有浓郁的玄佛色彩的诗歌表现的是他对于非虚非实的存在本质的体认和证悟。基于这种观念,废名表达了对于人生流连而不执著的态度。

创新性工作要求对创造力的影响: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及分配公平的调节作用 下载:59 浏览:484

马迎霜1,2 张昊民1 马君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创新性工作要求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是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文章基于目标设置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文章以73个团队领导和416名团队成员为样本,实证检验创新性工作要求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卷入正向中介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分配公平正向调节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创造性工作要求通过工作卷入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受到分配公平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指导。

戏曲字幕翻译中文化词及修辞的翻译探讨——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下载:54 浏览:317

蔡演 《英语教学》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以李林德青春版《牡丹亭》的字幕译本为例,对其中文化词及修辞的英译作简要分析,探讨因字幕翻译的特殊性,李林德译本选取的翻译策略,为戏曲字幕译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发达国家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美国、法国为例 下载:23 浏览:449

付卫东1,2 沙苏慧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师资力量薄弱是各国乡村教育的一大短板,而为乡村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津补贴是提高乡村师资力量的有效方法。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前后采取了一系列办法促进乡村教师津补贴的落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这些国家的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法律保障、科学的激励措施,可进一步完善我国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

也议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诗题 下载:71 浏览:479

邹明军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一诗,其诗题中"晚景"一词有的苏诗版本作"晓景",两种异文长期并存。从苏诗各版本出现的时间先后、历史文献对惠崇画的记载、诗歌中意象间的协调性、合观苏轼题惠崇画之两诗等角度来看,"晓景"比"晚景"更契合画意诗情。

农村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为例 下载:27 浏览:281

付卫东1,2 刘源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城乡教师数量、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教师吸引、留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拥有丰富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总结其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经验,可为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并对当前保障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养老伦理与法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的整合探究 下载:92 浏览:1015

曾怀乐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是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如何可以促进养老制度的完善,旨在提高读者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引起社会对于养老制度的重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