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8X (Online)
ISSN: 3008-0134 (Print)

《中国教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435
  • 许超超 陈东琳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向精神追求方向过渡,因此出现了很多精神类的短视频,但是这些视频的出现不仅仅全部都限于正能量,也有一些负能量视频的传播,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对事物的判断上判断力较差,甚至会因为一些网络上的不好的语言或者带有负面情绪的视频动画引起不好的想法,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因为在“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必须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小学生命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策略,维护小学生的生命健康。
  •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与深化研究 下载:11 浏览:176
  • 郭冬雪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特质。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其工具性,却相对忽视了人文性的重要性。对于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道德与内在品质正逐步塑造成型。因此,教师有必要深入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精神滋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对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 下载:5 浏览:120
  • 炽晨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兴概念,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力。因此,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创新实施研究 下载:29 浏览:380
  • 孙洪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幼儿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需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以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安全教育是根据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的丰富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儿童视角下的高质量安全教育,注重发挥儿童在课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关注儿童的生活,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意愿,满足儿童的需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特点开展对儿童当下及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安全教育课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于儿童的发展。本研究拟从儿童角度出发对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提出改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举措,以期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效果。
  • 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下载:10 浏览:251
  • 梁魂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家校共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基于家校共育的理念,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致力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不仅需要学校的专业指导,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关怀。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 建筑施工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36 浏览:505
  • 周羚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旨在探索该领域内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文章深入剖析了建筑施工环境的特性,如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人员构成复杂等,为后续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施工队伍凝聚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中的重要性。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方法,论文揭示了当前施工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策略,如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现教育内容与施工实际的深度融合。
  •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下载:22 浏览:373
  • 周琪楠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强调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模式下,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础与核心。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家庭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高效课堂视域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 下载:18 浏览:232
  • 欧银容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汉字书写能力,更能深化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对于正处于成长黄金期的小学生而言,书法教学更是塑造良好习惯、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一环,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研究小学书法教学,不仅有助于推动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更是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积极响应,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当前小学书法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让书法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书法教学的优势,助力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书法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相关讨论。
  • 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家庭教育引导的策略研究 下载:32 浏览:324
  • 苏佳顺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不仅要创新班级管理策略,更应致力于构建长期、紧密的家校合作桥梁。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描绘美好的成长蓝图。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合作计划的准备、实施与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家长的教育主体作用,让家校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共同为学生的梦想与未来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双减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17 浏览:319
  • 周郁人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塑造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职责。更应致力于提升教学能力,将情感教育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我们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小学语文汉字规范书写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26 浏览:333
  • 茶志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汉字书写时,应当更加重视其规范化。汉字不仅是中国语言的基石,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美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结构与演变,陪伴他们一笔一划地规范书写,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通过规范化的汉字书写,学生不仅能提升书写技能,更能深入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深镌刻在心。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汉字书写的提升,还能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教育工作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39 浏览:315
  • 胡璐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在高职院校体系中,辅导员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人发展方面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为深化理解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教育工作效果的相关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针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辅导员更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心理成长,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反之,心理压力大、不良心理状态的辅导员,其教育工作效果相对较低。因此,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提高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科学的辅导员心理健康管理策略和措施。
  • 旅游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研究 下载:28 浏览:286
  • 孔祥敏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本研究从旅游管理教育的实际问题与挑战入手,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旅游教育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旅游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这个新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平衡,以及对新兴旅游业态(如绿色旅游、智慧旅游)的敏感度和应对力。研究表明,这种改良后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变化,培养出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给旅游管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关联研究 下载:13 浏览:213
  • 刘朗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对于提升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辅导员作为直接执行者,其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研究以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为背景,以辅导员思政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究辅导员思政工作与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关联性和影响力。研究发现,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对于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情感认同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束缚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还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方式对思政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呼吁对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升赋予更高的关注。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辅导员思政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新思路研究 下载:142 浏览:863
  • 罗云梅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随着社会的持续演进与变革,教育领域也正历经深刻的转型与革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积极回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被教育部适时地推行,以助力学生达成从知识积累至能力飞跃的质变,尤其是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石之一便是数学,它不仅与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紧密相连,更是塑造其未来学习与生活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面前,初中数学教师被要求率先垂范,数学教学的新理念需被围绕着展开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在数学知识被传授的同时,素质教育的精髓也应被融入其中。
  •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班主任工作融合的策略研究 下载:127 浏览:683
  • 敬妍红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在小学这一关键时期,学生若能获得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不仅是学生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更是他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更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状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交流,掌握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心理状态。
  • 小学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研究 下载:122 浏览:684
  • 于璐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音乐课程备受学生喜欢。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将地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分析地方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将地方音乐文化与课堂教学做到有效融合。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教育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236521
下载量 75213
总被引次数 730
影响因子 1.36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