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98

孙雪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57

孙雪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98

杨翠翠1 寿晓玲1 王奇男2 王伯忠1 王雁1 严静1 朱利月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13例行CAVI检测并具有血脂、血糖、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异常组(CAVI≥9.0,n=139)及正常组(CAVI <9.0,n=74)。结果异常组中年龄和NT-pro BNP显著高于正常组,BMI、TC、LDL-C、GFR、Apo B和Apo E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是高血压病患者CAVI增高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3,P <0.01)。结论在高血压病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中,CAVI的增高尚未受NT-pro BNP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弹性越差。

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607

江小梨1 邓波1 刘彬1,2 张双伟1 张竞之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索丹参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参保护内皮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用不同浓度的丹参(50、100μg/mL)处理24 h后,采用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及总的一氧化氮合酶(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磷酸化及总的AMPK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丹参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NO的含量、降低ET-1的含量、增加eNOS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黏附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升高AMPK磷酸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能够改善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有关。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研究近况 下载:82 浏览:479

卢健棋1 庞延2 黄舒培2 李济廷2 卢洁2 刘琛怡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众多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控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有着独特的见解,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中医治疗对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研究近况做一回顾和思考。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下载:82 浏览:513

叶桃春1 段骄2 刘敏超1 周小雄1 陈洁1 冼绍祥1,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高血压病眩晕虽病位在肝,但关乎他脏,临证谨守"变动在肝,根治在肾,关键在脾,旁及心肺"的病机特点,分别施以平肝潜阳、补肾填精、宁心安神、益气化痰等法治疗。同时提倡内外结合治疗,处方用药时不囿于传统剂型,重视袋泡茶、膏方等应用,并有效结合穴位贴敷、中药浴足等外治疗法。

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 下载:223 浏览:2641

李东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选168例,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84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8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4.5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01、4.767,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科室结合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进行综合性护理,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中医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31 浏览:455

Valeriia Ionova1 刘飞2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相关中医疗法进行归纳、收集和分析,从中药疗法、针灸疗法、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基于社会关系质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社区护理路径研究 下载:362 浏览:3373

边寅芳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社会关系质量的社区护理路径,对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70例入组,年龄>60岁,随机自愿原则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基于社会关系质量开展社区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服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于社会关系质量实施社区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 下载:93 浏览:1043

李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人群预测心脑血管病价值。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ABI指数检测,为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观察组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了89名患者,均为中老年合并高血压。对照组同期随机选择68例中老年人,均为体检中心体检血压正常者。检查二组的baPWV及ABI。结果:ABI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6 P<0.05),baPWV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 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者对比无合并心脑血管病者baPWV和ABI的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8 P<0.05)。结论:baPWV和ABI都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独立预测因子,通过检测两个指标,对中老年高血压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病发生有很好临床价值。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作用及对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下载:117 浏览:1553

宋国玲 《国际护理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对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30d内复发率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能够降低复发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大力推广。

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 下载:193 浏览:2553

雒月平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为了正确认识高血压病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治疗上合理用药,控制血压,避免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能结合饮食、长期、终生治疗控制血压。本文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特点、临床分期、预防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观察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下载:165 浏览:3682

陈玉腕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1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为63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分析可知二者具有对比行(P<0.05);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较低。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356 浏览:3572

陈荟1 吴斌2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与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严重病症,尽管目前的药物治疗在控制高血压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高血压病仍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而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对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普通针刺、电针、埋线、耳穴、穴位注射、艾灸、穴位贴敷、刮痧等,以期为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帮助。

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中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559

陈先德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全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组,得到对照组(共32例)、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性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

中医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169 浏览:571

1Valeriia Ionova 2刘飞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相关中医疗法进行归纳、收集和分析,从中药疗法、针灸疗法、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 下载:166 浏览:720

金蕴燕 黄巧瑜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3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有效率、血压水平以及护理满意率。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x2)与t进行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计算处理,P值<0.05及说明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护理,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表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高血压患者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与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162 浏览:1533

魏镜峰 《当代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

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1890

李娅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间120例高血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社区护理)和研究组(行综合社区护理),各6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高,干预后,均下降,且研究组血压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社区护理相比,综合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合理控制血压,提高患者遵医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现代作用机制及优势探讨 下载:124 浏览:2567

郭吉峰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摘要:
研究给出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和优势。方法:以人体血压调节机制为研究资料,以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的现代研究为依据,建立血压调节机制与中医五脏系统的联系,找到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结果:中医肝主疏泄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相关;中医肾藏精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机制相关;中医心主血脉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体液调节中的心脏内分泌激素调节机制相关。结论:中医药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理与血压调节机制高度相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与西医常规用药相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血压波动性,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