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策略 下载:169 浏览:2973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较以往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对高校铸魂育人、建设和谐稳定校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的原有逻辑理路逐渐被打破,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所缺失。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着力,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载体、责任等维度进行创新设计和进路重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新、做实、做精、做活、做细,使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逐步发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应用研究 下载:192 浏览:1669
摘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中,为达到更好教育效果,要对心理疏导进行合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而且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出来。为促使心理疏导能够得到更好应用,要创造和谐校园文化、加强心理知识宣传,从而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下载:22 浏览:382
摘要:
退役军人在步入平民生活阶段常常面临众多困难,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生活,同时也对于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了解中国前军人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教育机制的措施,和在教育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限制,亦指出了创建一个有助于教育发展的环境的紧迫性,此环境旨在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理论及实操层面的援助,助力他们更顺畅地实现向社会生活的过渡。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究 下载:11 浏览:262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议题。由此,本文就着重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协同育人实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下载:27 浏览:363
摘要:
民族节日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内容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但是,将当前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包括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不高、西方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冲击和影响等。进而产生了脱离我国节日文化,热捧西方主流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所以,在新时期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研究怎样更有效地融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紧迫重要任务。
养老伦理与法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的整合探究 下载:92 浏览:1081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是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养老伦理和法治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如何可以促进养老制度的完善,旨在提高读者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引起社会对于养老制度的重视。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 下载:92 浏览:969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展现出广阔前景。借助人工智能的生物识别、算法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更加高效、精确、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目标。不得不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价值不可限量。但是,由于科技的双面性,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教育异化、智能鸿沟等伦理风险。因此,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之时,十分有必要对其保持理性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效性研究 ——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 下载:134 浏览:2518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每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当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体上可分为课堂活动、管理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与大众传播。而载体的运用上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载体与内容的不匹配、教育载体的选择上偏重传统载体、教育载体之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对此,需从提高重视程度,坚持以生为本,更新教育载体,建立互动机制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额切实增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效性。
如何做好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下载:141 浏览:2509
摘要:
艺术类专业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有很高的席位,这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手段提出了一定的考验,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于一些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要加以改进。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下载:166 浏览:1872
摘要:
新形势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与此同时,也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多元价值观和生活娱乐方式下,部分高校出现“宗教文化热”现象。宗教是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之后,需要科学地看待宗教,正确严谨地进行宗教教育,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践中,随着宗教信的不断扩张,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基础,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之后,结合当前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性地对待宗教信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达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境界。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下载:266 浏览:2813
摘要:
中华美育精神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国的民族精神,在时代发展历程中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育人作用,在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美育精神,有助于更好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进行了路径探究。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路径探析 下载:190 浏览:2590
摘要: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建立系统的法治思维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师生良法善治,促进高校教育法治化、规范化。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路径的研究和探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法治化对背景、关系、必要性,结合现状,尝试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方法。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实现依法治校提供借鉴。
儒家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下载:241 浏览:2606
摘要:
儒家注重道德教化,把修身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省察克己、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教育价值,以及积极探寻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儒家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电影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和实践路径 下载:216 浏览:2406
摘要: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情感功能、德育功能、娱乐功能和认识功能等作用。电影功能的合理运用,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激发情感、升华人格、开展道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等价值等价值。为了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加强高校电影教育建设,提高学生电影鉴赏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促进其与电影艺术的有效结合;加强校园观影环境建设,正确发挥电影的积极作用。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究 下载:87 浏览:970
摘要:
红医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政治坚定、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技术优良的重要内涵。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丰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对于培育青年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赓续红医血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营造校园氛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媒介宣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打造实践品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东江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下载:88 浏览:979
摘要:
东江红色文化是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流域近代革命志士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爱国和革命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东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独特感染力和直观生动的育人特性,既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丰富了东江红色文化的内涵;使东江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得到活化。
基于马克思主义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下载:80 浏览:888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关,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发展的应对措施,尝试突破了常规教学的限制,主动融入到了社会实践之中,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与现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966
摘要: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围绕高校图书馆如何整合、利用及推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探讨,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研究指出,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可以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流程,提高其教育效果和使用效率。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文章展示了科技手段在资源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策略,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且深刻的学习环境。
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研究 下载:275 浏览:2958
摘要: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随着当代社会分化的影响,统一思想认识,促进社会团结,发挥社会教育与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的价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生命线地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需要更加全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的规律性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90 浏览:1078
摘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与文化观念的冲击,同时囿于党校课程体系设置与教育模式,使得党员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抵触与漠视等情绪,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难度不断提升。所以,在党中央与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环境下,党校应持续强化思政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革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质量,从而在实践中持续强化思政教育,加深党员无产阶级信念与爱国情怀,让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均能够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