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病人失眠症状、睡眠情况方面的有效性 下载:320 浏览:3122

郭玮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病人失眠症状、睡眠情况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40例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40例接受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失眠症状发生情况、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PSQI低于A组(P<0.05),且失眠症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能够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状,提升其睡眠质量。

通脉益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的临床观察 下载:215 浏览:2303

石会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通脉益心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益心方,每日2次,每次40粒,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服量、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脉益心方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心肌缺血程度和血管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观察 下载:199 浏览:2213

李云飞 王莹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应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时对其所展现出的实施效果和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60例,他们均来自于2023年6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及睡眠监测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包括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在内的睡眠质量、包括TST、SE、AT、 SL在内的睡眠监测指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改善更好,且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应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监测指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

通脉益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的临床观察 下载:154 浏览:1710

石会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通脉益心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益心方,每日2次,每次40粒,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服量、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脉益心方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心肌缺血程度和血管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14 浏览:2216

姜曼 陈小兰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内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于我院展开(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6月),以16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n=80)和加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n=80),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的效果良好,可以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焦虑症失眠症状的效果观察 下载:511 浏览:5039

张俊 许媛美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于焦虑症失眠症状的疗效。方法通过在院内张贴海报,睡眠中心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招募有失眠症状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接受CBT-I治疗,对照组接受失眠相关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7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接受CBT-I干预后的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干预后的睡眠效率与深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I既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失眠症状,也能改善其焦虑症状

15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3016

苏国盈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就诊的100例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眠、头蒙欲睡、睡而不实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临床症状。

失眠患者应用中医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12 浏览:2399

邱金菊 陈怀健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接受中医推拿治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18例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并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纳入样本量5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对照组,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与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SQI评分均下降,SF-36评分均升高,治疗前后PSQI评分及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失眠患者实施中医推拿治疗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推荐及推广价值。

高尤-13调节PCPA失眠大鼠大脑皮层神经递质机制探讨 下载:75 浏览:774

昂丽玛 高玉峰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对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合日益增加,高尤-13作为一种源自蒙古传统药物的复合制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潜力。本综述旨在探讨高尤-13在调节PCPA(对氯苯丙氨酸)诱导的失眠大鼠模型中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的机制。高尤-13通过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作用于神经递质合成、释放与重摄取以及受体敏感性与信号传导,显示出能有效调节5-羟色胺水平,并对失眠症状展现出综合调节作用。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失眠的临床研究 下载:159 浏览:1698

马佳珍 马晓霞(通讯作者) 《肿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化疗后失眠患者进行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治疗疗效,探讨治疗化疗后患者失眠的新方法,为推广应用耳部刮痧疗法中医护理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 2022年05月31日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我院住院的患者,所有病例为本院住院肿瘤患者,共计60人。化疗期间出现失眠,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对照组常规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疗法辅助治疗。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疗法辅助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失眠患者的病情缓解有所帮助,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治疗失眠作用分析 下载:196 浏览:983

​孙萍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对失眠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可有效提升失眠的治疗效果。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探讨 下载:93 浏览:959

热娜古丽·艾散 吐尔安克孜·加帕尔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生活经济的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加上目前人们患病几率的明显提升,使得人们在机体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增加了失眠的几率。由于失眠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影响免疫功能,会导致身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遂目前失眠已经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药物是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失眠的影响因素较多,遂还应该从日常行为以及心理等诸多方面入手,帮助失眠患者解决当下的不良情况。本次研究综述了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原发性失眠中医护理的探讨 下载:86 浏览:944

那迪拉·甫拉提 热娜古丽·艾散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原发性失眠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进行阐述,明确其危害性和临床表现,并整理相关资料,将现阶段中医护理进展汇总如下,供临床参考。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对失眠患者改善效果评估 下载:151 浏览:1899

舒仙 《国际护理学》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针对“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对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加以评估分析。方法:随机择取存在失眠症状的病例46例纳入到研究对象当中,对其应用“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主要判断在应用该模式前后病例的失眠情况。结果:在应用“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之后,46例患者的入睡情况均有改善,入睡时间显著缩短、睡眠保持时间显著拉长;另外,在入睡期间惊醒的次数也有明显减少。三项数据均经过统计学计算确认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状的患者行以“耳穴压豆+规范护理”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失眠情况,而且操作也较为便捷,患者耐受度高,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中药方剂安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下载:369 浏览:3568

陈琼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探讨中药方剂安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失眠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44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方剂安眠汤治疗。最后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负面心理状态、满意度、用药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其中,中药组治疗有效率97.73%(43例);西药组治疗有效率81.82%(36例)。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负面心理状态数据低于西药组,在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数据明显高于西药组,中药组满意度高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数量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患者予以中药方剂安眠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建议在实际治疗中予以应用。

针灸在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253 浏览:3684

朱银燕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医学中关于失眠症的根源及病理原理,探讨了针灸在改善失眠问题上的实际应用。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失眠症的成因,为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探讨了艾灸技艺在缓解失眠问题方面的功效。文章主要研究了多种针刺技巧以应对失眠问题,压力式针头、电针及针灸在各类身体区域(如体针、头针、腕踝针、腹针)的应用。经过对诸般疗法的深入解析,揭示了针灸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所展示出的多样技巧和卓越效果。此研究为失眠症的传统治疗方法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一发现为临床实践与探索赋予了深远意义。

老年失眠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85 浏览:1072

温艳妮 《当代中医药》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8-2023.8,收治的90例老年失眠患者。通过抽签回顾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45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中医内科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科护理是一种有效、安全且综合的方法来治疗老年失眠。通过调节情绪、调整饮食、规律生活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配合中医草药、针灸治疗,可以帮助老年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加入睡时间。

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下载:201 浏览:1875

吴长春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顽固性失眠会给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不仅要进行及时地预防,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状逐渐出现在年轻人群中,并且伴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失眠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梦、睡眠时间少、入睡苦难、睡眠质量下降以及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引起失眠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包括睡眠习惯、遗传、年龄、性别以及精神状态、服用药物等。顽固性失眠还会引发患者的其他疾病,即便西药治疗失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787

原素勇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活血化瘀法在失眠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医院收治的80例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活血化瘀法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时间段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满足失眠患者的临床干预需求,具有先进性。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183 浏览:1663

郭栋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行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选择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西医治疗,n=36)、中医组(归脾汤加减治疗,n=36),2组疗效比较。结果:用药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参照组比较,中医组PSQI评分更低,5-HT指标更高、DA指标更低;中医组有效率(97.22%)高于参照组(83.33%),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可改善睡眠、降低血清因子,增强用药效果、值得推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