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针刺“百会”穴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523

傅淑平1 龚理2 李潇潇1 王亚玲1 袁璟1 卢圣锋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百会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百会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手术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结扎颈外动脉但不插线栓。缺血2h拔出线栓分别于再灌注1min、20h时,百会组给予"百会"穴电针刺激,每次30min,共2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仅用相同方式固定30min。用伊文氏蓝(EB)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脑屏障致密性,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ELISA染色法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组织HDACs亚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的梗死区域,EB渗出率及HDACs活性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DAC1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而经电针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百会组EB渗出率、梗死体积、HDACs活性及HDAC3、HDAC6、HDAC1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HDAC1、HDAC2、HDAC9表达增高(P<0.05)。结论电针"百会"穴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HDACs活性,逆向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HDACs表达失衡状态,这可能是其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683

余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时段我院确诊并收治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观察统计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脂水平指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参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检测效果非常明显,医生可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对患者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类型进行评估,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34 浏览:1560

祖合尔古丽·阿不利肯木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使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纳入62例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分成每组31例,在研究组护理中使用的办法是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在对照组护理中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差异。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判定分值以及生活质量评估分值得出,研究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表现为分值降低,研究组生活质量提升,表现为分值提升,而比较两组依从性分值以及健康信念分值得出研究组更高,而且对比两组血压得出研究组更低,以上均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数据为P>0.05。结论: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使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理想。

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下载:30 浏览:1560

马媛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麻醉是当前临床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专业学科,麻醉护理对临床治疗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麻醉专科护士必须要具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麻醉护理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急救技能。但是从我国当前的麻醉专科护士发展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进一步优化培训措施,促进麻醉专科护士更好的发展。

温通活血乳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516

徐利娟1 冯程程2 岳薇薇2 沈玉国2 马丽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外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3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后肢涂抹空白乳膏(0.8 g/只)和蒸馏水1 ml/100 g灌胃]、二甲双胍组[涂抹空白乳膏和二甲双胍片0.18 g/(kg·d)灌胃]、辣椒碱+二甲双胍组[涂抹复方辣椒碱乳膏0.2 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涂抹温通活血乳膏0.8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HE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病理结构,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缩短;感觉神经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P<0.05或P<0.01);光镜下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萎缩、胞质内尼氏体溶解、部分胞核溶解、消失;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背根神经节结构改善,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二甲双胍组及辣椒碱+二甲双胍组加快(P<0.05或P<0.01)。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可能通过上调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sdLDL、常见血脂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载:35 浏览:370

胡兵 艾买提江·克日木 王学涵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及相关血脂指标对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发病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SAP组(37例)、UAP组(35例)、AMI组(30例)。另选取3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sdLDL及相关血脂含量及sdLDL、apoB、LPa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LDL、apoB、L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UAP、AMI组高于SAP组,AMI组高于UAP组(P<0.05)。sdLDL、apoB、LPa的AUC依次为0.90、0.81、0.71。结论 sdLDL对冠心病临床分型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 下载:152 浏览:1683

努尔曼·阿卜杜克力木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46例老年慢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专科组。常规组:123例患者,由20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专科组:123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组建20名多种学科专科护士护理人员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情况。结果:经比较,专科组的患者在慢病管理、静脉治疗、慢性伤口、安宁疗护、康复护理、基础治疗以及健康促进方面的护理服务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6个月的护理管理后,专科组患者在心理健康、躯体角色、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疼痛、活力以及总健康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专科组的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操作两项考核分数中,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可以为患者提供更规范系统的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护理水平。

目标化健康管理路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身心状态的影响观察 下载:133 浏览:1296

虞妙婷 何帆 杨文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目标化健康管理路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慢性肾脏病患者76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目标化健康管理路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透析充分性(KT/V、URR)、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KT/V、URR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目标化健康管理路径可提升透析充分性,利于缓解抑郁情绪。

全口吸附性义齿在无牙颌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46 浏览:1402

吐尔洪阿依·塔西甫拉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全口吸附性义齿在无牙颌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无牙颌患者10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1)、研究组(n=51)。常规组予以传统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研究组予以全口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佩戴舒适感、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04%)较常规组(82.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语言能力、义齿稳定性、佩戴舒适感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08%)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口吸附性义齿在无牙颌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强义齿稳定性,提升患者语言能力及舒适感,且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者组分的因子分析 下载:93 浏览:531

​闫慈1 田翔华2 阿拉依·阿汗1 张伟文1 曹明芹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特点,探讨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代谢综合征患者数据,描述性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各组分患病情况及聚集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9项指标组分: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腰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潜在支配因子。结果 (1)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2)最常见的代谢综合征组合形式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3)不同性别因子分析显示,肥胖因子、血压因子、脂代谢因子、糖耐量因子是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支配因子。共性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71.47%和67.38%。男性中主导因子为肥胖因子,女性为血压因子。结论乌鲁木齐市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应从以上4个因子出发。尤其是男性注意控制体重,女性注意控制血压。

预防治疗肌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42 浏览:3441

高千雯 刘蓓蓓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肌少症是近些年来人们所提出的新型老年综合症,也叫骨骼肌减少症,即在年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肌量不断减少,肌功能变弱,肌力减退,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该病发病率也不断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内治法及社区综合管理的研究现状 下载:244 浏览:2525

刘燕君1 胡金霞2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较重的经济压力。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在全国临床应用逐渐取得独特优势,社区综合管理在DPN治疗过程中逐步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内治法的治疗及社区综合管理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探究 下载:252 浏览:2256

杨春辉 崔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主动来院就诊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我院急诊科实施抢救并开展安全防范措施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消极心理情绪、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I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能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胃肠肿瘤外科中淋巴结清扫的策略与质量控制 下载:79 浏览:816

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技术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本研究回顾了近年来机器人手术在胃肠肿瘤外科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比传统手术方法,分析了其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机器人手术在提升手术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挑战。通过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和技术培训,机器人手术有望在胃肠肿瘤外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下载:182 浏览:1872

郭玮琦 江璐 《心理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20.1-2020.12,抽取医院妇科9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展开研究,基于奇偶数法分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试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9%与对照组82.2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

胃肠肿瘤外科中的精准医疗实践 下载:91 浏览:819

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精准医疗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为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探讨了精准医疗在胃肠肿瘤外科的具体实践,通过回顾性分析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对比传统治疗方法,评估精准医疗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生存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精准医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精准医疗的广泛应用仍面临技术、成本和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流程,加强医生培训,以实现精准医疗的全面普及。

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6 浏览:2983

郭秦琴 刘金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5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8月间,并按照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试验组,每组各2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信息化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76 浏览:789

王静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在医学专业领域,其应用尤为突出。眼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信息化教学为眼科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决办法,可以让学生对复杂的眼科学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所以探究在眼科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与策略有重要意义。

人性化护理在结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01 浏览:910

史满红 武红红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围手术期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结肠癌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双色球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上床时间、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结肠癌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肿瘤手术患者镇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分析 下载:95 浏览:885

武红红 史满红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骨肿瘤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其镇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骨肿瘤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镇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VAS评分: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骨肿瘤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