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121 浏览:1306
摘要:
目的:对比两种检查确诊手段以了解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4月起,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94例,将符合标准的94例肺段隔离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肺段隔离症患者使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进行前排除患者过敏反应造成的误差,去除患者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实验组使用放射CT进行诊断,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检查以及扫描时需屏息,检查参数设置为电流220mA,电压120kV,层厚2mm,螺距1.0mm,矩阵512×512,造影剂使用离子型碘海醇,儿童2ml/kg,成年人80-100ml,先行常规平扫,后放射CT诊断,平扫区域从肺尖至腰部,扫描1至2次,后实施CT增强扫描。结果: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结果显示,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肺叶內型29例,肺叶外型18例,实性病灶11例,囊性病灶9例,供血异常35例,病灶肺气肿6例;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肺叶內型27例,肺叶外型20例,实性病灶13例,囊性病灶8例,供血异常42例,病灶肺气肿9例(P<0.05);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实验组)的误诊率比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对照组)低: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确诊例数42例,误诊例数5例,误诊率10.64%,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确诊例数45例,误诊例数2例,误诊率4.26%(P<0.05)。结论:使用放射CT给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效果评价 下载:125 浏览:1323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患者140例子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将普通X线技术应用到对照组中,采用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对两组患者检验后,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检验的相关数据显示,对照组异物检出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射影像技术对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诊断,其异物检出率非常高,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异物的形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颈椎病患者康复中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275 浏览:2884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其康复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所能够取得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2月20日到2020年2月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患有颈椎病这一疾病的患者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这一手段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将其中50%的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手段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而将剩下50%的患者分配到研究组当中,使用放射诊断的方式来为其进行康复护理。每组患者的人数都为54例。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性以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综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在对照组的54例患者当中,治疗无效的人数高达10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只有81.48%。而在研究组的54例患者当中,无效治疗的人数只有2例,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前者,其中p小于0.05。在治疗结束之后,研究组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如果能够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放射诊断这一技术,那么不仅能够诊断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所提升,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患者出现颈椎异常的概率大大降低。
三甲医院放射科用房建筑设计研究 下载:179 浏览:1519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各种影像设备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放射科的布局形式、位置选择,分析了放射科的规划布局、流线组织设计以及承重和运输要求等。
CT、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对比观察 下载:362 浏览:3274
摘要:
目的:探讨 CT和 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行股骨头坏死诊断的8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经病理组织切片检查证实为股骨头坏死,并按放射检查方法将其分成两个小组,43名 MRI检查为实验组,43名 CT检查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性。结果:实验组的诊断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相比79.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明显好于 CT,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浅析CT、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对比观察 下载:352 浏览:3519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CT与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且均通过病理活检检测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放射诊断和MRI放射诊断两种方式,分为CT组及MRI组。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本次实验对患者的放射诊断中,CT诊断和MRI诊断均为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MRI诊断效果比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结论:CT放射诊断和MRI诊断方式均为股骨头坏死的重要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诊断准确率,但是MRI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可以作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放射诊断方法。
脑血管畸形核磁共振诊断的带教方案 下载:359 浏览:3425
摘要:
脑血管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临床上发病率一般在2个百分点以内。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分辨力强,影像相对清晰,比起CT等检查方式来说,更有助于对脑血管畸形的确诊。而在放射科的临床带教工作当中,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脑血管畸形核磁共振诊断,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本文我们专门讨论脑血管畸形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带教方案,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课题带来一些有意义的帮助。
浅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 下载:461 浏览:3685
摘要:
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支的4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X光片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以及引发肠梗阻因素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梗阻类型的检出诊断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引发肠梗阻因素的检出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测方式可对肠梗阻患者的肠梗阻类型以及引发肠梗阻的因素,进行更加准确地检查,利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128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指导,干预组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完成资料收集66例,其中干预组32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体质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可在同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放射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 下载:76 浏览:937
摘要:
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放射化学》课程作为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放射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在《放射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在该课程中的实施意义,提出融合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望能够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科学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放射化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评价工作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论述 下载:75 浏览:1076
摘要: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评价活动对保障医疗放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患者健康及医疗环境的安全性。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项目评价需包含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关键技术包括准备阶段的合同签订和方案制定质量控制,实施阶段的资料审核、现场调查、放射防护检测与报告编制质量控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资料归档与报告审核发布。这些环节确保评价过程科学、准确,保障放射诊疗建设的安全与合规。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现况与展望 下载:92 浏览:1120
摘要:
目的:在过去的20年中,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辅助放疗方法的出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放疗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实体肿瘤的影响等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在肿瘤姑息治疗和化疗、局部晚期卵巢癌局部放射治疗及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放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放疗设备不断改进及新技术不断出现与应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
优质护理对降低放射科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下载:34 浏览:792
摘要:
探讨优质的护理措施在降低放射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放射科住院病人80例,按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放射科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防止各种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整个护理的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放射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分析 下载:80 浏览:863
摘要:
探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应对对策,以期提高放射科护士的安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90例影像科住院病人,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然后加强对观察组病人的风险管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危险事件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科的护理干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正确的辨识,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1 浏览:820
摘要:
研究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接收的100例心血管患者资料进行查验分析。按照优质护理应用前后差异划分为病例数相同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与试验组(优质护理组)。全部患者均应用心血管介入放射治疗,单独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48/50(96.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42/50(8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躯体功能上高于对照组,在生理角色限制、社会情感限制上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突出,优质护理应用后的满意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PSMA显像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下载:291 浏览:2337
摘要:
前列腺癌发病率位于全球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进行准确识别、活检、分析有助于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PSMA抗原是一种跨膜酶,在大多数前列腺癌中明显升高。PSMA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去分化的增加。本文从PSMA在前列腺癌的分期、生化复发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试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381 浏览:3153
摘要:
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已成为目前国内居民的首选,是当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放射性心脏病作为临床中常见症状之一,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效果突出,是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本文先分析了放射性心脏病的常见病症和起因,阐述了中医辨证分型及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旨在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改善放射性心脏病心肌功能,降低不良反应。
浅析MRI技术用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下载:249 浏览:2757
摘要:
恶性肿瘤也被广泛的称之为癌症,在临床治疗之中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难以治愈且给患者身体带来众多的影响,对患者器官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中,放射性治疗是主要的方式,而将MRI技术应用在其中不仅能快速定位、定性患者症状,且对放射治疗效果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MRI技术的应用原理,探讨了其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下载:412 浏览:3663
摘要: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在治疗RE上尚无明确的治疗手段,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尤其是辨证论治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效果令人满意,患者腹泻、便血症状明显缓解。
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304 浏览:3150
摘要:
研究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放射科于2020年5月开始实施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实施后各就诊的检查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实施前后的数据差异,评估该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等待扫描时间,实施后短于实施前(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重复扫描发生率,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干预中,影像技术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