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下载:321 浏览:3827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研究对象为50例接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8-2022.11,研究方法:双盲法;组别与方法干预组(n=25,围术期护理)、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组间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过程中采用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普及。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比较
下载:248 浏览:2761
摘要:
目的:比较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中选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的价值。方法: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均为BPH,就诊于2020.01~2022.10内,按双盲法均分为40例/组,以2组展开对照。甲组治疗术式为TRUP,乙组治疗术式PRKP。对照临床指标、手术项目及并发症。结果:对照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对照出血量及住院、手术、冲洗膀胱、留置尿管等用时,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对照并发症总占比,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结论:临床BPH治疗中选用PKRP的价值更高,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出血和创伤,且并发症少,利于术后快速恢复,术式安全可靠,可积极推广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效果探讨
下载:218 浏览:2648
前列腺切除术+钬激光碎石术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下载:140 浏览:2341
摘要:
评价前列腺切除术+钬激光碎石术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时间范围是2022年2月~2023年12月,从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抽选出符合标准的88例为观察目标,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分组,观察组采用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和膀胱功能。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留置导尿管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结果P<0.05;治疗前两组膀胱功能指标差异无意义,治疗后各项膀胱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选择前列腺切除术+钬激光碎石术的整体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确保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681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临床治疗疗效评价
下载:475 浏览:3558
铥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下载:503 浏览:3568
摘要:
探析铥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统计研究者医院泌尿外科在2021-6至2022-10月时间段内68例看诊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纳入样本,依据病人就诊尾号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采取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创新组则实施铥激光剜除手术,观察病人不同手术方式后临床效果,以及存在并发症几率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恢复指标方面,创新组各项指标较对比组康复更优,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创新组与对比组在术后并发症记录统计分别为2.94%、23.52%,创新组数据大幅下降,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0.05)。两组病人前列腺体征、生活质量以及前列腺抗原水平等均得到改善,但创新组相关指标更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0.05)。同时探究组病人在术后半年内,勃起功能以及机体最大尿流率相比较对比组而言更高,数据见差距较大(P<0.05)。结论:面对筛选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采取铥激光剜除术治疗效果更佳,有效促进勃起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临床体征,且该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疼痛感轻等临床优势,安全性较高,减少术后并发症几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赢得病人肯定和满意,可大力推广。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521 浏览:3596
摘要:
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应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抽取6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2范围,均确诊为BPH,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分2组研究。采取前列腺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电切组,采取HOLEP治疗剜除组。对比两组间手术指标、并发症率及术后半年随访功能指标。结果:与电切组的数据对比,剜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率、随访半年RUV、Qmax、IPSS评分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但2组比较手术耗时的结果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BPH临床治疗中应用HOLEP的效果确切,即并发症少,出血少,可促进术后各项功能康复,可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下载:588 浏览:3642
摘要: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护理问题,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8月期间于本院开展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护理对策。结果:6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6.2±7.5)min;平均出血量为(160.8±25.7)mL;术中冲洗液平均用量(28000.3±526.8)mL。术后因出血进行膀胱冲洗者2例,其他病例在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为(2.6±0.2)d;住院时间为(4.1±0.5)d。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优势在于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护理过程简单方便等,具有在临床中积极进行推广的意义。
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前列腺癌结节和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21 浏览:2327
摘要: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结节与增生结节在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下产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泌尿科MRI室2022年1月份到2022年8月份入院参与检查的患者(已有病理诊断结果)中对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均为前列腺癌结节者,B组为前列腺增生结节者,比较MRI检查DWIADC值、检出率差异性,归纳影像特征。结果:A组结节外周带可见7例,多发性结节6例,B组均为中央带,且两组患者T2压脂信号强度分别为低(稍低)信号、不均匀混杂信号;DWI信号强度为高信号、不均匀信号(稍低信号);ADC图信号强度呈现正常信号与低信号,前者边界欠清晰,后者边界清晰。MRI检查DWIADC值诊断检出率98.18%,MRI诊断74.55%;ADC值(0.91±0.11)10-3/m㎡/s、(1.59±0.24)10-3/m㎡/s,组间数据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DWIADC值可精准鉴别前列腺癌结节,诊断价值突出。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中央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39 浏览:2399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两种疾病鉴别诊断时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次接受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以及病理检测,将病理检测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50例患者的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数量分别是23例和27例,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确定的两种疾病患者数量分别是22例和25例,P>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方式应用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疾病鉴别诊断时,相关结果准确性较高,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181 浏览:2595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阆中市人民医院的77例前列腺增生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始于2019-12并止于2020-12。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8例)和护理组(39例),前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凝血功能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等数据更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下载:191 浏览:2644
经直肠三维超声对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86 浏览:1112
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59 浏览:1611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BPH)符合纳入标准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A组(电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 、B组(常规药物治疗) 各25例,A组治疗频率为每周三次的电针治疗,同时睡前一粒盐酸坦索罗辛+晨起一粒非那雄胺片;B组治疗频率为睡前一粒盐酸坦索罗辛+晨起一粒非那雄胺片,治疗周期2月。治疗前后随诊进行 IPSS 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检测。结果:A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IPSS评分:[(12.64±9.36)分vs(4.44±2.18)分]、最大尿流率(Qmax):[(9.28±1.30)分vs(13.09±2.11)分];B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IPSS评分:[(13.40±6.43)分vs(7.36±2.86)分]、最大尿流率(Qmax):[(8.94±1.16)分vs(11.40±1.81)分]。结论:电针联合药物及药物治疗均能明显降低 BPH 患者的IPSS评分,提升患者Qmax;与单独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比,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提升患者尿路率,提高生活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下载:256 浏览:1711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9 浏览:2061
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下载:184 浏览:81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潴留(PBR)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鉴于前列腺增生在成年后期的男性人群中是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而且在接受电切手术后出现尿潴留是一种频繁发生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为这些患者提出一套更加柔和同时具备疗效的治疗计划。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测试方法持续期间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累计招募了96位接受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后遭受尿潴留问题的病人。依据疗法的差异把病人随机划分成双分队:观察组施行针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情志护理疗法,而对照组则采纳标准的照护手段。两批受试者的初始资料呈现一致性涵盖了诸如年纪、疾病持续时间、术后尿潴留量的严重水平等因素。主要的评估标准涵盖了尿潴留量的波动、排尿能力的复原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品质的增进。结果:观察组在尿潴留量减少、排尿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尿潴留的量显著降低,排尿难题有了显著的缓解,并且在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评估中也超过了对照组。再者观察组受试者的心理感受和休息状况同样得到了提升,这表明综合心理支持在增进病人全面幸福感方面具有可能性。结论:采用针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情绪支持疗法对于处理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后遗留的尿潴留问题证明了其为一种行之有效且风险较低的疗法。这个疗法方针能够显著增进病人的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量的数量,并且提升病人的生活水平。鉴于其显著的疗效和高度的安全性建议在医疗实践中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