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传统师承模式与现代专业院校培养模式下,音乐演奏员的技术养成、艺术审美及职业发展差异研究 下载:24 浏览:48
摘要:

“师承模式”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传承方式,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专业院校培养模式的出现,是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产生时间短,发展不成熟,仍需不断完善与提升。本文将“传统师承模式”与“现代专业院校培养模式”中的音乐演奏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研与案例对比的方法,分析二者在技术养成、艺术审美及职业发展方面的异同,总结各自对音乐演奏员培养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并探究其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思路与方向。

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下载:15 浏览:141
摘要:

幼儿教育是教育初始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以及发展等都非常重要。幼儿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生活技能以及思维意识建立等,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让幼儿接触更多元化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可以在幼儿心中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也能培养幼儿传统艺术素养和兴趣。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可以从小让幼儿建立文化自信,实现早期的文化浸润。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内容多彩纷呈,其应用可使幼儿园游戏活动变得丰富,优化幼儿游戏体验,并让游戏活动的育人功能更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次研究先阐述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教育意义,然后指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一些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姚莹《后湘续集》及其“入藏诗” 下载:25 浏览:270
摘要:

《后湘续集》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莹晚年创作的诗歌汇编集,其中收录了姚莹两度奉使入藏期间随行杂记的诗歌八十余首。其诗不仅以如椽之笔描绘了入藏道路的艰险、藏地风景的奇崛壮丽与风俗的奇特迥异,更以一腔热血抒爱国情怀,无论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在姚莹的作品都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56 浏览:608
摘要:
中考改革提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作用越来越显现。艺术中考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对艺术能力的重视。作为一线的初中音乐教师,问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既不希望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又想学生中考音乐学科测评取得优异成绩,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宗旨,以课堂教学单元优化、以课堂合作探究、以课堂辅以多元评价为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信念。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策略 下载:241 浏览:2508
摘要:
之所以要重视音乐教学,是因为通过音乐课程体系的学习,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兴趣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音乐这门学科具有有利的发展优势。在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通过以唱的形式进行展开,这种模式过多的侧重于唱歌技能以及技巧方面的训练,对于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等方面并没有进行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不高,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为了更好地缓解以上现象,教师必须要侧重于学生艺术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针对当前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音乐的内容学习,更好地去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本文主要是依据初中音乐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探析幼儿音乐游戏的发展 下载:161 浏览:765
摘要:
通过音乐游戏,可以对儿童的音乐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将儿童的各种潜力发挥出来,还可以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对音乐游戏的特征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建议,并对音乐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希望可以为学前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刍议戏曲艺术如何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 下载:39 浏览:850
摘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戏曲艺术对小学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值得小学生去体味和体味。教师应加强对戏剧教学的关注,提高戏剧文化素养,并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进行戏剧教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戏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可以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要提高戏曲艺术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意方法策略的运用。本文着重论述了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下载:203 浏览:2119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社会各群体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与日俱增。音乐作为舒缓精神培养情操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声乐表演,立足于音乐美学视角之下进行表演艺术的剖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声乐表演不仅仅要遵循音乐乐曲本身的意境,还要通过演奏者现场的二次创作,实现真实性和美感性的和谐统一,这也是跨越时间与空间,见证历史与时代的交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下分析声乐的表演艺术,能够帮助演奏者进一步剖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以此来实现升华,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乐谱。
探索京剧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多维度渗透及其教育意义 下载:32 浏览:548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京剧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多维度渗透方式及其教育意义。通过分析京剧艺术与幼儿园课程的结合点,以及京剧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揭示了京剧艺术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以及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下载:231 浏览:2751
摘要:
幼儿时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这此时所形成的一些好与坏或对与错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一生中的各个方面,所以孩子在幼儿园的这段时期,老师在一日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因为,良好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将会让幼儿终生受益。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动作的创编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把音乐活动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养成。也是利用音乐游戏的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改掉了“乱”不怕,怕的是大喊大叫到处乱窜的不良习惯。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课堂构建策略 下载:320 浏览:1405
摘要: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而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构成了三个基本要素,而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必须从三个方面来实现。本文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入手,阐述了音乐学科的基本素养,并以此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初中音乐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艺术(音乐)素质测评促进核心素养教育探究 下载:320 浏览:1409
摘要:
2022年新课标对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提出新要求,落实核心素养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去跟进,艺术素质测评是对目标达成进行检验的显性指标。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各地以文件为指导,围绕文件纷纷制定了适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的艺术素质测评项目,其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学校可以如何落实艺术(音乐)素质测评、如何通过评价为导向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初中音乐“戏剧进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析 下载:347 浏览:1641
摘要:
众所周知,戏曲是常见的舞台表演形式之一,在传统文化日益传播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戏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粤剧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极具艺术特色,从美育教育、思政教育、德育教育等多种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分析,从粤剧的艺术特点入手,分析其在初中音乐中的德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的德育渗透策略,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戏剧进课堂”的创新教学路径。
浅谈民族民间音乐采集之方法 下载:453 浏览:2712
摘要:
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它最生动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准确记录、描述,又是进行有价值的研究的前提;而这个研究于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的研究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照系。
美育视域下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下载:129 浏览:1130
摘要:
非遗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具备鲜明时代特征,是以舞蹈动作为载体,传递民族情感、民族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美育视域下,高校舞蹈教育应重视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扬,将非遗舞蹈有效融入舞蹈课堂活动,丰富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舞蹈教育中,增强文化认同,为舞蹈教育注入新活力。本文研究了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中的传承价值、要点和困境,并立足美育视域,提出具体的传承路径,以供借鉴。
“双减”政策下,音乐学科多元化活动的探索 下载:432 浏览:1553
摘要:
在教育部下达“双减”政策后,我作为学校音乐学科负责人,积极探索落实音乐学科多元化教学在课后服务中的育人成效。配合学校做好“双减”与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本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基于本学科的活动,为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学生与家长多方压力;通过多元化育人,改善学生书写作业与考试情绪负担,激发学生活力,激活多样课堂实效;缓解学生在校静态思维固化,以及学生在校时长增长后其他学科作业负担。音乐组开展了课后服务“小乐器拓展活动”舞蹈、合唱等艺术活动。基于年级不同的分级小乐器设计,学科融合下以活动为主的音乐分层教学;以及我校阶段性展示,激发孩子兴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家庭课外培训负担,活动育人。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277 浏览:313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多数教育工作者都针对以往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而小学班主任是班级中的领导者、教育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与班主任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够更加符合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并且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如何应用沟通艺术的措施。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话传说研究 下载:28 浏览:539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旨在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探讨其起源、发展、类型、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并借鉴神话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探讨神话传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第三章介绍神话传说的主要类型;第四章分析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要点并指出不足。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传说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呼吸控制与情感表达——以《青玉案·元夕》为例 下载:64 浏览:805
摘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演唱不仅要求歌者具备精湛的声乐技巧,更要求深入理解和表达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对此,本文针对《青玉案·元夕》的艺术特色、呼吸控制在《青玉案·元夕》演唱中的应用、情感表达在《青玉案·元夕》演唱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下载:73 浏览:1073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形式有了许多创新,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发展性。将古诗词艺术与当代歌曲演唱相互融合,赋予古诗词现代化表达,使其成为全新的声乐艺术,这不仅是对中国古诗词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其艺术性的创新,使其更具时代特点。古诗词与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二者结合而成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时具有独特的魅力。《锦瑟》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在音乐特点和演唱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表现力。
[1/28]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