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草鱼血红蛋白通过诱导头肾巨噬细胞表达的炎症因子激活免疫反应 下载:70 浏览:555
摘要:
为了探究鱼类体内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对鱼体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注射血红蛋白模拟体内出血,探究血红蛋白对组织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导致头肾和中肾组织中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沉淀,同时提高了鱼体血清中的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头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普鲁士蓝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表现出了吞噬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显著激活了头肾巨噬细胞中CD68、CD86、CSF和MHC-Ⅱ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刺激12h后,头肾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4)、趋化因子基因(CCL20和CCL4)、IFN-α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表达。研究表明,草鱼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具有吞噬能力,同时血红蛋白也激活了巨噬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本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草鱼血红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丰富了鱼类血液基础免疫学理论,同时也为鱼类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参考。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758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时段我院确诊并收治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观察统计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脂水平指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参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检测效果非常明显,医生可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对患者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类型进行评估,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156 浏览:1779
摘要:
研究分析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采取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对该病诊断作用。方法:疑似产前地中海贫血孕妇43例,就诊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对孕妇实施血红蛋白电泳、血常规检验,诊断作用分析。结果:产前地中海贫血检出率,联合检验具备较高检出率(P<0.05),诊断效能,联合检验相比单一检验有更为良好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筛查产前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结合血常规检验,对于产前地中海贫血具备诊断效能。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及灵敏度评价 下载:199 浏览:1737
摘要:
探索临床诊断糖尿病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效果和灵敏度。方法 选择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筛选自在2023年12月-2024年6月接诊病例,并选择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常规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和血清C肽检验,对比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检验方法下糖尿病检出率、诊断效能。结果 对常规组相比,试验组HbA1c水平更高、血清C肽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高于单一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或血清C肽检验,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灵敏度为98.15%、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3.36%、阴性预测值为80.00%,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临床诊断时,采用血红蛋白检验与血清C肽检验联合的方法,可以使单一检验方式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补充,体现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研究 下载:258 浏览:3021
摘要:
分析糖尿病诊断采用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2月-2022年11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和最终确诊为糖尿病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临床中均进行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检验,观察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分析其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数据:探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9.34±1.83)%,对照组为(4.26±1.52)%,t值为21.354,P值为0.000;探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8.67±1.31)mmol/L,对照组为(3.79±1.05)mmol/L,t值为29.067,P值为0.000;探究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为(11.32±1.84)mmol/L,对照组为(6.62±3.15)mmol/L,t值为12.883,P值为0.000,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特异度为94.00%,敏感度为100.00%,空腹血糖特异度为98.00%,敏感度为99.00%,餐后2h血糖特异度为57.00%,敏感度为89.00%。分析:探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指标探究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能够有效辅助诊断。结论:糖尿病诊断采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具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在临床诊断中有显著的运用价值,应该进行广泛推荐。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99 浏览:3076
摘要:
观察糖尿病采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7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比联合检验及单一检验的诊断,对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阴性患者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结果:在7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60例阳性,85.71%,联合检验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单一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有对比优势(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预测值对比单一血清C肽更高,阴性预测值对比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联合检验误诊率低于单一血清C肽,联合检验漏诊率低于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阴性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对比,统计学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可促进患者诊断准确率提高。
炎症性肠病诊断中RBC、Hb、HCT、WBC、PLT及PCT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87 浏览:3094
摘要:
分析炎症性肠病诊断中RBC、Hb、HCT、WBC、PLT及PCT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RBC、HCT、WBC、PLT、PCT高于对照组,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因为病情影响,血常规指标发生明显改变,在临床诊断时可以通过血常规检验,观察患者RBC、Hb、HCT、WBC、PLT及PCT水平改变,对患者病情快速、准确做出判断,从而促进患者尽早治疗。
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946
摘要:
目的:研究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抽选7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介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术后营养支持方案。将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对,同时比较两组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营养支持于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浅析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162 浏览:1452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膽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12月因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TBI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观察组TBIL水平为(8.25±1.7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0.42±1.69)μmol/L,HbA1c水平为(7.87±0.36)%,高于对照组的(6.28±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分别为(4.98±1.40)mmol/L、(5.92±1.02)mmol/L、(3.11±0.40)mmol/L,高于对照组的(2.35±0.92)mmol/L、(5.01±0.73)mmol/L、(2.62±0.33)mmol/L,观察组HDL-C为(1.02±0.23)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0±0.2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C—P、HbAlc、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与监测的影响 下载:385 浏览:3711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45例正常Ⅱ型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将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4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B组的HbAlc、fbg、2hPBG均高于A、C两组,空腹C-P及餐后2hC-P略低于A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C-P、HbAlc、fbg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糖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管理及饮食治疗 下载:254 浏览:2762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的膳食营养管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住院的40名糖尿病病人,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20名对照组和20名观察组。对照组除用药外,还应加强健康教育,按医生的要求合理调整饮食,观察组除用药外,还应进行相应的膳食营养管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间的临床指标。结果:在这次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 TG、餐后24小时血糖24hPG和糖化血红蛋白 GHb的干预效果都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管理的干预,可以使病人的血糖值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下载:203 浏览:3074
摘要:
目的:小儿厌食症应用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诊的9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儿健脾散)和观察组(中医保健推拿+饮食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厌食症患儿应用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4 浏览:745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功能检查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通过全面的生化检验,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功能检查显示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发症风险,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效果 下载:48 浏览:76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检验过程,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志愿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检验流程。通过比较两组在血液稀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使用、储存条件及检测仪器校准等方面的差异,评估质量控制效果。观察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的计数及形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WBC、RBC、PLT和HGB的计数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血液细胞检验中表现出色,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