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健康教育在综合门诊部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下载:141 浏览:1553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健康观念转变,珍视生命、重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本研究通过对综合门诊部的护理实践进行观察与数据收集,概述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运用过程与方式,并对此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题识别、教育干预和效果评估。问题识别是获取患者健康行为现状的关键步骤,教育干预是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而效果评估则是验证干预效果的手段。结果显示,经过健康教育的介入,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依据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改善程度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明显的肯定。因此,健康教育在综合门诊部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下载:62 浏览:764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了该学科在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应对与预防心理危机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门诊护理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心理评估方法识别并满足患者多元化心理需求,同时通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及预防心理危机,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改善就医体验。此外,强调了提升护士专业素养和持续学习培训在深化护理心理学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32 浏览:3570
摘要:
目的:探究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日期为2021年9月—2022年2月,将150例患者及科室3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展开常规管理(对照组)与风险因素管理(研究组)的两组,各组75例患者和20例护理人员,就两组管理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安全知识掌握度、预判能力、安全理智感、自身安全意识评分为(93.48±3.65)分、(91.27±4.14)分、(92.86±3.87)分、(93.86±3.59)分,高于对照组(83.48±4.87)分、(80.54±5.02)分、(84.66±4.69)分、(83.85±4.82)分,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基础理论知识、风险因素识别能力评分分别为(96.28±3.44)分、(95.87±3.63)分、(92.59±4.06)分,高于对照组(87.81±5.19)分、(88.04±5.03)分、(84.12±5.87)分,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18.67%(14/7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85.33%(64/75),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强化其安全意识,做好各项风险事件管控,从而减少不良情况发生,值得推荐引用。
护理人文关怀在眼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387
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眼科门诊患者中使用的价值。方法:以眼科在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诊治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靠电脑筛除法进行处理,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人文关怀护理则应用在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工作的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涉及诊区环境构建、护患关系打造、护理礼仪培训、护理质量把控等多项内容,可以为患者打造舒适的就诊以及治疗环境,更能让患者在人性化护理服务下得到极佳体验,信任护理人员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配合对方的工作。
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应用于眼科门诊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18 浏览:287
摘要: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应用优化眼科就诊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就诊流程,研究组应用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眼科门诊应用优化眼科就诊流程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该护理值得推广。
舒适护理模式对发热门诊患者临床护理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555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发热门诊患者临床护理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发热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门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用药遵从率及疾病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护患纠纷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识知晓率,保障患者的及时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老年人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护理对策 下载:51 浏览:684
摘要:
随着身体生理特征的变化和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日常患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一些基础的疾病比如感冒发烧等都可以通过输液来快速消退,老年人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安全护理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老年人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安全隐患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护理对策,旨在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243 浏览:2115
摘要:
目的:评析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7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间为2021.02至2022.02。抽签法分组。参照组、试验组各39例,分别应用常规西药、西药联合中医疗法进行干预。评析2组用药结果。结果:用药后,试验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炎症指标、生活质量等均更加优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明显,能够减轻患者胃粘膜受到的病理损伤,并且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下载:135 浏览:1416
摘要:
探究分析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84例入选患者均于我院门诊治疗。42例常规服务组患者服务模式为门诊常规服务模式,42例优质服务组患者服务模式为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优质服务组挂号环节满意度、就诊服务满意度、就诊环境满意度以及总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服务组,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就诊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服务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操作技巧以及总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服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优质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就诊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观察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临床分析 下载:156 浏览:1937
摘要:
目的:观察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4月期间外科门诊收治的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外伤缝合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门诊费用比对照组更低,手术耗时、愈合时间及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能够产生良好的外伤治疗效果,创口小,费用低,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下载:226 浏览:2701
摘要:
目的:探索门诊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所产生的意义。方法:抽取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护理小组内,分别实施门诊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以患者血糖指标、遵医嘱行为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作为衡量组内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更好,遵医嘱行为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形成比较,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差,遵医嘱能力低等护理问题,对其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均可解决,改善患者预后,建议推广。
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314 浏览:3255
摘要:
研究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3%),护理质量总得分(24.4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2.28分)(P<0.05)。结论: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降低输液风险,增加护理质量同时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推荐。
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65 浏览:1030
摘要:
目的 探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的价值。方法 于2023年1月份-2024年1月份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入诊疗的病例,共计40例,依据乱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应用护理心理学管理)、对照组(n=20,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分析其护患纠纷、心理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方面,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情况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中,观察组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项指标提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水平、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环境管理各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持续护理在儿科门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46 浏览:740
摘要:
儿科是医院重点科室,主要诊疗对象为小儿,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小儿年龄小,生理发育不足,在患上各种病症后可能存在表述不清晰的情况,进而较大程度的影响诊疗,并形成了安全隐患。目的: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研究期间选取84例中心医院儿童门诊患儿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录入患儿的相关资料同时使用分组软件将患儿划分为两个小组,其中42名分到研究组,另外42名分到参照组。两组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别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的过程中,统计两组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将护理风险、纠纷、缺陷发生率以及风险管理质量等项目作为本研究中的主要分析内容。对组间所产生的数据详细统计,完成两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记录两组风险问题、纠纷及缺陷发生率并对比,研究组(2.38%)、(2.38%)、(0.0%)比参照组(7.14%)、(7.14%)、(4.76%)低,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质量统计后进行比较,遗研究组比参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促进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可在今后加大推广和借鉴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142 浏览:1849
摘要:
目的:探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83例发热患者进入研究范围展开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理应激状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83例门诊发热患者中,IES-R评分的平均得分为(42.87±3.95)分,其中有462例患者的得分≥26分,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为79.25%。单因素分析,对比个人月收入<5000元和≥5000元患者、居住地在城镇和农村患者,不同月收入和居住地患者的心理应激发生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女性、≥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有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离婚/丧偶、在职、消极情绪一般/较低、无合并基础疾病、有医学背景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是影响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明显,而且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为影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人群,加强健康宣教,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在门诊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36 浏览:1302
摘要:
目的:对门诊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心理护理为主的观察组。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评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效果满意度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融入在门诊所收治的阴道炎患者常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74 浏览:1826
摘要:
探究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研究目标共计40例,均选取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2023年2月份-2024年2月份期间,收入诊疗的病例,分组方案上,依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20,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20,单纯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其在心理情况、满意度以及患病情况方面的区别。结果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情况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程度方面,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而言更高(P<0.05);患病情况方面,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而言更低(P<0.05)。结论 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符合研究预期,能够较为理想地改善患儿情绪,降低患病率,进而使家长满意度获得显著提升,有益于儿童健康。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69 浏览:2069
摘要:
探讨门诊小儿输液患儿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输液患儿14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人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但脱针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患儿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减少脱针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促使患儿输液依从性提高,从而家属对护理服务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 下载:181 浏览:1950
摘要:
目的:研究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发热门诊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7)和研究组(n=47),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分析发热门诊患者心理问题,且对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在94例发热门诊患者中,有67例患者存在焦虑多疑,占比71.28%;有49例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占比52.13%;有48例患者存在悲观失望,占比51.06%。干预前,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0.45±2.20)、(32.69±2.69),常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52±2.13)、(40.59±3.66),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7%,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4.47%,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且具有较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195 浏览:1935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份-2022年10月份收治的106例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人员实际选用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每个小组中分别有53例患儿,对比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情况、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数据;患儿哭闹、抑郁、多动、害怕检查、攻击行为等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评分为(41.32±6.36)、焦虑情况评分为(36.65±7.35)、满意程度评分为(95.67±4.36),常规组分别为(52.34±8.21)、(45.68±8.04)、(86.45±6.84),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研究组患儿的哭闹评分为(3.54±1.02)、抑郁评分为(2.24±1.06)、多动评分为(3.55±1.21)、害怕检查评分为(3.20±1.05)、攻击评分为(2.99±1.87),常规组患儿的相应评分为(8.35±1.24)、(8.35±1.36)、(8.64±1.35)、(8.41±1.09)、(8.74±1.98),研究组患儿的多个方面行为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结论: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关键,其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改善患儿行为,也能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建议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